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而中國經濟能夠獨善其身,一枝獨秀,應該說政府刺激消費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消費信貸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經濟恢復增長作用巨大。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消費信貸熱的背后也暴露一些問題,正確剖析我國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地提出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的建議,對促進我國消費信貸市場,以及經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 消費 信貸 風險 對策
一﹑消費信貸的概念
消費信貸是指為了生活消費的需要,金融或商業機構以貨物、貨幣等形式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費者提供信用,消費者在將來的某個時期予以償還的一種信貸行為和信用體系。
由于我國消費信貸發展時間短,規模不夠大,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場不夠成熟和完善,消費者信用狀況不佳等問題極為普遍。因此有必要對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現狀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政策性的建議,這對于保證我國消費信貸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促進經濟恢復和快速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二﹑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現狀
我國消費信貸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但真正迅速發展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的。1997年底,我國消費信貸規模僅有172億元,1999年全國貸款總額達到1 396億元,到2006年更是達到了2.4萬億元。據銀監會統計,2009年一季度,中國居民消費信貸余額3.94萬億元,占全部貸款比為1.29%。其中住房貸款3.49萬億元。上半年新增個人消費貸款6508億元,同比增長3917億元。在信貸規模擴大的同時,信貸結構也日益變化和完善,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已經從最初的單純消費信貸發展到10多個信貸品種: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旅游貸款、大件耐用消費品貸款等。其中,個人住房消費信貸由于幾個戰略機遇期而獲得迅猛發展:第一,我國住房制度改革使得個人住房信貸成為消費信貸的重點。1998年,個人住房貸款規模僅為427億元,到2006年就已經達到1857億元,增加了40多倍。第二,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反周期調節房地產市場,列入十大振興產業之列。另外,汽車消費信貸近年來發展迅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09年10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9月,國內銷售汽車量達700余萬,其中,9月單月銷售達133.18萬輛。
三、我國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1.消費信貸法律體系不完善。自央行1998年出臺消費信貸政策以來,我國的消費信貸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相關的法律建設還一片空白,目前還沒有一部統一規范消費信貸活動和調整消費信貸關系的全國性法律。
2.提供消費信貸的機構不合理。提供消費信貸的機構主體是國有四大商業銀行,他們幾乎壟斷了我國消費信貸市場,1999年國有商業銀行占消費信貸市場份額的99.2%,到2005年,這個比例依然在70%以上。這種情況不利于市場競爭機制的形成,同時也限制了消費者個人在進行消費信貸時的選擇范圍。從長遠看,也不利于消費信貸市場的健康發展。
3.消費信貸的品種單一。我國消費信貸業務品種少,品種功能單一,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重點集中于住房消費信貸和汽車消費信貸,一些新興的消費信貸品種發展乏力,發展十分緩慢。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住房消費信貸一直占消費信貸總額的80%以上。
4.個人信用制度亟待完善。我國在啟動消費信貸的過程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制度。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征信數據庫覆蓋面有限,信息遲滯或者不正確,從而影響金融機構的融資決策行為。二是居民的收入尚未完全貨幣化,貸款機構無法征信確切計算和查證居民收入的實際水平,消費信貸機構不能準確地了解居民的資信。
5.信用風險管理與轉移體制不完善。在我國,信用風險管理與轉移體制很不完善,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消費信貸擔保和保險制度:我國現行的《擔保法》,以及有關的擔保法律法規只有生產性信貸規范,沒有針對消費信貸的相關規定,致使許多消費者在申請消費信貸時難以獲得消費信貸發放機構要求的擔保。二是缺乏消費信貸風險的防范機制:我國未建立信貸保險制度,二級信貸市場還未形成,一旦消費者無力還貸,銀行實際上很難把抵押物變現,所有風險將由銀行自身承擔。
6.消費信貸發展占比不均衡,風險凸顯。房市泡沫,房貸比重過大,行業惡性競爭,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相悖,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因素增多。消費信貸市場風險與機遇并存。
四﹑防范消費信貸風險,完善消費信貸市場的對策
1.建立良好的消費信貸法制環境。首先,要完善現有人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擴大征信覆蓋面,對個人所有相關的信用信息進行匯總,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消除銀行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其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用于評價個人信用的指標體系,并設立獨立的第三方專業的中介機構來評價個人信用,并對中介機構的評價行為進行監督。
2.加大消費信貸業務的監管力度,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消費信貸業務點多面廣,風險點較多,要向標準化和流程化方向發展。技防和人防結合,以保證此塊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3.消費信貸主體多元化,增加消費信貸的品種。我們應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開展消費信貸業務,如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和金融機構合作,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給消費者一個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另外,我們還可以鼓勵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保險公司、非金融機構等積極參與消費信貸業務。
另外,商業銀行必須在消費信貸業務和產品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改變目前個人消費信貸品種同質化較高的局面。開發更多的金融產品,以提供更加廣泛的消費信貸服務。
參考文獻:
[1]金融理論和實踐,2009(3)
[2]中國金融, 2009(6)
[3]金融時報,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
[4]哈維爾·弗雷克斯,讓·夏爾·羅歇著.劉錫良主譯.微觀銀行學[M].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109-112
[5]張為文:汽車不良貸款率超過50%[N].經濟觀察報,2004年7月28日第5版
[6]劉 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探析[J].金融研究 ,2002(8):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