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高效利用實驗教學中心現有的人才、技術、實驗場地,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是當前實驗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為全面掌握實驗教學和管理現狀,對我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提出了創新實驗教學改革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 經管類實驗 調查分析 創新實驗教學
一、引言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創新實驗教學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問題,是建立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任務。作為擔負人才培養的我國各類高校,如何進行實驗教學和管理改革,建立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對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實驗教學是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內化為能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們對我校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了認真分析。
二、調查的內容與結果分析
這次調查采用問卷方式,并在學期末進行(此時學生對實驗室、教學環節及儀器設備狀況等已比較了解,從而能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實驗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問卷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實驗室開放狀況、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實驗教學的內容、方式等13個項目,在調查表中盡量考慮學生在實驗環節中對實驗條件要求的各方面內容,以期在今后的實驗教學工作中以人為本,改進實驗教學條件,提高實驗效果。此次調查覆蓋我校經濟管理類9個學院18個專業的學生。
1.實驗時數、實驗內容及實驗指導教師人數合適度的調查。有62 %的學生認為實驗時數偏少,有近70%的同學認為每次實驗課堂內容充足程度是適當的,有近80%的同學認為1名實驗老師指導學生人數應不大50人,對1個老師指導3個班,99%的學生持否定態度。
2.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關系的看法調查。對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度還是滿意的(占88%的學生),占七成的同學認為對實驗教學與理論課安排先后順序上應是緊密結合,表明大多數學生贊同邊學習理論邊實驗的做法。
3.實驗教學組織形式及能力培養的期望調查。70%的學生贊同以每組3-5人的形式分組完成,可見學生認為以小團隊的形式完成實驗任務更好,而且有75%的同學喜歡動手性較強的綜合實驗,只有極少學生(占7%)喜歡挑戰性的實驗,因此,太具挑戰性的實驗不宜放在課堂,可以考慮放在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
4.實驗教學資料及實驗方式調查。結果顯示占八成的同學要求上實驗時應有實驗教學指導書,有近八成學生喜歡老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即課中討論與答疑,遇到問題能及時解決。
5.對實驗室課外開放的需求。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實驗室課外開放非常重要。另外,占79%的同學表明課余時間可能來實驗室學習。由此可見,學生對實驗室課外開放基本持積極態度,渴求課余時間利用實驗室開放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三、思考與建議
我們這次進行實驗調查的目的,就是要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入手,把實驗教學改革作為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構筑科學合理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加強實驗教學資源建設,創新管理體制與機制,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實驗室使用效益。通過調查、分析,我們提出如下改革建議:
1.全面整合實踐教學資源,規范實驗管理,建立設備先進、資源共享、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環境。我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多,實驗任務重,雖然學生對實驗課教學比較滿意,從調查顯示如果學生實驗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應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共同研究的開放式學習環境。發揮示范中心的設備、資源、服務優勢,使之成為學校各專業類課程的資源共享平臺,使公共教學貼近和適應不同專業需求。
2.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實訓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調查顯示有85%的同學喜歡實戰模擬,因此,在教學上,應多考慮學生的實戰能力,不但要在課內營造實戰情形,更要提供學生真正的實踐環境。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單靠畢業實習的時間來進行,應在平常課堂中就安排校外實習, 通過采取“課程培訓+綜合訓練+企業實習”的培養方法,與國內企業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實現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無障礙對接。引進國內著名高校和產業界師資,將國際國內最新的知識和技術,先進的項目管理理念及時融入到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
3.堅持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的指導思想。從調查中可以看到學生對實驗課程的渴求非常大。目前全國許多高校存在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老師同工不同酬現象,普遍輕視實驗課,有的學校同樣課時的實驗課時費只能拿理論課時報酬的80%,對實驗課大打折扣,打擊了眾多上實驗課的老師和實驗員的實驗積極性。因此應制定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同工同酬、實驗成果與教學成果同等對待、實驗教材建設與理論教材建設同等投入的工作原則,保證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戰略的實現。
4.改進實驗輔導制度,為學生配備合適的輔導老師。由于高校的擴招,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學生多教師少的現象,有時高校存在一個實驗老師同時帶幾個班學生實驗的現象。上理論課時,由于是以老師講為主,矛盾還不明顯。但上實驗課時要一對一進行,所以老師少學生多的矛盾凸顯。調查顯示,只有12%的學生贊同實驗時一個老師可以帶2個班,而一個老師帶3個班的實驗學生基本不認可。許多學生在上課時得不到老師的指點,疑問不能及時解決,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實踐能力培養無從談起。因此,必須改革這種局面。辦法有兩個:或者分班分批次做實驗,或者增加實驗員和老師一起帶實驗,而且和老師一樣享受實驗課時費,這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而且也可充分發揮實驗員的積極性,并在帶實驗過程中不斷提高實驗員自身的業務水平。就目前我校的情況來看,第二種辦法更為合適。
5.將教師的科研課題引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中。最后一年的畢業論文是培訓學生實踐工作能力最集中的階段。我們可以參照日本等國的做法,提倡將教師的科研課題引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中。老師將從國家、企業得到的課題分配給研究生,本科生再分擔研究生任務中的子課題。教師可以通過研討會(seminar)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生要提交近期研究進展、階段性成果、存在問題等情況的書面材料。教師科研課題引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是當前提倡“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思想的延伸。學生接受團隊、創新、實踐項目的訓練,為將來進一步深造或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定的基礎。
6.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提高學生動手創新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鍛煉,具有挑戰性的實驗可以放入這一活動中。可設立“學生科技創新獎”等,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和特長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并把這項活動長期納入學生的實踐教學體系中。
參考文獻:
[1]羅正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思考[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1):1~3
[2]肖 毅 潘 華 莊發文等:實驗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1):74~76
[3]吳移謀:深化實驗教學改革 確保人才培養質量[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1):69~71
[4]吳青鳳 李愛社 盧婉華:加強實驗教學改革[J].發揮實驗室功能.科技信息,2008,(2):192~192
[5]羅麗華 黃燕湘,易小利等:農學實驗教學的調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3):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