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制度已完全由過去的統分統配改變為用人單位和學生雙向選擇的畢業生就業制度;學生的就業形式也由單一的專業對口逐步改變為多元化、多次性的就業格局。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給農科類專業提出了新的問題,如何讓農科類專業的大學生掌握更多的經濟知識,增強經濟意識,從而更好地擇業,為社會服務成為農科專業教師的迫切任務。下面就農科類專業開設經濟類選修課的必要性闡述本人的觀點:
一、農科類專業開設經濟類選修課是我國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迫切需要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給我國農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農業制度改革和農業市場發展對我國農業現有的經濟
秩序、傳統模式、農業管理隊伍甚至文化背景,都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是目前我國傳統的高等農業教育培養出的農業科技人員難以適應這一新的需要。農科院校的學生70%來自農村,家庭環境艱苦,學習條件較差,農村的中等教育基礎較為薄弱,大學里又單純強調專才教育,所以農科類的學生普遍知識面較窄,動手能力較差,缺乏經濟意識與創新意識。而在目前新的經濟競爭機制下,農業必將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的格局,農業生產者應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對市場的顧客購買力、購買對象和購買習慣等進行全面或局部調查,生產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且善于進行農副產品的深、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應改革課程體系,大力倡導學生跨學科選修經濟類課程,以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通專結合的復合型農業人才,使他們既懂技術,又懂管理;既懂生產,又懂銷售,極具市場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經濟意識教育是提高農科類專業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
大學生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而其中文化素質是最值得重視的,它是綜合素質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專業教育以外的文學、社會、歷史、經濟、倫理、美學等各方而的教育,其中經濟意識教育對農科大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又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基礎地位,農科類專業的大學生不僅要學好農科各方面的基礎知識,而且要學習一定的經濟知識,加強自身的經濟意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農科專業與非農學科專業交叉滲透是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隨著農業產業地位的提升以及農業附加值的增加,農業產業本身以及所帶來的新興產業逐步活躍起來,為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航天技術等在農科中的應用以及管理學、經濟學等與農學的結合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而學科專業結構反映了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勞動力分工、產業結構等,它集中體現了社會對人才的種類、規格、知識、能力、素質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學科專業交叉滲透的直接動因,或者說最主要的推動力,來自于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
四、農科類專業開設經濟類選修課是當前農科類專業的學生就業的需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大學畢業生就業體制發生重大轉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各高校都面臨著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然而農科院校在畢業生就業問題上所遇到的挑戰性更強,農科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顯突出。必須建立新大學理念,以適應社會發展。根據當代中國大學教育理念與社會發展普遍脫節的現象,社會上的學者提出了十個方面的大學理念:教育性、學術性、綜合性、創造性、社會性、服務性、產業性、自主性、開放性、國際性。因此,學校應注重多元化教育,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這一理念可以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學校不應該限制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讓學生擁有更大的成才選擇權會讓學生更有激情地學習、研究。學校應該重視對輔修專業或雙專業的管理,例如給予學生兩次選擇專業的機會,提供經濟學、管理學等輔修專業或選修課程,使學生可以跨學院選課。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農科專業為例,大部分畢業生充實到基層教學單位和公司企業,到企業從事銷售工作,是近年來就業呈現的一大趨勢。多年來我校在農科類專業中積極開設經濟和管理類選修課,學生選課非常踴躍。從已經畢業的學生反饋的信息看,這些課程對學生走上社會后,理解和把握經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作用明顯。
總之,為農科類專業學生開設經濟類選修課程,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能幫助其更好的擇業、創業,為社會服務,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馮向東: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J]. 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李志平:高等學校學科交叉滲透與學科發展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1998,(4)
[3]趙婷婷 張婷婷:英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與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02,8
[4]劉念才 程 瑩 劉少雪:美國高等院校的學科專業的設置與借鑒[J].世界教育信息,2003,2
[5]鮑 嶸:美國學科專業分類系統的特點及其啟示[J]. 比較教育研究,2004,4
[6]王建剛 石旭齋:高校學科專業建設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4,(8)
[7]曲欽岳:跨世紀人才培養與大學教育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1994,(5)
[8]吳大勛:試論專業設置的原則和依據[J].重慶工業管理學院學報,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