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力健康資本的形成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站在提升高職大學生人力資本存量的層面上來重新審視體育,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關鍵詞] 體育 高職大學生 人力資本 積極影響
引言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與基本特點
1.人力資本的概念。所謂人力資本,是指存在于人體之中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能力和體力等質量等因素之合。就其實體形態來說,是活的人體所擁有的體力、健康、經驗、知識、技能及其精神存量。
2.人力資本的特征。(1)與物質資本相比,人力資本體現、凝結和儲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人是人力資本的承載者,人力資本生產形成、支配和使用都必須借助于活的人體而發揮作用。(2)人力資本所有權永遠屬于承載者本人,任何人都不能違背所有者的意愿而占有、支配或使用人力資本在各種生產要素中,物質資本的所有權,既可以屬于個人,也可以屬于群體,但人力資本作為人的體力、智力、經驗、知識、生產技能等的有機結合體,其所有權只能屬于勞動者個人本身。(3)人力資本的有限性。一個人所擁有的人力資本相當有限,一方面來自一個人的體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條件的約束;另一方面來自人的體力、知識、技能與社會需要不匹配、人的主觀愿望與客觀現實的差距、社會經濟結構與就業結構不協調而產生的失業、勞動力利用不充分、學非所用等。(4)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投資都具有風險性。人力資本投資與物質資本投資相比,其風險性更大。①人力資本投資具有長期性,其投資與收益之間往往間隔時間比較長。②人力資本的載體是人,其發揮作用大小受情感、意志、家庭、倫理等心理和道德因索的影響比較大,如果勞動者生活和工作的外部環境不理想,或者人際關系緊張使勞動者在心理上產生緊張、壓抑、郁悶、痛苦、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或心理疾病,勢必影響勞動者的下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使人力資本低效發揮作用甚至不能發揮作用。③人力資本流動性強,具有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
二、體育在促進高職大學生人力資本形成的積極影響
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非物質資本。勞動者的質量即勞動者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智力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提高勞動者素質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單位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高職體育在提高高職大學生人力資本形成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1.體育是提高高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人的身體素質包括健康狀況、體力和精力、生命力和壽命。眾所周知,身體是人們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知識和能力的載體二身體素質是其他一切素質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現代化、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盡情享受現代勞動成果的同時,自身的各項機能也在不同程度地退化。運動不足使人的呼吸機能、消化機能、內臟器官機能、性機能、身體的靈活性、耐久性等大大降低。現代人體科學認為,體育鍛煉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預防骨裂。體育運動能增強人速度、耐力,柔韌性,能消除疲勞、促使動作機敏,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2.體育運動能提高高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體育鍛煉中,要求參加者具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戰勝對手的勇氣、遵守紀律的自制力、緊急情況下的決斷力。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能激勵人去追求勝利、享受樂趣、同時培養人不怕挫折、不怕失敗的勇氣。在鍛煉實踐中,只有堅持不懈、不斷努力、做到挫折不灰心,失敗不氣餒,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與良好的工作效率。
3.體育運動能提高高職大學生的智力素質。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說過,身體的操練就是神經系統的操練,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大腦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在體育活動時,大腦和神經系統常處于迅速興奮和抑制的交替過程中,通過參加鍛煉,可以使大腦的調節功能、活動強度、反應的靈活性和精確性等得到良好的發展。在體育活動中,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促進思維、記憶及分析等智力活動的發展。總之,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大腦的物質結構和機能狀況,提高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4.體育為高職大學生消除將來因職業帶來的消極影響提供相應的職業實用技能與知識儲備,以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體育鍛煉對人類的進化過程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使人們有目的地彌補直立姿勢所帶來的種種身體欠缺,糾正生產勞動給身體造成的片面發展,補充現代生產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運動不足,使那些處于“饑餓”狀態的肌肉得到營養和活力,使人的機能得到擴展,而且身體鍛煉可以使人類進一步實現自己的進化,控制和發展自己的進化。現代社會的機械化、自動化以及信息化,過分依賴身體的某些部位,分工的細化更加深了這種狀況,這就造成了勞動者身體某種畸形發展的潛在趨勢。單一勞動方式對人體某些運動能力的發展,是以犧牲另一些身體運動能力為代價的,這種狀況最終必然阻礙生產的進一步提高。因為畸形和片面的發展不利于勞動能力的有力發揮,甚至還可能導致嚴重的職業病。而體育運動不但可以發展生產勞動所需的職業屬性,而且或以補償由于單一勞動方式對職工身心的不利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勞動效率。
高職體育課程不僅能促進高職大學生一般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形成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同時還能為高職大學生發展形成勞動技能所需的身體素質和動作技能,也為他們提供預防職業病的專業知識和運動處方,以更好提升專業人才的人力資本質量。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課題組.從人口人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75, 650
[2]李萬來:人力資本理論與發展體育的經濟意義[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26(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