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法務會計,“入世”后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也需要法務會計。該文對發展法務會計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分析,探討了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發展道路。
[關鍵詞] 法務會計 中國特色 發展
一、法務會計的涵義
法務會計,也稱訴訟會計(Forensic Accounting),作為21世紀會計的新領域,是面對法制化社會的挑戰應運而生的新會計分支。它既不同于以往的一般會計工作,又異于一般的政府審計、獨立審計及內部審計,是界于一般會計與審計之間、涉及司法領域的特殊會計工作,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會計學科。美國著名的會計學家G·杰克·貝洛各尼與洛貝特J·林德奎斯特對法務會計的解釋是,“運用相關的知識,對財務事項中有關法律問題的關系進行解釋與處理,并給法庭提供相關的證據,不管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還是民事方面的”。
二、法務會計在我國的特色發展道路
前總書記江澤民指出:我們要以法治國,以德治國,建立法制健全和全民高道德素質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我國,隨著經濟體制轉軌和結構調整,各方利益格局面臨重新分配,在錯綜復雜的利益沖突中,如何在國家法律的框架內尋求職業利益保護和規范化的問題,是業界人士歷來關注的焦點。由此,法務會計應需而生,應時而發展,為我們注入了新的希望。我國對該領域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末,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窺其前景,無論是理論還是在實踐上,都是令人鼓舞的,且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
1.我國法務會計的起步,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制性。我國的法務會計是從司法會計起步的。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大量貪污受賄、偷稅漏稅、挪用公款等經濟案件。為解決這類案件中的財會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于1985年6月,在大連召開全國檢察系統刑事技術座談會,首次提出了在全國省、市兩級檢察機關設置司法會計鑒定技術門類,并設立了相應的會計專業技術職務。從此,我國開始了司法會計實踐。市場經濟越發展,法制建設越完善,就越要求會計領域與法律領域的溝通與結合。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法務會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2.我國法務會計的發展,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信用經濟的內在要求。法務會計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信用經濟的要求。市場經濟是以契約為基礎的信用經濟,形成信用經濟的內在機制包括:促進信息的對稱性,建立嚴明的法制,崇尚信用理念的道德等。沒有社會信用,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法務會計的產生,為我國懲治財務欺詐、經濟舞弊和保證市場經濟健康運行提供了重要工具。可以說,法務會計是順應信用經濟應運而生的。
3.我國法務會計的發展,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比較優勢原則和市場分工的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我國鼓勵多樣化發展道路。市場經濟是以分工和利益互換為基礎,分工條件下的利益互換使得各交換主體強調自己的比較優勢。在會計業務方面,涉及法律問題的業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為法務會計提供了發展空間。我國法務會計的產生正是市場分工細化的結果。法務會計師具備的知識結構使得法務會計師在會計和法律交叉業務中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這也正是法務會計適應強調比較優勢的市場經濟原則能夠得以發展的根源所在。
三、立足實際,發展和推動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建設
1.豐富學術研究,完善法務會計理論框架。首先,可以在借鑒他國法務會計發展的基礎上,探討出適合我國法務會計發展的理論,這與我國“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社會主義發展理念是一致的。可以成立一些專門機構來領導法務會計理論的研究,比如在中國會計學會設立法務會計專業委員會,推動并協調整個會計學術界對于法務會計的研究。其次,繁榮發展國內各種學術研討會、論壇、學術刊物,在學術上進行積極的交流,攻破法務會計理論框架中的各種問題。再次,在開展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會計學界還應當與法學界加強聯系與溝通,結合我國實際,研究并最終建立起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
2.加強人才培養,推進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人WTO的需要,我們應當大力培養法務會計人才。法務會計人員不再僅僅是從事傳統會計工作的人員,而應該是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針對我國法務會計人員嚴重匱乏的局面,應當投入必要的資源,大力培養法務會計人才。筆者認為可以對我國現有會計人才培養體制進行相應改革,以滿足培養人才的需要。
3.完善法律法規,促進法務會計發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市場體系,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基石。筆者認為,應由財政部在廣泛征求各界意見的基礎上,著手進行法務會計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諸如法務會計鑒定技術標準、法務會計專家證人制度、法務會計咨詢制度、法務會計操作規范等法規制度,并關注已頒布實施的各種法律制度的規范狀況和執行力度。綜觀會計的發展歷程,每一次重大變革都是在社會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基礎上進行的,而變革后的會計理論與方法又對社會經濟起著基大的推動作用。所以,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是發展有中國特色法務會計的持久推動力。
4.循序漸進的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法務會計。法務會計的開展涉及到諸多機構、部門,如作為需求方的政府、司法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和作為供給方的國家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等主體。只有這些機構、部門之間協調合作,才能為我國特色的法務會計提供一個更快更優發展的平臺。同時,各機構、部門,應加強對法務會計典型案例的研究,促進學術界和實務界的合作,從理論高度加以升華,更深層次上推進我國特色的法務會計發展。法務會計只有融合于日常經濟管理活動中,才能發揮它的作用,這是法務會計發展至今體現出的客觀規律,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松華:國際會計前沿.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李若山:論國際法務會計的需求與供給.會計研究,,2000年第1期
[3]周志平:論我國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財會通訊,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