看人家荷蘭人的生活
晨 風
三分之一的家庭沒有小孩,三分之一的家庭是單親家庭,九分之二的家庭有兩個小孩,剩下的是一個小孩或三個以上。
50%的婦女在家中生小孩,產假有16周,結婚與同居的權利義務相同。
看病至少要等3-7天,要先預約以安排時間,不是隨到隨看(除非很緊急)。
沒有醫師處方,在藥房只能買到維他命及止痛藥。
到餐廳用餐是最近幾十年才流行的,而有段時間餐館都是中國人開的。
在荷蘭,用餐很悠閑,一桌一個晚上通常只做一個桌次的生意,不趕時間(當然也不趕客人)。用餐堅守“各付各的”原則。
送禮一定附發票,不是要讓你知道花多少錢,是讓你不滿意可以去更換,或方便維修。荷蘭流行二手商店,一年中幾次節慶還會有全國性跳蚤市場。在荷蘭買房子貸款可以貸120%,因為裝修也要花錢。
發生車禍,通常雙方車主下來握個手,換張名片就走了,因為吵架不能解決問題。保險公司會處理一切。
荷蘭女王的公務車是福特,私家車是富豪,不浪費公款。
荷蘭主流媒體有不成文規定,不報丑聞。讀地方報不花錢,全國性大報紙星期日不出刊,讓大家休息。大學畢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免費周報,每年填一次問卷就可以一直看。這份報紙分量跟雜志差不多,內容精彩,水準很高,是靠廣告收入維持的。
工作者每年都有23天的年假,部分人以縮短工時代替加薪,可有38天年假。6月份會發一個月度假費,因為怕員工沒錢度假會影響工作情緒。荷蘭人很喜歡旅游,平均每天有300萬人出國(2001年時,該國才1 600萬人)。
荷蘭人相當幽默,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在學校就要學講笑話。
荷蘭人基本上不加班,該度假就度假。商店早上10點開門,下午6點關門,只在8小時內工作。盡管如此,經濟力還是排在世界的前端。在荷蘭,無法承受工作壓力也算工傷,許多人(將近1 00萬)因此在家休養。
荷蘭人不相信權威,彼此以平輩相處,對老板也是直呼其名。
荷蘭人少有貪污,因為沒有人行賄。
荷蘭人會4種語言的很普遍。
九成的荷蘭人覺得自己很幸福,八成六的人覺得自己很健康。
忍耐與寬容
松下幸之助
你愛吃魚,我愛吃肉。雖然嗜好各有不同,但緣分安排我們一桌共食,我們也都吃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很好。
如果我們能承認品質各有差異的客觀存在,便會對彼此的差異感到快樂。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若是我們都能互相學習,彼此寬容,就能一團和氣。
無論彼此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長處與缺點。如果我們能學習別人的長處,贊美別人的長處,努力改正自身的缺點,含蓄地指出別人的缺點,即可共同提高水平。不必去批評責難,也不必互相排斥,更不用懷疑別人是否出了毛病。能做到此境界者,才是真正的君子。
砂糖是甜的,精鹽是咸的。它們是味道的兩極,互為正反,如果想要使食物嘗起來是甜的,只要加點糖就可以了。然而事實上,若我們再加入些鹽,反而更能增加砂糖的甜度與味道。這是因為調和了互為正反的兩種味道而產生的一種新鮮滋味,這正是造物主絕妙的安排。
事物都有對立,都有正反。有對立的關系,我們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體會得出那種類似砂糖里加入了鹽的滋味。
所以,與其苦思如何去排除那些揮之不去的東西,還不如苦思如何去接納、調和它們。如此,必能產生新的天賜美味,而康莊大道也就在我們面前展開了。
一般人往往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憑自己的意志來促成或斷絕。但事實并非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個人的“意志”或“希望”所能左右的,而是由一種超越個人的意志或希望的力量來決定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珍惜自己的人際關系,心中常懷感激之情,在任何不平或不滿之前,先以謙虛的態度想到彼此的緣分,然后以喜悅的心情、熱忱的態度對待對方。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必然可以產生堅強無比的力量,使社會由黑暗變為光明。
人與人相互依靠而生活,而從事工作。這世界各類人都有,因此,唯有養成忍耐與寬容的品性,才能適應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