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變局 攪動社會 出招脫罪
陳水扁案的世紀大審判,正處在臺灣八八水災究責和新行政團隊上路的敏感時機,引發國際媒體和臺灣社會的高度政治解讀,被稱為臺灣「政治911」的判決不是司法攻防的結束,只是個開始。明年進入二審后,將是更激烈政治纏斗的開始,甚至有人判斷扁案明年大有翻盤的可能。上海一位關心臺灣政情的臺商說,因為陳水扁始終利用政治操弄,把貪污案搞成政治事件,「過不了幾年,說不定就出獄了?!挂晃贿B鎖業臺商表示,一般人判個無期徒刑可能一輩子就毀了,但對陳水扁來說,根本不在乎,因為他精于政治操弄,搞不好二審就能夠翻盤。島內輿論也指出,因為未來還有二審、終審,扁案仍存變數。

一審判決后,陳水扁辦公室立刻于9月11日晚間發出4點聲明,稱將協助陳水扁力拚二審。聲明除猛批臺北地院一審判決是「違憲、違法無效的判決;趕盡殺絕、抄家滅族的判決;毫無證據報復性的判決」外,也昭告了扁案二審后的控辯雙方司法纏斗的基調和主要內容。
長期以來,臺灣民間對司法都不信任,「一審重判、二審減判,三審豬腳面線」(臺灣俚語,意謂無罪)很多人認為,這也可能是扁案翻盤的寫照。
扁案的真正好戲還在后頭。
2009年9月11日,是永遠值得臺灣銘記的日子,臺北地方法院這一天針對陳水扁家涉及機要費、龍潭購地案、南港展覽館案、陳敏勛案和洗錢案等6大弊案宣判,法院判決在犯案后一再攻擊并干擾司法,犯后態度不佳的陳水扁無期徒刑,并科罰金2億元新臺幣(下同),吳淑珍無期徒刑,并科罰金3億元,陳致中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科罰金1.5億元,黃睿靚徒刑1年8個月,并科罰金1.5億元,總計4人罰金高達8億元,創下臺灣司法史上記錄。
一審只是司法纏斗的開始
在重達3公斤、1523頁的判決書中,法院同時判決應沒收、追繳或追征的各項犯罪不法所得,其中扁珍和一干次及罪犯連帶負責的總共是5億元,陳致中和黃睿靚則是3.5億元,合計8.5億元,這部分扁家不拿出來的話,將會被追征財產。最后黃睿靚雖被判緩刑,但需向公庫繳交2億元。
由于陳水扁一審的確切刑期加總為「無期徒刑加上72年有期徒刑」,法界人士指出,就算陳水扁在牢中表現良好獲得減刑機會,也至少得坐25年牢才能重獲自由。只要不能翻案,今年58歲的陳水扁,下半生就得在牢中度過。

一審重判,既沒有解決陳水扁以及家族的貪腐問題,更多人在問如何執行?扁家海外的資產如何拿回來?扁家涉及的二次金改案進度如何?
也沒有解決扁案本身刑期問題,很多人在問:扁家真會得到應有的懲戒嗎?但接著要問的是二審會翻案嗎?
人們之所以對扁案有種種疑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陳水扁自身的拼死自保,包括要控告美國總統奧巴馬之類的怪招,另一方面是蔡英文及其利益共同體的各自考慮。最后結果可能還是綁在一起。
A先來看看阿扁可能采取的
奮力一搏的自保手段:
一、以拖待變
盡管一審用大量事實對陳水扁以及家人和同伙的犯罪事實進行了認定,由于一審并不能決定陳水扁最終的政治命運,按照臺灣司法程序,重大案件必須三審才能定讞。正因為如此,就給陳水扁以拖待變留有很大空間。
一路揭發扁家弊案的「爆料大王」邱毅認為,陳水扁「只要拖得久,就會有機會」。在臺灣不少貪污案一審就是十幾年,到那個時候終審時外界可能根本就不關注了,法官自然可以放水。而這期間如果民進黨再度上臺,陳水扁被特赦都有可能。
為了實現以拖待變,陳水扁不斷拿出以拖待變的招數。
第一個招數:高舉「釋憲」大旗。
首先是陳水扁手中現有的秘密武器,就是「釋憲」,若大法官日后裁定一審「違憲」,即意味著蔡守訓的審理過程及判決無效,扁案須重審。

為何寄希望于「釋憲」?
