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影響了我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其根源是“機會不均等”,本文主要就“機會不均等”在我國的表現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緩解建議。
[關鍵詞] 機會不均等 貧富差距
國家統計局2008年12月發布的報告稱,2007年我國基尼系數由2000年的0.412擴大到0.458,遠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溫家寶總理08年3月份向全國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城鄉發展差距,不同地區間的差距,以及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已經變得十分嚴重。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會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發展經濟產生不容忽視的阻礙作用。
綁架、勒索與搶劫等暴力事件發案率的提高, 集體上訪、罷工請愿、靜坐示威等群體性事件的時有發生顯示出低收入群體與高收入群體和政府間的矛盾加劇,貧富差距擴大引起的消費需求斷層、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也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機會不均等”是我國貧富差距的源頭
收入差距,即收入的不均等,可以是由機會不均等造成,也可以是結果不均等的直接表現,而機會不均等是根源。在我國,機會不等造成的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
1.體制轉型本身帶來的機會不等:處于體制轉型期是我國貧富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在指導思想上,“先富帶后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可能產生過于注重發展而忽視社會公平的激勵。在實踐中,由于新、舊體制并存,政企分離不到位,腐敗問題嚴重,部分人利用掌握的特權設租、尋租,獲得大量灰色收入。壟斷行業依據國家的特殊準入政策取得高額的壟斷利潤,從而拉大了電力、郵政、鐵路等壟斷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收入差距。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權錢交易、偷稅漏稅、倒賣批文、操縱股市等違法行為使財富流向少數人手中。
2.民主權力分配不均:一是廣大低收入群體,尤其是農民的政治參與權得不到保護。許多農民的土地被廉價征用,而他們很難有平等談判權, 缺乏制度路徑依賴或是制度的低效, 導致低收入者難以有效運用自身的政治權力。二是受教育權的不等。僅占我國GDP的3%的教育投入大部分投向了經濟“率先發展”的地區,重點的高等學府多數集中在幾個大城市中,不同地區教育設施條件差距極大。而當今社會科學文化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受教育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三是享受社會保障的權力不等。二元經濟體制下,廣大農民游離于社會養老體系之外,農村醫療保障覆蓋范圍低,保障不足,社保缺口正是將這些最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體遺漏在外,更加劇了貧富差距。
3.產業發展重工輕農:中國積極實施資本高度密集的工業化道路,我國長期實行以農養工的政策,運用工農業產品“剪刀差”低價收購農產品,高價出售工業品來扶持工業的發展。長期重工輕農使農業生產力與工業生產率差距拉大,農業收入者收入增長不斷落后于工業收入者。并且,忽視我國人口眾多的現狀而不注重適當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給予扶持不利于緩解就業壓力,不利于縮小貧富差距。
二、緩解“機會不均等”的建議
面對貧富差距過大的危機,新一屆政府已在保護低收入的弱勢群體上采取了如農業稅改革、提高農民收入、為農民工追討工資等的一系列措施。為了從根源上緩解“機會不均等”帶來的收入差距,本文針對上文所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法治的市場經濟以抑制體制轉型下的機會不等:思想上,要正確理解“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激勵人們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辛勤勞動、將所學應用于實踐,而不是讓少數人憑借行政權力進行尋租活動或是不正當的違法行為來暴富。在實踐中,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明確界定政府行政干預的范圍和度,在我國現有條件下可以依靠市場調節的領域應減少行政干預,提高效率。不斷完善物權法等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立法,在實現有法可依的基礎上,加大對腐敗和有違市場競爭秩序的不法行為揭發、懲治力度,保護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財產權,從而使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競爭機會。
2.完善民主政治、社會保障體系、加大低收入群體的教育投入:政治權力方面,每個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政治權利需要有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良好的實施,這樣,低收入群體才能真正實現反應自己真實想法的選舉權、政治參與權,低收入群體的政治經濟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在社會保障方面,如果現階段我國還不具備將全體國名平等納入保障范圍的實力,可以積極引導商業保險等其他也有效的保障機制更傾向于對低收入群體的保障上,激勵保險公司開發適合廣大低收入群體的險種,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并且,關注教育資源的加大投入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廣大低收入群體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有從根本上提高收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可能。
3.發揮比較優勢,適當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而資本資源稀缺,我國應該發揮比較優勢,尤其是在就業問題嚴峻的階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迅速積累資本又同時增加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的低收入群體的就業,等到資本資源變得豐富,自然經濟會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現代化道路。此外,社會各界對“三農”問題關注度的日益提升將有利于農業產業的發展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參考文獻:
[1]鐘江鴿 王 閃:當前我國收入差距中政府因素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07,(24)
[2]王秋菊:我國當前貧富差距與社會穩定[M].遼寧大學學報, 2005,(33)
[3]李忠健 王學淵:我國現階段收入差距過大的原因探析[J].商場現代化, 200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