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田壯壯導演,攝影同事拍完照奔回辦公室做版還不忘跟領導“告狀”:“徐敏又跟導演聊人生哪!”
真是冤枉。我只不過問了壯壯導演一句“《狼災記》到底商業還是不商業?”導演就給我上了一堂關于“價值觀”的課。但壯壯老師的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壯壯老師對我說,人這一輩子可能在不同階段有不一樣的價值觀,但無論哪個階段他的每一個行為、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選擇都映射了他當時的價值觀。壯壯老師先拿自己剖析:“有人說我跟記者說話特橫,我憑什么不橫啊?你問那么傻一問題,我覺得我沒必要花這時間陪你玩吧?這也是我的一個價值觀。”
“價值觀”的話題貫穿了對壯壯老師兩個多小時的采訪。我發現,甄別一個人的價值觀就像了解一個人的一把鑰匙,正是因為這把鑰匙,我似乎、可能、也許有些明白了壯壯老師為什么在《盜馬賊》后風格大變,為什么會有《搖滾青年》,為什么會有《藍風箏》,為什么從1998年開始每年至少去一次云南,為什么會在十年沉寂后選擇重拍《小城之春》。當然,這首先要感謝壯壯老師,他的坦誠讓身為記者的我都忍不住為他擔心,而這應該也是他的價值觀使然。
壯壯老師說一個人的價值觀體現在各種細微之處,甚至是你的外表。采訪結束后,回家的路上我開始從種種細節去分析以往采訪對象的價值觀,仿佛展開一場自問自答的“真心話大冒險”。譬如外表,張藝謀和江志強都很低調,但前者是低調的奢華,因為細看都是國際頂級品牌,而后者不然,細看除了低調還是低調。還是張藝謀,擔任奧運會開幕式導演這件事本身很難和價值觀扯上干系,李安不也參與競標了么?但當張藝謀說出“電影可以拍很多部,但奧運會開幕式只有一次”的時候,旁人對他的價值觀大概能有所領會。
“真心話大冒險”的游戲無處不在。因為視頻行業轟轟烈烈的反盜版事件,我得以在一周內兩次采訪張朝陽。在視頻領域旗幟鮮明反盜版的張朝陽同樣認為MP3搜索是一個非常惡劣的東西,但他的態度是“如果李彥宏停掉百度MP3,我們馬上可以停掉”。雖然Google早已推出了正版音樂搜索,但張朝陽仍然選擇向李彥宏看齊——這大概是因為他的價值觀和李彥宏更接近。同樣,當優酷網CEO古永鏘一方面無比憤慨的用“惡性競爭”和“誹謗”來回擊搜狐,另一方面仍然對媒體追問的優酷視頻正版率顧左右而言他的時候,你同樣可以從價值觀上去尋找答案。
我無意也沒有資格去苛責任何人、任何事,因為用價值觀這面鏡子去觀照我自己,同樣有面目猙獰的一面。當我在網上點開任何一段盜版視頻的時候,我那并不光彩的價值觀也被偷偷映射在了顯示器上。
知名媒體人李海鵬在一篇名為《冷火》的文章中同樣提到了價值觀,“在價值觀和市場上,我們都是順流而下,順水推舟,寧為附骨之疽,不做自由之蝶。任何一個行業里做出的不公正的、不善良的、丑陋的和沒有品質的事情中都有我們的勞績。”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