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依托黃山現有的旅游資源,分析了黃山市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優勢,揭示了黃山市休閑度假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黃山市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 黃山市度假旅游休閑度假發展對策
度假旅游 vacation tour是利用假日外出以度假和休閑為主要目的和內容的,進行令精神和身體放松的康體休閑方式(J.D.Strapp,1988)。早期歐美發達國家度假旅游是先開發海濱和溫泉旅游度假活動(R.C.Mill and A.Morrison,1985),往往帶有保健和治療的目的,最后才發展成為社會交友、康體休閑和游憩的地方(劉家明,1999)。由此可知,度假旅游即是以度假(消磨閑暇、健身康體、…)為主要目的,具有明確的目的地(良好的度假環境)的旅游活動。
黃山市目前的旅游業主要還是以觀光型旅游為主,這不利于黃山旅游業的長期發展,也不利于同其他地區旅游業競爭。休閑度假是城市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加強休閑度假旅游的發展,對帶動黃山市向國際旅游城市邁進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為了增強黃山市旅游的競爭力,推動黃山旅游的綜合發展,積極開發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黃山市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優勢分析
1.資源優勢。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黃山山脈自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峰巒挺秀,飛流瀉瀑,綠蔭覆蓋,丘陵、山地和山間盆地交錯分布,呈現出“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全市猶如一個大花園,享有“天然公園”的美譽。
全市有林地面積69.97萬公頃,植被覆蓋率高達75.3%,中心城區和各區縣城區綠化率達31.8%。全市空氣和水質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是全國13個一類大氣城市之一。林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城市公園的10-20倍,成為天然的氧吧;林中彌漫著樹木散發出的健康物質,具有抗菌、抗炎、抗癌等功能,成為天然的“療養所”。皖南古村落大都依山建屋,傍水結村,遠山近村,粉墻黛瓦,藍天白云,白墻黑窗,與大自然高度和諧統一,“山深人不覺,同在畫中居”。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為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創造了良好條件,上豐花果山、蜀源--靈山、浮溪白云人家等鄉村休閑旅游點已經為城市人趨之若鶩。
黃山市休閑度假旅游資源種類繁多,環黃山森林溪谷帶、牯牛降、齊云山、清涼峰等山地資源,新安江、太平湖、豐樂湖、奇墅湖、黃山溫泉等水體資源,黃山腳下以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等古村資源,各類果園、休閑漁業、山丘茶園、菜園和鄉村農家樂構成的農業資源,黃山國際高爾夫球場等運動資源,都是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良好載體。
2.區位優勢。通常,旅游城市的開放度與其區位優勢有密切的關系,區位優勢好的城市在建設國際旅游城市過程中,不僅是對外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能夠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而且可以不斷提升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使其成為重要的國際會議、文化、體育、商貿等大型活動的場所和舉辦地,有利于擴大國內外的旅游客流量,增加國際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能力,促進休閑度假旅游發展。黃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處皖、浙、贛3省交界,且方圓數百里都沒有大城市,建立一個較大城市有著先天的優勢條件。黃山市又有自己的機場,航空業與旅游企業的緊密合作使得海外華人和國外游客的數量大量增加且分布范圍廣,有來自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近30個國家和地區,而安徽省東向戰略和杭州旅游發展西進戰略使黃山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成為現實,長三角“15+1”旅游格局已經形成,旅游市場前景日趨看好。
二、黃山市休閑度假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個性化定位,宣傳力度不夠。在旅游市場已經開始細分的今天,在休閑旅游產品開發與項目建設中,一定要準確定位。黃山市在休閑旅游度假設施的建設上,有一哄而上的趨勢,而且主題定位大致相同。假如不在休閑旅游發展規劃的指導下進行主題性、差異性開發,將會導致休閑度假區同質化競爭的危險。近年來,黃山市在“新黃山古徽州”旅游品牌上加大旅游營銷力度,大大提高了黃山風光、徽州文化的知名度,塑造了觀光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但在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宣傳方面,顯得比較欠缺,例如正在興起的鄉村體驗旅、生態養生游均沒有納入大黃山旅游中進行統一促銷,讓游客產生黃山市只是一個觀光旅游城市的錯覺,從而造成游客在黃山市的停留時間比較短。
