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雖然信息化的腳步遍布各行各業,但是就目前中國中小企業來看,信息化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相對落后和對信息化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階段。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對各國中小企業沖擊很大。現在,雖然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但是這場危機帶來的影響還在。文章在分析了目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現狀之后,總結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并以此為依據,結合實際的調研,分析研究出適合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出路,最后在經過實踐檢驗之后,提出了筆者在金融危機后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信息化金融危機信息系統
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2008年11月,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各國中小企業的沖擊,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峰會專門探討了應對策略。亞太經合組織工商咨詢理事會主席胡安?拉福在發言中說,由于資金和規模等因素,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最大,其中資金缺乏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突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非常必要。鑒于中小企業在實體經濟中占據的重要份額,政府應該給予中小企業足夠的重視。在我國,目前,中小企業已經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以上,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由中小企業完成。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無疑是我國經濟的主力軍。
信息化是幫助企業優化創新、提升管理和人力績效的有效手段,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2007年,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的講話提出五化并舉、兩化融合,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視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企業信息化的作用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在生產、流通及服務等各項業務活動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去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制造等各個環節,實現企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方式的網絡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務運營的電子化,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
目前,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意識到企業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競爭力,許多中小企業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節約企業成本
眾所周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處理企業的信息流,可以節省人力操作的成本,節約紙張,從而節省時間,提高企業效率。
2.重組企業流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化管理,會使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化,從而需要企業對自身企業流程進行重組,以適應企業信息化。借助信息化管理企業,可以減少管理層級,使企業趨于扁平化,降低職能結構的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3.使企業應變能力得到提高
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對于企業內部來說,企業可以及時掌握諸如庫存之類的內部數據,對企業內部資源做出及時調整,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外部來說,企業可以及時地獲得市場信息,使企業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增強企業的靈捷性。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
目前,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信息系統的普及,許多中小企業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國內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小企業信息化已經逐步成為了中小企業擺脫自身劣勢、提高競爭優勢以增強競爭力與發展能力的一種重要選擇。但是,從中小企業信息化實際狀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只是在局部的過程中運用了部分的信息化技術,真正的實現全過程信息化差距甚遠。追根究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信息化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階段
隨著體制轉軌,市場化壓力的逐漸增大,中小企業也深切體會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對信息化可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也基本達成共識。但是就目前實際狀況而言,盡管很多中小企業都不同程度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可是大多數企業領導者并不了解企業信息化的真正含義,以及如何實施企業信息化。其中,有不少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就是對企業原業務流程進行“原版復制”,用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此外,不少企業的決策者認為,信息化是軟件專家的事,信息系統就是一種軟件,企業只要出錢把軟件買回來或請人把系統軟件設計出來就可以了。由于存在以上誤解,結果導致企業信息化建設難以實施,企業沒有實現真正的信息化。
2.管理水平相對落后
我國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人們十分重視技術性的因素,而對于非技術因素的重視卻遠遠不夠。在其后的實施過程表明,我國企業信息化成功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的管理水平沒有跟上。后來人們明白在信息化過程中,企業的管理水平往往扮演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角色。企業信息化要促使信息技術發揮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須與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結合起來,融進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雖然如此,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限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在管理方法上,雖然很多中小企業領導者努力學習國際先進的經濟理論和管理思想,但由于歷史、體制、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但是在中國,中小企業很難照搬國際先進的管理模式;其次,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有些甚至是毫無管理可言。種種原因,導致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流程和內容都處于不規范狀態。最終結果就是企業的管理制度、組織結構、管理理念與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適應,導致企業最終沒有真正實現信息化。
