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介紹了企業籌資稅務籌劃的一般原理,負債籌資的利息支出可予稅前扣除是該項稅務籌劃的基本支撐,但同時應注意有關國家對資本弱化的限制性規定,否則可能事倍而功半。
[關鍵詞] 企業籌資 稅務籌劃 資本弱化
企業經營活動不斷產生資金需求,固然需要及時籌措資金,但與之相應的企業籌資稅務籌劃也是企業財務管理需要斟酌的。
一、企業籌資稅務籌劃的一般原理
企業籌資稅務籌劃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籌資結構變動對企業經營績效與整體稅負的影響;二是企業應如何合理調整籌資結構,以同時實現節稅與所有者總體收益最大化的雙重目標。
籌資結構是由企業籌資方式決定的,不同籌資方式形成不同的稅前稅后資金成本。企業籌資方式主要有:向銀行借款、向非金融機構或企業借款、企業內部籌資、企業自我積累、向社會發行債券或股票、租賃等。所有這些籌資方式基本上都可滿足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資金需要,但就稅收負擔而言,這些籌資方式產生的稅收后果卻頗有不同。從稅務籌劃的角度分析,可以將上述籌資方式分為負債籌資(包括向銀行借款、向非金融機構或企業借款、企業內部籌資、發行債券)和權益籌資(包括企業自我積累、發行股票)和其他籌資(如租賃)三種類型。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籌資和企業之間拆借資金方式效果最好,向金融機構借款次之,自我積累最差。這可以從空間與時間兩個層面加以分析。從空間上看,通過企業內部融資和企業之間拆借資金,涉及的人員、機構較多,這就為企業尋求降低融資成本和實現稅務籌劃提供了較為廣闊的運作空間;而向金融機構借款的效果雖然不如前兩種方式,但企業仍舊可以利用與金融機構的長期業務往來關系,尋求一定規模的稅負減輕;企業自我積累方式由于資金擁有與使用者融為一體,稅收負擔難以轉嫁與分攤,因而往往難以實現稅務籌劃。從時間上看,稅務籌劃的長期性決定了其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周期緊密結合,最終籌劃效果需要在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結束之后才能體現出來。企業的自我積累資金是其長期經營活動的成果,籌集過程非常漫長,而這些資金一旦再投入到經營過程之中,產生的稅負則由企業自身負擔;而負債籌資卻與之不同,其籌資周期較短,并且投資收益可以在企業和出資者之間進行分配,債權人也要承擔一定的稅負。
二、籌資無差別點管理
如果僅就稅收負擔而言,并不考慮企業最優資本結構問題,負債籌資較權益籌資的最大優勢則在于,企業借款利息可以在所得稅前作為一項財務費用加以扣除,具有一定的抵稅作用,能夠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那么是否在任何情況下,利用負債籌資都有利呢?對此,企業可以利用籌資無差別點做出分析決策。所謂籌資無差別點是指兩種籌資方式下,每股凈利潤相等時的息稅前利潤點。它要解決的問題是,息稅前利潤是多少時,采用哪種籌資方式更有利。若息稅前利潤大于籌資無差別點,負債籌資較為有利;反之權益籌資更好。籌資無差別點計算公式為:[(籌資無差別點-籌資方式I的年利息)×(1-稅率)]/籌資方式Ⅰ下普通股股份數=(籌資無差別點-籌資方式Ⅱ的年利息)×(1-稅率)]/籌資方式Ⅱ下普通股股份數。
三、 需注意的問題
1.企業跨國經營進行負債籌資稅務籌劃時,需要注意有關國家對資本弱化的限制性規定
資本弱化是指企業投資者或股東投資于企業的資本中,降低股本的比重,提高貸款的比重,其結果是增加利息扣除的同時減少對股息的課稅。各國關于資本弱化稅制的規定有所差別,有的國家如英國實行把向非居民大股東支付利息視同股息分配的辦法,如英國規定,如果貸款公司擁有借款公司的資本比例達到75%,或貸款公司和借款公司均被第三者擁有資本達到75%,那么借款公司向貸款公司支付的利息不得在稅前扣除,而要按股息繳納公司稅;多數國家實行安全港模式,即以公司債務對股本的固定比率(也稱安全港)作為判斷是否存在資本弱化現象的標準。這一國定比率因國而異。實行1.5∶1的國家有法國、美國;實行2∶1的國家有葡萄牙;實行3∶1的國家最多,有澳大利亞、德國、日本、加拿大、南非、新西蘭、韓國、西班牙等國。實行安全港比例的國家,對超過界限利息的處理分為兩種模式:(1)對為超過安全港界限的債務支付的利息不予作為費用扣除。采用這一方法的國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法國采用類似方法。(2)將超額利息視為利潤分配或股息。對超過安全港界限的利息,不僅不能作為費用扣除,而且明確將其重新歸類為公司分配利潤或股息,按股息的稅率征收公司所得稅和預提稅。這一方法在德國、韓國、南非和西班牙等國采用。
2.在我國進行負債籌資稅務籌劃時,則需注意以下問題
(1)利息資本化問題。資本性利息支出,如為建造、購置固定資產(指竣工結算前)或開發、購置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企業開辦期間的利息支出等,不得作為費用一次性從應稅所得中扣除。
(2)利息扣除標準問題。我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包括納稅人之間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另外,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合理的借款利息,經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后,準予列支。合理的借款利息,是指按不高于一般商業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3)關聯方借款利息問題。企業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參考文獻:
楊 斌:《國際稅收》[M].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