2.市場規模小,發育程度低。度假型游客在黃山國內游客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在來黃山的國內游客當中,只有8.1%是來休閑度假的,度假市場的發育非常不充分。這種情況是由黃山市自然旅游資源的特點和黃山市旅游發展與產品開發的傾向共同導致的。中山大學旅游規劃研究中心曾做過調查:在來黃山為數不多的休閑度假游客當中,41.7%來自安徽本省,54.2%來自周邊省市,3.7%來自中程客源市場,0.4%來自遠程客源市場,基本是安徽省內游客,以及上海、杭州等周邊城市的游客,他們多利用周末來黃山市,停留夜數一般為1~3夜。
3.休閑度假產品與設施不完善,游客滿意度低。黃山市旅游資源一直都沿觀光型方向進行開發,造成旅游資源類型性質較為單一、旅游資源系統不豐富的局面。休閑度假游客反映最多的問題是黃山市休閑度假設施不足,不能滿足休閑度假的要求。由于黃山市旅游資源類型單一,休閑度假功能弱,體驗不足,導致游客的休閑度假需求得不到滿足,并使得這些游客的行為從自身動機驅動轉化為產品供給驅動,進而使其行為與觀光游客相似。
三、黃山市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的措施
黃山市在打造休閑度假基地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集約經營”的旅游發展促進機制,為休閑度假產業的快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體制保證。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政府要主導旅游業的發展,加強宏觀調節調控、規劃管理,做好休閑度假規劃的編制和把關,從宏觀上把握旅游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同時在具體項目建設上做好審定和監管,始終貫徹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的思想。抓住規劃龍頭,優化休閑度假布局,防止盲目投資與重復建設的出現。主導旅游資源的管理,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最好的效益。主導開發建設中具體政策的制定,既要制定資源保護的相關政策,又要制定方便、快捷的投資開發優惠政策。
2.進行市場化運作。用市場理論指導旅游業的發展,全力打造國際度假旅游基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參股和外資的引進,實現資本向旅游業的加速集聚。拓寬融資渠道,推進休閑度假建設引入市場機制,打破旅游業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格局。要始終樹立“保護為先”的理念,建立項目環保準入制度。推行風景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以景點資源有償轉讓和政府資源入股等形式,積極將資源轉化為資金。
3.兼顧度假產品的多元化與個性化。度假旅游的多元化主要指度假旅游產品多樣化與系列化,這是度假旅游保持長久生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在個體化消費時代的今天,度假旅游必須在多元化的基礎上,兼顧其個性化的發展。在系統化規劃的基礎上,結合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開發出多樣化的度假產品,但同時注重度假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避免盲目開發,爭取突出產品特色以打造精品名牌。一定要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不求區域最大但求特色最精,以特色提升生命力。
4.走聯合發展的道路。度假旅游的發展有賴于區域的合作與交流以打造品牌。這方面我國較為成功的典型是華南三省的濱海旅游度假通過區域協作、聯合促銷、共同打造品牌、實現規模經營的北部灣模式。華東一帶,名山云集,競爭激烈,黃山的休閑度假只能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走聯合發展的道路。聯合千島湖、西湖,實施名山秀水戰略,重點開發新安江山水畫廊、鄉村之旅、千島湖休閑、體驗文化名湖組合產品。聯合九華山,形成以太平湖為休閑度假和會議中心,以黃山、九華山為兩大客源門戶的休閑度假產品。以西遞、宏村等著名古村落為文化體驗、鄉村休閑和修學旅游基礎,開發以黃山為客源集散地的休閑度假,實現黃山自然觀光與度假旅游體驗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周建明:旅游度假區的發展趨勢與規劃特點[J].國外城市規劃, 2003(1):26
[2]盛學峰:中國黃山旅游:分析與展望[B].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140—142
[3]致公黨黃山市委調研組:從觀光旅游到休閑度假.黃山旅游期待轉型升級[EB/OL].中國旅游日報,http://www.3308.cn/service/expo/info/2-2232.html,2006-9-4
[4]王德利:論黃山大旅游圈的構建[J].旅游學刊,1998(6):10
[5]黃山市人民政府:黃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N].2003
[6]黃山市委:黃山市打造特色休閑旅游品牌 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EB/OL].國家旅游局,http://www.cnta.gov.cn/html/2008-7/2008-7-15-15-11-81023.html
[7]裴澤生:對我國度假旅游發展的探討[J].旅游學刊,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