一審判定后,陳水扁和律師乃至民進黨高層,紛紛指稱臺北地院此舉違反「法官法定原則」,要求大法官「釋憲」。
扁被判重刑毫不意外,但大法官會議將如何處理陳水扁申請的「釋憲」案更受矚目,這真能成為扁推翻一審,爭取從頭來過,反敗為勝的秘密武器?
由于現行大法官會議15席大法官中,有10名是扁任內任命的,其中還包括幾名與扁是同門師兄弟、同樣受業于前「司法院長」翁岳生門下的大法官,讓扁家對大法官們抱著極大期待,他希望這些昔日受惠于自己的大法官們能施以援手。
外傳大法官會議原本2009年4月底就要作出解釋,親綠大法官已準備朝「違憲」方向解釋,讓陳水扁在5月獲釋,但拖到9月11日一審審判結束,「釋憲」結果也沒出爐。
據了解,此案在大法官會議內意見非常分歧,認為如果做成「違憲」解釋,勢將掀起風暴。但部分親綠、扁的司法暗樁、「學術派」大法官仍堅持「違憲」,不愿妥協。
從「釋憲」遲遲沒有下文判斷,扁家想以「釋憲」結果做為翻身的秘密武器,并非如他們一廂情愿般想象那么簡單。
第二個招數,進行訴訟糾纏。
一審法官不愿把陳水扁放出來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扁家迄今還有數億元資金留在海外沒有追回,擔心陳水扁逃逸。如果陳水扁不被羈押,像扁這般有財力、懂得鉆法律空子、擅長政治操作的人,延宕訴訟是可以預期的,通過不斷抗告、挑戰司法,拉長戰線,以求突破,拖個十年后,扁仍有機會翻身。
很多人判斷,如果扁在二審時沒被羈押,他勢必采取以拖待變手段,重新上演「公務機要費」開審之初,吳淑珍17次以生病拒不到庭的前例。因此,一審判決結果出來后,要求扁恢復自由身,成為「綠營」二審前攻防的重點。

但是,一審法官似乎也預料到二審可能假釋陳水扁的可能性,于是按照檢方主張以重罪繼續羈押陳水扁。萬一二審法官裁定放人,檢方將要求扁家以6億元新臺幣交保。這臺灣有史以來最高的重保申請金,檢方擬定扁家在海外藏錢12億新臺幣,因而交保需要至少一半的金額。也就是說,扁即便獲得二審釋放,也要付出重大經濟代價,如果拿不出錢,就必須繼續羈押。
如果扁被二審法院繼續羈押,二審密集審理的速度則會加快,須在60天之內進行判決。在這個過程中,扁一定火力全開。在他一旦盤算未來司法翻盤的幾率不高的最壞情況下,「陳水扁可能放棄上訴二審,提早攤牌」,一位法律界人士說,借由抗議「司法不公」的政治手段,「逼馬英九提早考慮特赦」。這樣的政治場景雖然出現的可能性很低,卻是陳水扁在司法訴訟無望下「險中求生」的最后絕招。
二、以變促變
眾所周知,陳水扁絕對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自從扁家案件爆發以來,陳水扁不改一貫 「變來變去」秉性,從「機密特權」變成「法律不許可的事」,轉變到現在的「政治謀殺」,從「貪污所得」變成「建國基金」,從「放棄上訴」到「上訴到底」,陳水扁的「變」在這個案件中,的確顯露無遺。
