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從去年開始的金融海嘯已經波及到了各行各業,大量企業的正常運營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如何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在大風大浪中站穩腳跟,是每個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企業管理者是否能夠對本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做出正確的評價,掌握和了解企業產品競爭力的具體情況,對企業今后的提高與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產品競爭力
1.產品競爭力概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企業存在發展的方式,而競爭力則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賴以生存發展的內在依據。因此,產品競爭力不僅是企業的永恒追求,也是企業理論界的研究的焦點。然而產品競爭力是一個直觀明顯但又難以準確定義的概念,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做過闡述,但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本模型中,認為產品競爭力是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所表現的一種外在市場力量,是與競爭對手抗爭,贏得市場份額,獲得利潤是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或能力,它是企業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實力、能力、素質綜合作用,最終在市場競爭上所表現的力量。
2.產品競爭力評價體系。(1)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①目的性原則。評價指標有明確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設置的指標體系是不同的。對產品競爭力進行評價,是為了有助于企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挖掘自身潛力,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為優勢企業提供決策支持。因此,應通過產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引導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致力于培養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②科學性原則。產品競爭力涉及的因素很多,如何在對產品競爭力的全面概括中抓住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東西,是設計產品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關鍵和難點。對產品競爭力的客觀實際描述越清楚、越全面,其科學性越強。同時,產品競爭力評價指標的概念要科學、確切,要有精確的內涵和外延,要避免指標在概念上的重疊性和統計上的相關性。③可操作性。設置的指標體系必須適應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計算方法科學、操作簡單、資料易取得。④相對穩定性。為研究分析競爭力的發展變化情況,指標前后時間不宜變化太大,應有相對穩定性。
(2)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電腦行業為例。現如今各種品牌的電腦充斥著市場。欲了解各個品牌電腦的競爭力,我們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第一步應該:建立因素集。①價格。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它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與否的一個直接因素。②質量。指產品或服務的總體特征和特性,基于此能力來滿足明確或隱含的需要。對于電腦則是指消費者購買到的該成品在使用過程中各組件的性能,使用起來的舒適度,耐久度等;③售后服務。向消費者提供經濟實用、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雖然生產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但即使是最優秀的企業也不能保證永遠不發生失誤和引起顧客投訴,因為他還受到非生產環節引起的對產品質量的抱怨,如原材料、物流運輸、不正常操作等。因而,有效地處理顧客的抱怨、解決出現的問題,能夠保持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一項調查表明,如果顧客的投訴沒有得到企業的重視,三分之二的顧客會轉向該企業的競爭對手處去發生購買行為;如果投訴最終得到了解決,大約70%的顧客會繼續光顧該企業;如果投訴得到了妥善、及時的解決,繼續光顧的顧客比例會上升到95%。
(3)外觀。筆記本電腦的外觀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此例中,我們就可以設定電腦的評判因素為
第二步:建立權重集(即針對以上因素確定各自的重要程度)。現在我們從大眾的角度,確定權重集如下:
第三步:建立備擇集。因為該例中我們想了解的是電腦的競爭力,故而總的評判結果應是各個不同等級,可取各備擇集為:
第四步:單因素評判:由于我們的因素集有5個因素,備擇集有5個等級, 那么我們的單因素評判矩陣
針對該問題,我們就可以采用市場調查法,比如隨機抽查各個品牌專賣店,在此就可設置一張如下調查表。(是√,一欄允許打一√)
最后根據各欄的“√”數,除以抽樣總數,確定各評判矩陣
第五步:模糊綜合評判。模型(∨,∧):表示先取小再取大。既突出了主要因素,又最大限度突出隸屬度。在產品評價中采用“∨,∧”合成法,就得到。
第六步:對評判向量進行分析處理。歸一化得,要得到對該品牌電腦的綜合總評分,我們可以用公式
在此我們取k=1,再對v進行量化(1,0.8,0.5,0.5,0)。由此便可求得:
三、結論
本模型運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克服了層次分析法更多的依賴權重的弱點,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在該模型中運用的隸屬度的確定方法,對其他的模型的建立具體一定啟發性。
參考文獻:
[1]姜啟源謝金星葉俊:數學模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陳東彥李冬梅王樹忠:數學建模.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李士勇:工程模糊數學及應用.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廈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