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重視。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聽力理解又是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聽力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語言掌握交際能力。本文試圖分析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及存在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議,進行探究。
[關鍵詞] 聽力教學交際問題建議
人們在提起英語學習的極大要素的時候,總說聽說讀寫譯,聽總被放在第一位,可見聽力學習在英語學習中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生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但是對于中國的學習者而言,聽力似乎是應試和實際交際中最大的一個障礙,因為聽不明白,也對英語產生了懼怕心理,“聾子英語”的現象極為普遍。
一、聽力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心理因素
聽力過程是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積極而又復雜的心理過程。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注重語法、詞匯、翻譯等教學,導致學生在聽音的過程中先翻譯后理解的“心譯”傾向。“心譯”嚴重影響信息的輸入,導致學生可能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英語,影響綜合理解。聽力過程是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積極而又復雜的心理過程。在日常教學中,學生一旦在聽力過程中遇到某個環節遇到困難,就容易產生緊張感、焦慮感,然后越緊張越焦慮越不能聽懂,這樣就出現了影響聽力的非知識型障礙。部分學生甚至對英語聽力訓練產生了恐懼感和抵觸情緒,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2.知識面欠缺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知識儲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知識的貯備;二是文化背景知識的貯備。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匯三方面。語音是語言的外套,聽力就是通過語音來傳遞信息,對聲音信息的反應接受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所以如果語音知識,如音素、語調、音變現象等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好,就會影響聽力的效果,出現聽力理解問題。詞匯是語言學習的根本,是提高聽力水平主要途徑;語法是框架,是支撐語言的骨骼。對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勢必也會造成聽力理解的困難。從近幾年新四、六級的聽力理解試題中我們不難找到對英美文化知識進行考查的題目,從衣食住行到天文地理,從生活到科學,考題的涵蓋面廣,這就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美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生活習俗等和我們有很大差異,因此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話語的正確理解。
3.聽力技巧缺乏
聽力對綜合的語言知識要求很高,但也不乏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利用讀direction的時間快速地瀏覽題面,比如在做聽寫的時候對長句進行速記,對于細節題和數字題要學會記筆記,學會用↑↓等特殊符號來進行部分詞匯或句型的速記,等等。巧用技巧可以使聽力理解事半功倍。
二、聽力教學方法探究
針對以上所提到的聽力教學中學生容易遇到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教學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教學方法。
1.注重強化基礎知識的訓練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語音方面的訓練,糾正學生錯誤的發音,強化學生對音標的掌握,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讀音規則以及連讀、重音、爆破、弱讀等讀音技巧。同時也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早自習的時間大聲的朗讀,培養語感,熟悉一定的發聲及語調規律。在平時訓練中可給學生播放純正的英美語音的錄音,并要求學生模仿其發音從而校正自身的語音問題,提高對語音的識別能力。鼓勵學生收看大量的原版電影和收聽英文歌曲,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影音資料積累更多的日常俚語等的用法,熟悉眾多語音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利用興趣式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聽感。其次,加強對學生語法和詞匯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并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進行單詞記憶,讓他們掌握基本的構詞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擴充詞匯量。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對常出現的語法知識進行溫故鞏固,例如虛擬語氣中的描述與事實相反的非真實條件句,幫助學生打好語法基礎。
2.重點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相關的文化背景資料,以圖片、英文影片等多種形式展現給學生,對他們進行英美文化知識的補充,這樣既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課外大量閱讀各種讀物,如一些有關英、美文化,社會,人文,地理,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書籍,盡可能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等,豐富知識,從而消除文化背景知識障礙,逐步提高聽力水平。
3.加強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
心理學家說,人在愉快、輕松的條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創設情景,營造出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來激發學生聽的興趣與求知欲。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層次靈活、創造性地調整和補充教材,同時也要注意所選題材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教師可選學生熟悉的題材,如一些眾所周知的時事新聞來作為聽力材料,因為學生在腦海里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識,這些知識能幫助他們估計、猜測上下文的內容,使他們能理解大體的意思。這樣學生就有成就感,大大提高學生練好聽力的信心。在選擇聽力材料時,盡量給學生選擇難易程度、篇幅長短適中,內容生動有趣的材料,循序漸進,使學生覺得所聽的內容不是太簡單也不是太難,從而克服聽力畏懼感,提高聽音的心理素質,在聽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教室給學生插放經典英文歌曲、精彩電影對白以及用語簡單易懂的英文短片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信。
4.提升學生的聽力技巧
提高聽力是需要技巧的。合理的運用技巧,可能會事半功倍。技巧主要有預測和猜測、區分主次信息、符號記錄等,根據不同的聽力材料和內容,合理運用各類技巧,能夠使聽力考試成績有所提高,同樣也可以使日常聽力得到提高。
5.鼓勵學生課后多聽
鼓勵學生課后多聽,可以選擇聽英文歌曲、聽英文原版碟、聽新聞等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聽力材料,這樣既有助于增加學生克服對于聽力理解的恐懼心理,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聽力練習的興趣。學生課后所下的功夫越多,獲得的效果就愈加明顯。
三、結語
提高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練習。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在課堂的作用,多與學生交流聽力方法和心得,促進學生聽力理解的提高,努力提高聽力教學的質量;而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聽多練,培養興趣,雙管齊下,定能使“聽力”這塊骨頭不再難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Peterson,P.W.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icient Listening
[4]王守元苗偉:英語聽力教學的理論與方法[J].外語電化教學,2003,(4)
[5]孔燕平劉海量: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模式———綜合式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