扁之所以「變來變去」,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斷根據客觀形勢變化調整「變」的策略,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脫罪。
概括陳水扁「以變促變」的招數,不外如下幾招。
一是牢牢抓住深綠支持者。
其實,扁家對案件審判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一審判決后,吳淑珍的辯護律師林志忠就對外說,吳淑珍早就對判決不抱任何希望,因為法官在審理時,態度上早有心證。
為了獲得深綠支持者同情,陳水扁首先打出司法人權旗號,一方面制造「審判及羈押過程」不公輿論,全力攻擊法官審理不公,形塑被迫害的角色。扁的律師鄭文龍認為,扁案是輿論性、污染性的判決,整個程序的不公正,導致司法無法獨立,而審理過程由周占春合議庭換到蔡守訓合議庭這個動作,堪稱是臺灣的「司法奇跡」,違反法定法官原則,全案是違憲的判決,他有信心大法官應會宣告違憲。
長久以來,阿扁都是以悲情為訴求,扁的這個謀略的確消費了臺灣民眾很多同情。
陳水扁的老搭檔呂秀蓮也直接對扁民喊話:扁案偵辦過程中,一波波的大搜索,很不尋常,其中的程序正義被破壞,「如果程序沒有正義,實質也沒有正義」;911是對扁案的宣判,也是對司法的宣判,若對比起來,證據不充足而法院偏頗的話,民眾會開始批判司法。
呂秀蓮說,陳水扁家人偽證罪宣判在先,相當可議,因為這是從屬罪,后起訴的卻先宣判,里面恐有政治操作,更讓人質疑這是否預告911陳水扁會被重判。她也說,后續還有兩審與社會公審,司法若違背正義,也不是最后的正義,人民有選票、還有天理。
另一方面是混淆視聽,采取慣用的愚昧民眾手法跳動族群神經。
扁的律師鄭文龍說,從馬英九特別費案和扁案相較,可以看出,司法看到顏色就轉彎,「綠色無期、藍色無罪」。扁說,他的幕僚如果是「跟馬英九」,「早就脫身了」。陳水扁采取這一招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操弄民粹,形塑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模糊戰,意圖喚醒支持者的注意,同一個法官(蔡守訓)為何對扁馬做出天差地別的判決,以凸顯一審宣判不公及審理期間程序錯誤。
再一方面是強詞奪理,攪亂社會,給自己編造一個「社會文化罪」。
一審判決之后,陳水扁透過放話,一方面拒絕承認法院對他所定的罪,另一方面,他說自己犯的是「社會文化罪」。顯然,他是在推卸責任,他除了把具體罪責推脫給妻子吳淑珍外,再就是想把應付的責任推給社會。
因強調支持扁就能讓臺灣社會「向上提升」,曾經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2009年5月如此評論扁案:「這個社會有問題,很多人送錢,這個社會要檢討?!估钸h哲的意思是,扁收受賄賂,應該怪別人送錢,是社會文化有問題,所以社會要檢討這種文化!