在人才方面,由于受到企業規模和企業本身制度的限制,中小企業缺乏技術和管理人才。然而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當前大部分中小企業對于信息化的繼續教育重視不足,采取的形式通常是短期培訓,導致信息化人才的素質難以提高;此外,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限制,很難吸引并留住信息化人才,人才流失也就成了中小企業的一大問題。因此,與其他問題相比,人才不足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成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影響因素。
3.信息化實施效果不理想
在國際上知名的企業管理軟件有SAP、金蝶和用友。目前,在國內真正服務于中小企業的、具有典型意義和推廣經濟實用型信息化的解決方案還很少。有很多企業購買國外知名管理軟件,但是由于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沒有國外企業管理軟件的要求,導致企業信息化難度大、代價大,實施效果并不理想。
三、金融危機后的啟示
對于這次金融危機,著名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2008年11月17日表示,當前這場金融風暴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帶來更多的是機會,他希望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中小企業能夠促進世界產生變化。他還認為,中小企業想跟大企業競爭,讓自己的企業變得更加靈活,更加創新,更加節約成本,就必須使用IT技術。
這次金融危機證明,在受金融危機沖擊最激烈的時候,那些勇于利用信息技術在管理和運營上創新的中國企業實際上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經濟環境,并能夠提早為經濟恢復,加速發展做準備。在訂單壓力凸顯、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資金緊張、人力資源成本持續提升、節能環保責任加重、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等金融危機所施加的種種壓力下,這些企業快速地優化自己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積極探索轉型和升級之路。
現在,中國經濟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逐漸走上恢復的通道。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1%,第二季度同比增長7.9%。然而,經濟回暖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將重新回到高增長、高消耗、低效率的發展之路,中國企業必須要通過轉型和升級,來適應即將到來的新的經濟環境。企業如何能夠更好更快地實現真正的信息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企業信息化意識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只有全面充分認識企業信息化,才能搞好企業信息化。因此,企業領導者要提高企業信息化認識,企業信息化的本質是增強企業的競爭,企業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競爭力。
首先,中小企業應該真正認識什么是企業信息化,認識到信息化不是單純的用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實際上,企業信息化包括企業業務信息化與企業管理信息化,伴隨在企業整個過程之中。
其次要充分的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這要求企業要把實現企業信息化提高到一個戰略的高度來來加以認識,要解放思想,轉變思想觀念。這種觀念的轉變不僅僅包括企業領導層,還包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普通員工,都要求轉變觀念,強化企業信息化意識。
另外,要增強主體意識,只有增強了自身主體意識,并貫穿于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全過程,才能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最終成功。這些意識主要包括環境意識、危機意識、管理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做到這一點,才能確保在整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消除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觀念阻礙和人為障礙,從而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更好更快地發展。
2.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對于企業來首,企業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提供管理的工具使企業從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率、減少企業管理的成本。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關的技術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將取決于能不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同中小企業的具體實際良好結合。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出適合其特點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打下基礎。
另外,中小企業要加大人才的培養。中小企業要想搞好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擁有計算機操作和網絡管理能力、信息收集、處理、分析研究能力人才,此外,還要提高所有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管理知識和理論水平,這樣,才能達到企業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3.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的信息系統
中小企業在管理軟件的選型上,不能盲目的相信購買大品牌的管理軟件,因為中小企業的規模達不到那些大品牌尤其是國際大品牌管理軟件的需求。因此,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中小企業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管理軟件。如果有能力的話,可以自己開發合適的管理軟件。
四、結論
現在,金融危機已經過去,我國經濟正在全面復蘇,我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目前也面臨著新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信息技術正在進行一次大的創新,很多管理軟件已經由C/S向B/S轉換,3G網絡正在全面推廣,信息安全技術也在得到高度重視。二是國家信息化戰略正在穩步推進,信息化已經得到國家的重視,電子政務全方位實施更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環境。三是在全球危機中,企業電子商務顯現出更為快捷和成本的優勢。
中小企業信息化是一場革命,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生產流程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對于完成整個國家信息化任務將擔負著重要使命。此時,如果企業能夠抓住機遇,重視企業信息化,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信息化實施方案,就會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實現最終目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陸學藝李培林:社會藍皮書(2009)[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2]文仕偉: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信息化與應對策略[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02)
[3]許江萍:加快信息化進程[J].中國科技投資,2009(02)
[4]徐忠:淺析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7(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