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聯網的使用發展速度飛快,網絡社會已初步形成。如何建設和諧的網絡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本文針對網絡社會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和諧網絡社會的對策。
[關鍵詞] 和諧網絡社會
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次大的技術飛躍,它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個全新的人類社會組織和生產模式,一種與以往社會不同的新的人類生活共同體形式已經形成,網絡社會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積極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如何建設和諧的網絡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
網絡社會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把人們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們有更多自由發展的時間和機遇。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在生產中廣泛應用,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然而,“技術是一柄銳利的雙刃劍”,這一信息化浪潮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利用網絡社會的匿名性和隱蔽性進行違法犯罪越來越多,黑客入侵、病毒泛濫會給網民和網絡社會組織帶來財產損失;網絡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還在爭論之中;網絡色情問題嚴重;絕對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盛行;一些恐怖組織、邪教組織也利用網絡進行宣傳、制造事端。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的一部分,有著和現實社會相似的發展變化規律,也有網絡社會獨有的特點。我們要構建和諧網絡社會的目標是:培養網民理性的民主法治意識,引領健康的社會思想和文化發展方向,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為了達到建設和諧網絡社會的目的,我們應該抓住網絡媒介獨特特點,以及由這一媒介形成的網絡社會的獨特社會特質,采取科學的建設與管理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是:
第一,制定和完善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法治是網絡管制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網絡社會管理法治化建設的關鍵是要把網絡納入有效管制和依法管理的范圍之內。要健全和完善有關網絡的立法,用強制性的法律措施來維護網絡的安全、健康和文明,規范網上行為,為網絡社會建設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礎和法制環境,保證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網絡社會帶來的正面效應與收益,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化解網絡化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和可能的危害。要針對網絡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保護網絡知識產權、網絡人格權、網絡消費者權益和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使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無可乘之機,為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司法環境。
第二,改變行政管理手段。對于互聯網的管理,政府要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導下,結合各種管理手段進行管理。譬如,通過硬性的法制管理,對計算機病毒傳播者進行處罰,懲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數據者,打擊在互聯網上建立淫穢網站網頁者,對網絡盜版與網絡信息合理使用進行界定等;而在軟性控制方面,提倡網絡文明,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對網絡信息實現有效管理。道德與法律一起成為現代社會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規范人的行為、維護社會安定的兩大支柱。道德通過輿論、習俗、信念發揮作用,法律通過威懾和懲罰發揮作用。硬性管理和軟性管理相結合,共同保障互聯網秩序的維持。
第三,提高技術監管能力。在對傳統媒介信息傳播的內容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借助高科技的技術手段,如分級(rating system)和過濾(filtering system),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采取保護、規范、限制和禁止等不同的措施,對網絡內容管理的模式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和調整。例如美國學校就使用了屏蔽技術,學生不能以找資料為名看黃色圖片,更關鍵的是色情網站也無法引誘青少年。
第四,加強對網絡內容的管理。加強對國際互聯網接口的管理,將國外、境外提供煽動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以及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網站予以屏蔽,并采取外交或法律手段予以打擊。加強對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的管理,不得提供含有色情淫穢違法內容的有害信息,并定期對網民粘貼上網的有害信息進行及時清理。
第五,大力發展網站內容產業。要辦好幾個權威性的官方網站,從正面加強引導。發揮網絡多媒體信息的特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占領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在網絡信息傳播中,網絡媒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對新浪、搜狐等現有幾大門戶網站的監督和引導,要求他們傳播先進文化,凝聚力量,促進社會活力;要求他們促進信息公開、開展監督,維護社會公正,推動社會有序發展;要求他們在輿論監控,民意收集,舒緩矛盾,安定社會上起重要作用。
第六,加強青少年的網絡德育。要想既充分發揮網絡傳播的高技術優勢和文化潛能,又克服其負面效應,將其消極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除了加強管理、健全法律制度外,加強網絡德育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應建立網絡社會健康的道德評價標準,引導網民自覺遵守,增強他們抵制網絡信息污染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網絡社會的發展將塑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新的規范逐漸產生、被適應,新的人際互動關系出現,所有的舊規則將會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仍需要彼此關心、互動,但是方式改變了,溝通的方式改變、交易的方式改變、倫理道德的觀點也改變了。”建設和諧的網絡社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郭玉錦王歡:《網絡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第3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