就在扁案宣判前夕,扁辦對國際媒體發表一份英文版的庭外答辯書,強調就算扁因為沒有及時管束家人是有罪的,但無論是機要費案、龍潭案還是洗錢案,扁一律只觸犯「社會文化罪」,司法上完全毫無瑕疵。顯然,陳水扁為了逃避法律制裁,不惜佐拉民進黨下水,右拉全社會下水。
二是看準民進黨群龍無首、蔡英文女流之輩罩門,與其死死綁在一起。
陳水扁非常了解臺灣社會和民進黨現況,自從民進黨2008年5月樹倒猢猻散之后,所謂的四大天王各敲各的鑼,各唱各的戲,人人都在盤算自己的小九九。以勇武姿態出面收拾殘局、領軍民進黨的蔡英文,在陳水扁眼里,只不過是個擺設而已,她既統合不了民進黨派系,也號令不了民進黨各路大佬,更指揮不動具有戰斗力的中生代實力派。自從扁案發生以來,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不但不敢站出來理直氣壯反對陳水扁貪腐行為,而且連與已經不是民進黨員的陳水扁切割的勇氣都沒有,甚至隨扁辦亦步亦趨,絞盡腦汁為陳水扁辯護。
在外界都十分清楚陳水扁綁住民進黨是為了自救的情況下,蔡英文仍然要抱著民進黨往陳水扁挖的火坑里跳,表面上彰顯她的道義,實際上是處于無奈。因為2009年底進行的縣市長、明年底要進行的5大城市市長選舉、2012年要進行大選。對民進黨來說,每一場都是硬仗,特別是在蔡英文迄今無法帶領民進黨走出敗選陰霾、無法給民進黨正確的路線指引和描繪不出未來發展方向的情況下,憑其已經展現出來的能力,只能緊緊抱住扁的大腿,否則她連維持民進黨基本盤的本錢都沒有,與陳水扁綁在一起,總算還有一些死忠、愚忠者。
正因為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無法擺脫陳水扁的糾纏,所以就被陳水扁死死地掌控和操縱,用挾持民進黨壯大的力量與馬英九抗衡、與檢調和司法較量。
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制造變局、尋找變的突破和變的方向。
為此,陳水扁猶如百變之蟲。一會兒成立新的指揮中心——回復出刊《蓬萊島雜志.net》,一會兒又說他有條件參加2012年的大選、直接挑戰馬英九。
繼續對民進黨下指導棋
民進黨遭到阿扁綁架,已長達三年。當他把自己塑造成臺獨建國者,又把自己形容為中國的頭號敵人時,便已成功地使民進黨內部造成分裂。淪為在野的民進黨近兩年來欲振乏力,正是受到阿扁的強勢牽制。
陳水扁在他的十點聲明中的最后一點,故弄玄虛的說「馬英九在特別費案被以貪污罪嫌起訴的當晚宣布參加2008年大選。我當然可以比照臺北地院判決我貪污重罪時,宣布挑戰馬英九2012年的連任之路。」隨后跟一句「但是我不會這樣做?!篂槭裁匆瓤桃馓崞?又說不會做?目的是要昭告蔡英文和民進黨,他有這個想法有這個可能,2012年他也是個人選,哪怕是攪局都會是個角色。
在看守所的陳水扁,也不忘給民進黨打氣,高度期待民進黨要團結、合作,2012年重新奪回政權。
表面上看,陳水扁好像是在說「瘋話」、「狂話」,其實不然,因為他看準了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的罩門。
民進黨為何力挺陳水扁?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之所以無法擺脫陳水扁的糾纏,猶如前文所說,完全是從選舉考慮。鑒于陳水扁已經變成深綠圖騰,聲援陳水扁不只可以鞏固深綠選票,同時可以造成綠營同仇敵愾;相反地,與陳水扁切割既不能保證獲得中間選民的肯定,反而有喪失鐵票的風險,再加民進黨公職多人官司纏身,如果此時沒有大動作,將來可能會有「滾雪球」效應,尤其是今明兩年都有地方縣市長或直轄市長的選舉,有志參選者當然更要積極固票。
何況陳水扁一審判決等于是利空出盡,民進黨最壞的時機已經過去,藍軍和中間選民對國民黨可能因不滿施政而拒絕投票,而藍營投票率又一向不如綠營,所以只要牢牢抓緊基本教義派,年底選舉就大有可為,民進黨如此考慮,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其實只是飲鴆止渴。
事實上,從蔡英文到「四大天王」,沒有人不知道跟陳水扁綁在一起,對民進黨絕對是弊多于利,并且會阻礙到民進黨的發展,影響民眾對于民進黨的觀感。只是他們都沒有魄力,也沒有決心,更沒有膽量跟支持陳水扁的深綠群眾說清楚講明白,而且也提不出足以振奮人心,展現民進黨自省能力的號召,所以就只能「混得一時算一時」。
