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臺灣喊打喊殺的鐵案,如果撇開殷琪深綠背景不談,僅就她身為大路工程總經理的角色而言,她的所有作為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殷琪只不過是商場上的一份子,只不過在高鐵案中充分利用了政商關系而已。準確地講,臺灣高鐵是商場中「以小博大、空手套白狼、穩賺不賠」的典型案例。
1997年臺灣高鐵以BOT模式對外競標時,以殷琪為代表的臺灣高鐵與以劉泰英為代表的中華高鐵公司競爭。為了角逐這樁當時全世界最大的BOT案,代表大陸工程的殷琪與富邦、東元、長榮等五大家族連手,向政府開出多項誘惑一舉拿下這個案子。

先下「套子」,套住政府
殷琪當時給政府下的「套子」包括:
(1)政府零出資。
(2)每年的稅前營業利益,提撥10%回饋交通主管部門。這筆10%的回饋金,以高鐵35年營運特許期間估算,全線營運后第5年止,要回饋交通部門20億元(新臺幣,下同),第10年要回饋100 億元。到35年營運期滿,給交通部門的回饋金總計至少要1080億元。
(3)與此同時,以殷琪為首的五大原始股東,還和交通部門簽訂的「興建營運合約」、「站區開發合約」,把高鐵發展的宏偉藍圖描寫栩栩如生。
與以劉泰英為代表的中華高鐵公司要求政府先拿1000億元的方案相比,殷琪的「既不用出錢,又有大把鈔票進帳」的案子自然有非比尋常的誘惑力。
競標失敗的劉泰英當時就斷言:政府零出資是天方夜譚,并點出臺灣高鐵的財務規畫處處漏洞。
但是,政府及其相關官員為了貪圖利益,卻堅信殷琪的美麗謊言。
盡管人們對當時的決策過程無從知悉,但是結果卻表明,整個案子定標決策過程是有很多瑕疵和可議之處的,最讓外界難以置信的是,政府竟然為財務能力不及的殷琪所代表的財團特別「但書」—— 一是在臺灣高鐵成軍后,政府需保證向公股銀行及公營事業出面融資或認購特別股;二是政府需堅守BOT合約,不能冒然介入臺灣高鐵公司的董事會。
殷琪獲得的這兩個關鍵條件,猶如牢牢抓住高鐵陷阱口的繩子,欲緊欲松,悉聽她的方便,這就是臺灣高鐵開工以后,殷琪能夠不斷操縱經營、牢牢綁住政府的關鍵原因。
一定有人會問:政府難道是笨蛋?任憑殷琪挖陷阱就往里跳?政府當然不是笨蛋,主導政府運作的官員更不是笨蛋。從陳水扁貪腐案牽涉的官員人數和財團獻金的數額,就不奇怪政府為何愿意接受殷琪的方案了。
以小博大,事與愿違
當然,在商言商,殷琪的方案的確高明,一方面誘之以利輕易套住政府,讓政府在「利益的感召下」乖乖配合;另一方面,又能立于不敗之地——政府已保證向公股銀行及公營事業出面融資或認購特別股。剩下來的事情,就是以殷琪為代表的臺灣高鐵五大原始股東如何操弄了。
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以殷琪為代表的五大原始股東,根本就沒有實力承接高鐵這個案子。正如民意代表廖正井所指出的,高鐵自始資本額就不足,至少應該需要2000億的資本金,以殷琪為代表的五大原始股東卻只拿出500億,卻要蓋5133億元的高速鐵路。
殷琪及五大股東自有盤算,以小博大是他們的主要出發點。
按照殷琪等人的原本算計,高鐵項目啟動后,就可藉興建車站為名,買下附近土地開發,以圖暴利。高鐵也為此成立了開發公司,要推動五大站區開發,但遇到1998年金融風暴,致使所有美夢泡湯。事與愿違后,使得高鐵大部分車站四周至今仍是一片荒涼,凄慘無比。這也是全長345公里的臺灣高鐵營運3年以來,沿線車站都暴露在鳥不下蛋的荒郊野外地方的主要原因,這也算是臺灣才有的世界一大奇景吧。
在一計不成之后,就抓緊執行備胎方案——由政府出面向公股銀行及公營事業機構融資。
其實,基于「小馬不可能拉動大車」的道理,原本就先天不足的臺灣高鐵,早在得標后二個月就問題浮現,隨著興建工程進行,更一度傳出財務困難。最諷刺的是,2002年高鐵第二階段增資時,開發基金、臺糖等政府資金被迫挹助重金,政府從零出資變成這樁BOT案的最大股東。
臺灣高鐵吃緊的財務狀況,也波及到通車時間,經過數次延宕,拖了13個月,2006年10月千呼萬喚「駛」出來。但高鐵展開營運后,反而被龐大的利息、營運成本、設備攤提等費用壓得喘不過氣來,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好在殷琪棋高一著,與政府有合約,一旦還不出欠下的巨額貸款與沉重利息,必須由政府接管,這也是吳敦義、毛治國至始自終強調政府不會讓高鐵停駛的原因。
運量不足
屋漏偏逢連陰雨。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臺灣高鐵建成通車后,每日乘客平均只有87000人,運量只有當初投標時估出來的三分之一。每個月營業額,始終徘徊在20億元上下,一直入不敷出,雖然在2008年曾有短暫2個月一度達21億,做到現金流量打平,卻從來不足因應高額債務的利息支出與成本攤提。如今的臺灣高鐵資本額約1053億元,到2009年上半年已虧掉702億元,若再包括多次發行的特別股、未償還國外轉換債與國內普通公司債,全部加起來的債務高達4600億。也就是說,高鐵每月若收入10塊錢,有近4元得拿去支付利息,4塊錢得攤提折舊成本,只剩2元可做營運用。這樣的公司除了倒閉,憑借一己之力似乎沒有什么回天能力。
至于監委調查得到的以殷琪為代表的臺灣高鐵五大原始股東出資不到300億元,卻承包了820億元工程,以及有人懷疑殷琪是臺灣高鐵董事長,又是大陸工程總經理,承包高鐵工程,還派大陸工程子公司青山鎮代表出任臺灣高鐵監事,做帳、收帳、查帳一把抓等是否涉及利益輸送,就待臺灣檢調單位的調查結果了。
正如吳敦義早在2002年6月14日所說,交通銀行是臺灣高鐵銀行團的主辦銀行,負責融資撥款、工程查驗,但交銀董事長鄭深池是前長榮集團副總裁、長榮航空總經理,又是張榮發女婿,而長榮航空、長榮海運又是臺灣高鐵重要股東,難免有圖利財團之嫌。
說穿了,臺灣高鐵這個案子又何止利益輸送這點貓膩!
總之,臺灣高鐵財務爛攤子已從殷琪手上傳遞給馬英九的政府,至于今后如何買單,終究都會變著戲法落到百姓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