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物流教學改革是適應新形勢,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更好地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實現學校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中等職業學校 物流 教學改革
根據教育部周濟部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講話精神,中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國家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隨著社會對人才標準的不斷加強,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物流專業的教學改革同樣如此。
一、推進中等職業學校物流教學改革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中等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將是我國勞動大軍的主力。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推進教學改革。
物流專業是近年來新興的專業,當前,我國的物流業發展迅速,據有關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物流人才的缺口為600萬人,所以我們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工作。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在物流專業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必須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基本要求,堅持發展的觀點,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統籌兼顧,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切實把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學改革做好。
二、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差,知識接受能力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有80%在初中階段為班級的后幾名,甚至是已經放棄學習的學生,公共基礎課基礎薄弱,他們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非常低。
2.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主動性差。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對學習沒有多大興趣,有許多孩子上學都是被動的,不具備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非常差。
3.課程種類繁多,針對性不強。物流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等總共有20余門,這些課程種類繁多,覆蓋面廣,但是這些課程對于學生未來就業或者創業的針對性不強,缺乏對應性,沒有針對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崗位或者崗位群。
4.課程間交叉太多,內容大量重復。僅以專業課為例,物流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許多課程存在大量交叉。比如經濟訂貨批量的問題,在物流基礎、倉儲實物、商品學等多個課程中都有不同篇幅的講述,由于使用教材的差異,導致同一內容存在許多不同的要求和算法,讓學生掌握起來很困難。同時,由于學多門課程內容大量交叉,重復,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5.學生實踐技能課學時太少,學生動手能力差。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在總體上落后于世界發展水平,而且在物流的運營過程中成型的可供參考的東西不多,加之物流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無法適應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導致在物流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多以理論課為主,針對專業技術的實踐課和技能練習課非常少,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差,不會實際操作,不能準確練習未來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實用技能,導致學生在未來就業過程中的適用性和針對性不強。
6.教學手段單一,缺乏新意。物流專業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多以傳統講授為主,雖然大多數教師能夠用多媒體教學,但是多媒體課件制作簡單,缺乏新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導致在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不是很理想。
三、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加強德育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為主體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踐行者,既注重學習知識技能、增長才干,又注重培養優良品德,解決好立身做人的問題,為學好技能、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2.設立培養方向,以就業為導向,有針對性的開設專業課。物流專業涉及范圍比較廣,學科交叉較多,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要打破原有的專業限制,同一專業設置不同的培養方向,按照培養方向的要求,設置專業課、培養專業技能。嚴格按照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要求,按照物流專業學生未來的崗位要求,培養合格的學生。
3.以實習、實訓課代替理論教學,加強校企合作。要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緊密聯系生產勞動實際和社會實踐,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減少理論教學學時,將理論講授融入實習、實訓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并以考取職業技能鑒定證書代替相應的期中、期末考試。要真正把學生安排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育教學模式。
4.舉辦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代練。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育部周濟部長多次提到:“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要求做到“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學生,可以通過開展學校內部以及職業院校之間的技能競賽活動,使技能競賽成為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未來可能從事的崗位或崗位群,與企業聯合,針對工作中實際場景,以賽代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5.提高物流專業教師綜合素質。通過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職業學校教師走進企業接受再教育等多種平臺,推動教師深入生產實踐第一線,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還可以請一些大企業經驗豐富的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從崗位的要求和技能入手,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教育。
6.進行教學手段改革。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綜合素質為要求的教學質量評價觀,堅持專業課為就業服務,為未來崗位服務的原則,改變專業教師的授課方法,改傳統傳授教學為模塊教學或者項目教學;著重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技能;大力推動仿真、多媒體課件等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胡錦濤總書記在全黨深入學習時間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2]李長春:在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