民進黨借扁案積蓄力量
很多人對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在扁案問題上的曖昧態度不滿。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蔡英文只不過是民進黨的一個符號而已,而真正對民進黨有影響力的,仍然是被關押的陳水扁。
扁案一審重判后,蔡英文當晚宣讀九大聲明,一方面主張停止羈押陳水扁,另一方面也檢討扁匯款海外、疏于約束家庭成員等行為,蔡英文強調,這些仍是扁應負起的政治責任。蔡英文在九點聲明中,也不忘對扁案中途換法官進行抨擊。
民進黨九大聲明中,前八點都是聲援扁,只有最后一點是批評扁案。
猶如香港媒體所說,雖然陳水扁已成為民進黨的負資產,但民進黨又擔心失去黨內扁系和社會上深綠民眾的支持,結果只能和稀泥,以保障人權為理由,把焦點移向原審司法程序問題。
B 再看陳水扁主動出擊
的解救手段
三、以壓求變
客觀的評價陳水扁,他的確是個「人才」,不管是一路走來的「臺灣之子」,還是貪得無厭行為被揭發后的「臺灣之恥」,他始終都能成為臺灣社會議論的話題、媒體關注的焦點。
縱觀扁案發生以來的陳水扁「求生術」,不外如下兩點:一是使出看家本領、調動全身各個細胞「亢奮迎戰」、「死不認帳」,以萬變說辭應不變貪腐行為,前述的各種招數皆是圍繞這個中心;二是繼續充分發揮離間本領,尋求政治突圍。陳水扁是政治離間高手,在他執政的8年間,他不僅離間兩岸,也離間臺灣南北,更離間臺灣社會和家庭。
在家族弊案爆發后,陳水扁采取的離間手段更上一層樓。
出書、放話:審判是馬配合大陸追殺
不管陳水扁是否在押,他的政治離間動作一直沒有停過。把單純的法律審判定位為「政治迫害」。而在第二次羈押后,陳水扁不但成為「暢銷書作家」,在臺北看守所中隨時爆料,試圖拉李登輝下水。
今年5月7日,陳水扁透過扁辦更大動作的發表聲明,表示所有的審判都是馬英九配合大陸的「政治追殺」。聲明中指出,「面對馬區長、共產黨的政治追殺、司法迫害,絕對不屈服、不受辱」。
拖延、干擾:將貪腐案抹上「政治」泥巴
9月10日判決的前一天,扁辦與原辯護律師團發表庭外答辯書,以9點聲明表示特偵組辦綠不辦藍,認定「司法早已失去公平公正立場,司法公信力根本蕩然無存」。
而在判決后,扁辦又發2次聲明,一次針對一審判決,自我定調為「無效、違法」、「趕盡殺絕、抄家滅族」、「毫無證據的報復」判決,更直指「這是國民黨新威權統治的開始」。另一次則繼續「抹藍」法院,指陳水扁在被法官周占春無保釋放時,高等法院黃水通院長涉嫌違反「法官法定原則」,將他的抗告案件直接指定法官審理,「以司法行政干預審判」,用控告奧巴馬的手法拉抬扁案的政治行情。如此等等都是為了將扁案抹上「政治」的泥巴。
因此,看扁案的后續發展一定要看陳水扁的態度,陳水扁如果認罪協商,當然案情就會單純發展,但是事實證明,陳水扁一定會堅持反擊,陳水扁在911判決后,除了抓緊時間寫訴狀要求解除羈押,同時又發表十點聲明,強調「看到判決書,讓我更有信心為自己的清白辯護,我要本人上訴,我要二審時全力打好司法官司,我不相信高院的法官都是『蔡守訓們』」。
陳水扁是少見的政治動物,他在最短時間內上訴而且發表聲明,就是向世界宣告他已經準備打下一回合的仗,他已經向二審邁步。他用積極的意志和行動力,告訴社會他不會被擊垮,開始寄望二審換法官,以期有不同的攻防見解、創造大逆轉的機會。
陳水扁仍然用訴諸社會輿論的動員方式未有松懈;他批評司法不公、辦綠不辦藍的力道不減;他對馬英九特別費案被輕放的不平依舊大聲,件件都顯示陳水扁有長期抗戰的斗爭力。一審判決,僅是扁案一個階段的中場休息,距離結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依陳水扁展現的頑抗態度,扁案要走完三審判決才會落幕,2012年臺灣大選仍會是不可知的變量。
對扁案來說,仍未到蓋棺論定的時候。對「一路走來,貪腐第一」的陳水扁來說,只要還有一線機會,他都不會放棄,特別是在臺灣社會族群對立十分明顯的現況下,陳水扁要打造一個悲劇英雄、「臺灣之子」備受凌辱的悲情氛圍。
雖然事實審是一切的基礎,但就扁的戰斗力觀察,本案未來充滿變量是必然的。
就所有臺灣民眾而言,無論扁案二審之后的最終判決結果如何,不管是被解讀成「公理正義重伸」或者「政治迫害待清」,無論立場站在藍、綠支持的任何一端,不管對扁案判決結果是高興或氣憤,都難免對此案產生欷噓!
