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倍受各國娛樂業巨頭關注的3D娛樂業界峰會(3D Entertainment Summit)于9月17日至19日在好萊塢舉行。《泰坦尼克》導演詹姆斯#12539;卡梅隆之前就預言:2009年是3D電影元年,立體電影時代即將到來。而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也首次選用了3D動畫片《飛屋環游記》作為開幕影片,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次增設3D電影獎項。3D電影正在成為一塊人人都喜歡的蛋糕,好萊塢甚至將其視為經濟低迷下的“ 救命稻草”。
此次3D峰會關注的焦點涉及3D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從電影、電視、家庭娛樂、大眾化產品到電子游戲;參加人數是上屆峰會開幕時的兩倍之多,與會者涵蓋了娛樂界和金融投資機構的眾多高層人士,包括AMC電影公司,連鎖巨頭Best Buy,全美第一衛星電視公司DIRECTV,迪士尼集團家庭娛樂、夢工廠、HBO、柯達、獅門、驚奇、派拉蒙電影、三星電子、索尼電影、華納兄弟娛樂等重量級公司機構。
在峰會的“3D商業案例”專題討論中,英國知名研究機構Screen Digest公司的資深分析師對3D電影的收入前景相當看好。尤其是夏季檔期,因為調查數據表明“如果沒有3D電影相對較高的定價,夏季檔票房將可能出現赤字。”分析師指出:“3D電影這種新形式在市場上叱咤風云,使得不能用3D手段表現的影片有些相形見絀。將來一段時間,我們在電影市場將看到越來越多的3D電影,包括經典電影的3D重映版,3D銀幕將更加豐富多彩。”今后兩年,會有不下20 部電影發行3D版,其中不乏詹姆斯#12539;卡梅隆、史蒂芬#12539;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以及彼得#12539;杰克遜(Peter Jackson)等大牌導演的高成本制作。
去年,迪士尼公司發行的《拜見羅賓遜一家》(Meet the Robinsons),其 3D 版本的單位影廳收入達到 2D 電影的三倍之多。派拉蒙公司推出的 3D 電影《貝奧武夫》(Beowulf)也輕而易舉地創造了其2D版兩倍的收入。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美國某投資銀行的高級分析師詹姆士#12539;馬什(James Marsh),他認為:“3D給日漸低迷的家庭娛樂市場注入了活力,因此各大電影工作室對3D電影都懷有極大興趣。”
然而,在分享3D電影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功之余,電影人們也對3D電影的未來表示憂慮——如日中天的3D電影,將可能作繭自縛,成為自身成功的犧牲品。
目前最大的困擾是3D電影層出不窮,同行間不得不爭搶有限的3D銀幕。銀幕短缺更使今年3D電影的平均每部放映時間比去年縮短了數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票房收入。
因為選擇同一檔期扎堆上映,3D電影的利潤空間正逐漸減小。每部電影在影院的放映時間也隨之縮短。分析數字表明,3D電影平均每部的放映時間已經從2008年的8.7周,縮短到了現在的3.1周。考慮到2010年將有30部3D電影登陸銀幕,預計放映時間將驟減到1.8周。這種沖擊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3D電影的優勢。美國連鎖劇院的經理蒂姆#12539;里格(Tim League)對這一現象感慨良多:“3D影院數量增幅不大,影片數量卻激增了40%”。
《鬼媽媽》的導演兼編劇亨利#12539;塞利克同樣對3D銀幕數量的短缺頗有微詞:“可放映的空間非常有限,但我們拿出了85%的資金制作3D電影,可是這樣特別設計的3D視覺效果只有很少部分觀眾能夠通過最理想的方式欣賞到,這讓人非常失望。”今年2月6日上映的《鬼媽媽》在時間上稍稍落后《我的血腥情人節》,因而在當時可預訂的900塊3D銀幕中只爭取到了2/3的數量,這個數字是塞利克的最大遺憾:“如果當時所有的3D屏幕都能訂到,我預計總票房將會超過7500萬美元。”
銀幕數量的匱乏甚至拖累了3D貼片廣告的進程。Geneva電影公司的詹姆斯#12539;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就頗多抱怨:“經紀公司和市場營銷部門其實很看好3D廣告,讓他們裹足不前的其實還是經濟上的考慮。3D影院中的廣告正在接洽中,但為了數量不多的3D銀幕單獨制作廣告,畢竟有些得不償失。”
盡管有種種擔憂,但與會者們也一致認為3D大潮風頭正勁。在分析師的遠景中,“到2013年,全美或將有83%的銀幕實現數字化,其中1/4為3D銀幕,屆時3D銀幕將達到8000塊。”
影院業主一直以來都不愿意花75000 美元的成本將模擬影院升級為數字影院,更別提再多花 25000 美元升級為3D影院。目前,美國總計 37000 個影廳中只有 4600 個可以播放數字電影,而其中又只有1030個能播放3D電影。不過現在新的 3D 電影令青少年趨之若騖,并且電影票價相對更高,因此這種投資對連鎖影院的誘惑力也在逐漸增強。美國最大的連鎖影院帝王娛樂集團(Regal Entertainment Group)和第二大影院連鎖喜滿客(Cinemark)以及第三大影院運營商AMC 公司正在聯手進行一項 11 億美元的新數字技術融資計劃。這項計劃一旦成功,3D風潮就會如虎添翼。J.P. 摩根(J.P. Morgan)的資產分析師預計,將來3D 電影有可能占票房收入的五分之一,每年為制片廠及影院額外增加 3 億至 4 億美元的利潤。
3D的發展迫使劇院經理們必須對其商業計劃進行徹底的改動。設計發展進程,真正參與到市場中來,而不僅是將影片放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