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野狼?誰是蝸牛?誰又是黃鳥?
國民黨監視著他,共產黨監視著他,兩方都時刻準備對他開槍。
他是一個糊里糊涂跟著起義的國民黨旅長?還是一個胸懷大志有所圖的亂世英雄?
32集電視連續劇《勇者無敵》用這些問題將眾多觀眾牢牢地釘在了座位上。本劇可謂深得美劇真傳,以提琴和鼓聲營造出的懸疑氣氛始終揮之不去,每五分鐘就要到生死邊緣轉一遭的情節幾與美劇《越獄》相媲美。這對于中國電視劇來講,無疑是一次新的嘗試。
1946年秋冬,國共兩黨之間的斗爭正值緊張狀態。國民黨349旅少將旅長周嘯風的真實身份是直接受命于延安,單線聯系的地下黨員。在潛伏于我黨之中的敵人“野狼”策劃下,提前起義的349旅地下黨員除周外全部犧牲。周嘯風雖未暴露身份,但此時,軍統已在他身邊埋下殺手,一旦他身份表明將立刻遭致殺身之禍。而我軍敵工部長并不知道周嘯風地下黨員的身份,也對派去改編349旅的新任政委下了擇機處決周的命令。
周嘯風陷入重重危機,他必須孤軍奮戰,既不能讓敵人查覺他的真實身份,又不能讓軍區發現和誤會他的意圖,還要追查和清除“野狼”,對周嘯風來說,考驗之艱巨不言而喻。

很多電影拍攝的常用手法被用到《勇者無敵》中,臨近結尾時,政委王曉東在獄中安靜地望著狹小的牢窗,由窗外射進來的一束陽光籠罩著他,如同暗夜里的一束希望之光。此時鏡頭緩緩從他身上移開,轉成一個只描繪黑暗牢房與光芒的空鏡頭,但正是這個空鏡頭,透露出一種生而自由的已經獲得解放的人性存在。
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益于編劇石小克的妙筆生花。石小克把周嘯風描繪成一個智慧型的軍人,陳寶國的淡定,胸有成竹的表演方式恰當地展現了周嘯風的陽剛和霸氣。
周嘯風在劇中步步遇陷阱,總是接招,從沒出過一個招??蛇@些接招卻接得漂亮,接得精彩。當人物在事業上承受的壓力和感情上承受的壓力被推向極致,他的形象和個性就變得更加鮮明,讓人無法不為之震動。
結局時審判的一幕非常精彩。雖然此時悲劇結局已定,但看到周嘯風在國民黨所謂的軍事法庭上痛罵逃跑將軍、摩擦將軍、投降將軍,還是讓觀眾大呼過癮。
當然,劇集也有一些硬傷,比如劇情上的漏洞:延安聽說共產黨員被殺后,發電到軍區詢問黃鳥的事,等于暴露黃鳥的存在。還有人質疑周嘯風把“野狼”活活罵死顯得太過夸張。而最為令人遺憾的恐怕是劇名,雖然是為了呼應石小克的另一部劇作《仁者無敵》,但目前以“無敵”為名的影視劇過多,也使這部劇失去了其良好的“第一印象”。
不過,《勇者無敵》畢竟還是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為結構緊湊、劇情緊張的中式新劇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