扁家弊案 還有一大堆
盡管陳水扁以及家族貪污弊案已經一審宣判結束,其實,一審只是扁家弊案的一部分,扁家弊案還有很多,至少還有七大區塊,10件以上的重案。包括:二次金改、企業給款8億元新臺幣(下同)、黃芳彥及扁家子女洗錢案、企業洗錢案、機密外交、海外資產、319槍擊案等。特偵組將視搜證結果,陸續偵結起訴。
據了解,未來繼續起訴陳水扁的案件以及扁家弊案包括:元大馬家協助扁家處理國泰世華保管室內7.4億元現金,其中5.4億元透過香港轉匯到瑞士,馬維辰兄弟涉嫌協助洗錢。
元大并購復華金控過程中送進官邸買「心安」的2億現金,以及「低價」賣給吳淑珍的兩戶「一品苑」,讓吳淑珍不花一毛錢就賺進數千萬的手法,是特偵組下一波要認定是否違法的重點。
特偵組懷疑元大馬家捐款2億元給扁家,就是元大倂復華的兌價,元大集團旗下元大證券前董事杜麗萍也證稱,于2005年初親自陪元大高層,送2億元現金到官邸給吳淑珍,且這筆錢就是倂購復華的賄款。雖然吳淑珍及元大馬家都否認,但特偵組仍持續朝違背職務受賄方向偵辦中。
在二次金改部分,陳水扁于任內,整倂島內多家金控公司,特偵組已針對中信金插旗兆豐金、臺新倂購彰銀、中信辜家入主開發金及意圖倂購金鼎證,以及華南金控等四大金控購倂案進行調查。
尤其中信金前副董事長辜仲諒曾涉及紅火案,也曾分批致贈3億元的政治獻金給扁家,特偵組正持續追查中。
機密外交案部分,包括安亞、醫和等機密外交經費去向可疑,特偵組追查發現許多項目支出都是陳水扁的指示,陳水扁與前情報頭子邱義仁過去處理機密外交經費的缺失,是特偵組擴大偵辦的案件。
企業給款8億元方面,則是特偵組最有把握的部分。特偵組指出,吳淑珍借用嫂嫂陳俊英名義,在國泰世華銀行租用的保險室,曾存放8億元巨款,這些錢都是島內各大企業主給的,特偵組認為部分企業給款,涉及官員違背職務收賄罪嫌。
吳淑珍給特偵組的陳報狀,提出20位企業主給扁家政治獻金,藉以說明國泰世華保管室現金的來源;但特偵組調查發現,有些人當初捐錢表明是要給民進黨,特偵組將追查扁家是否侵占。
總之,扁家弊案還有一籮筐,除非扁的政治盤算能夠得逞,否則,扁家弊案就不能無罪釋放。
鏈接 臺灣司法是三審定讞制
臺灣的審級制度原則上采取三級三審制,但也有部分案件采取三級二審制。臺灣法院從低至高分為地方法院或其分院、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和最高法院三級。目前一審結束后,陳水扁不會立即入獄服刑,因為目前只是一審,還得等二審、終審結果。
在三級法院中,第一審程序居于整個審判程序核心地位,是所有案件的必經程序。第二審程序和第三審程序則被視為救濟程序。第一審與第二審為事實審,就是對犯罪事實進行審理,第三審通常為法律審,對第二審適用法律進行審理,審查二審是否有用錯法條的問題,所用時間為60天。根據臺灣刑事訴訟法第394條的規定,第三審法院關于訴訟程序及可以依職權調查的事項,仍可以對事實進行調查。
已被羈押8個多月的陳水扁,2009年9月14日,是扁案為期10天的上訴期起算日,也是一審后全案移審高院的時間點,也就是說,陳水扁能否重獲自由,9月25日前答案就可揭曉。
由于在審級設計上,「高等法院」是采用事后審,雖然一審查過的事實「高院」原則上會重查一遍,但「高院」開庭的速度,完全取決于扁是否會在二審被羈押。
在扁案一審宣判后,被判重刑的結果,令扁必須放開一審,決戰二審。這也是扁在「事實審」上的最后希望??梢灶A料的是,案件上訴「高等法院」后,扁家的律師團應該就會重回戰斗位置,在扁的心中,二審才是官司的重要一役,「高院」若能「逆轉」,案件才有希望,否則,一路重判,案件上了「最高法院」,即使一再發回更審,但最后仍難逃被重判的結果。
鏈接「釋憲」原委
扁的辯護律師洪貴參指出,雖然2009年1月初陳水扁就聲請大法官「釋憲」,但遺憾的是,大法官至今未做解釋;縱然一審程序已走完,可這是無效不存在的判決,更是違憲違法的判決,因為「憲法」明文規定,人民訴訟權應予保障,未來上訴高院后,他將主張,高院不能審下去,否則這等于跳過地院。
緣由:特偵組2008年12月起訴扁家4大案后,北院原本分案由審判長周占春合議庭承審,但因扁案與2006年查黑中心起訴的「公務機要費案」有牽連關系,后來北院經由庭長會議,決定全部并由承審2006年「公務機要費案」的蔡守訓合議庭審理。陳水扁認為北院并案,違反法定法官原則,聲請「釋憲」。
鏈接 扁用馬英九案模擬自己
扁說,他的幕僚如果是「跟馬英九」,「早就脫身了」。這是什么鬼話!
馬英九沒有貪污及洗錢,任何人「跟」他就都不會有罪。馬永成和林德訓協助陳水扁貪污機要費,明知犯法仍助扁為虐,當然要受刑罰,這和跟不跟馬英九一點關系也沒有。
扁拿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的特別費案來比,也就是為馬英九處理特別費發票的市政府會計余文,只被判了一年徒刑。這根本是胡亂比喻,蓄意誤導視聽。
馬英九完全沒有貪污,只是余文為求方便而用大額發票取代同等值的數張小發票來為馬報帳,后來經查,那些小額發票仍有保存,而且報帳金額沒有出入。沒有人像扁那樣,把公務機要費納入私囊。
由于審理馬英九首長特別費案的合議庭,同樣是判扁珍無期徒刑的合議庭,蔡守訓審判長很清楚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有天壤之別,但就結果來看「馬無罪、扁珍卻無期」,完全是依法判案,依證據和事實量刑。陳水扁的胡亂比較,就是要混淆視聽,采取慣用的愚昧民眾手法跳動族群神經。
鏈接 何為「社會文化罪」?
陳水扁為脫罪編造的「社會文化罪」,主要目的在解釋他們陳家洗到海外的一大筆錢,是基于臺灣社會文化習俗收的錢,如果這種行為是一種罪,那么是整個社會的罪、是傳統文化的罪。在陳水扁貪腐集團的界定里,臺灣這個社會搞政治收獻金是很自然的事,用權力換取利益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財團有錢捐獻,當權者便宜行事,也理所當然,反正拿人的錢手軟,這是社會的慣例,也是文化的傳統。
由此推論,如果當權者依照過去的社會慣例、傳統文化習性向企業家收錢,有時候暗示一下,偶而恐嚇一下,也不足為奇,當權者是沒有罪的,他只是依循社會、文化傳統與慣例而已。
如果再更扼要的說明陳水扁的「社會文化罪」的內涵?可以這么說:一、陳水扁拿錢沒有罪;二、如果陳水扁有罪,那一定是臺灣這個社會有罪;三、如果陳水扁有罪,那一定臺灣的文化有罪。所以,結論是陳水扁沒有罪,如果陳水扁真的有罪,那是臺灣的社會習俗、臺灣的傳統文化使他犯罪,因此罪在臺灣的社會與臺灣的文化,臺灣人的列祖列宗都脫不了關系。
鏈接 成立指揮中心——
《蓬萊島雜志#8226;net》
陳水扁已放棄一審,不可能再放棄二審,否則形同自愿乖乖坐牢;不放棄二審,就不能老在程序上對抗法院,必須正面迎戰檢方指控。扁方面也知道,不能到了二審還在抗議「司法不公」,但又要維持社會能見度及凝聚支持者,《蓬萊島雜志.net》趕在一審宣判前夕復刊,即是陳水扁企圖延伸影響力的媒介。
不斷加碼做政治操作,是陳水扁為自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脫罪手法。陳水扁雖然人在看守所,仍如當初統領貪腐大軍一樣,運籌帷幄,企圖卷動更多的 反抗同情能量,只是現在能動用的資源和人力十分有限,只有幾個心腹可供指揮調度,在911宣判前,他8月就預先籌備移轉陳水扁辦公室,催生《蓬萊島雜志#8226;net》復刊,現今透過每周一篇的專欄,和他個人消息發布,形成作戰「基地」,發揮社會影響力。
此次《蓬萊島》復刊,陳水扁的用意,無非想喚起民眾對他當年遭受「政治迫害」的回憶,也喚起「美麗島世代」大老們對他的支持。所以,復刊后《蓬萊島》的首頁即是陳水扁炮制的出刊詞《我心自由》,避而不談金錢丑聞,胡說什么自己所犯的罪是觸犯了《反分裂國家法》,把鐵證如山的貪腐弊案向「司法冤獄」上扯。他還稱,自己當年因「蓬萊島案」入獄未幾,民進黨就誕生;如今再度失去自由,困在牢房為《蓬萊島》寫專欄,「只能說是民主倒退的歷史反諷」。
【鏈接】
民進黨九大聲明
一、一審過程有許多違反程序正義的瑕疵與爭議,例如延押及換法官,在如此程序瑕疵和爭議的情況下,還如此重判,印證外界疑慮,也同時讓人難以信服。
二、陳水扁的公務機要費案和馬英九的特別費案,由同一個法官審判,一個是判無期徒刑、一個是無罪判決,這樣的落差,很難讓社會接受。
三、民進黨對一審的過程及結果深感遺憾,民進黨支持扁在二審及其后的司法程序上,捍衛法律權益。
四、在一審判決后應停止羈押,給予扁完整行使訴訟防御的權利。
五、對于二審法官的選任,民進黨要求高等法院應該以透明公開方式,依照法律程序選任。
六、執政黨不要企圖政治消費扁案,移轉社會焦點、掩飾執政無能;外界不要以刺激性言論,在傷口上撒鹽,造成社會情緒對立。
七、不管支持或者反對陳水扁,扁案審理過程看到司法制度諸多缺陷;社會各界應聚焦司法人權,共同支持司法改革。
八、馬英九有責任促成「刑事訴訟法」和「法官法」的修改,改革違反人權的羈押制度,并淘汰不適任的法官。
九、清廉是民進黨不變的價值,扁匯款海外的行為,混淆公私分際,違反民進黨的廉政條例;對于政治資金的管理,引發政商關系的爭議,未能符合社會的期待;疏于對家庭成員的約束,以致于衍生許多負面批評。民進黨認為,這些仍然是扁應該負起的政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