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與背誦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傳統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改變傳統的學生記筆記、背條條、背課文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武,需要教師強化對學生朗讀與背誦方法的指導。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 朗讀 背誦 指導
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往往是只會做題,不會開口說。一些學生對英語根本就沒有興趣,或者是想學也學不會,學不進去。究其原因,這與農村初中學生平時語言材料輸入的量太少有很大關系。由于平時很少說英語,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除了早讀外,其他時間也很難運用、復習和鞏固,從而導致好多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課文。筆者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農村初學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
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初一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教學。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習慣用語,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基礎,對以后的教與學將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學生之所以學不好英語,與在初一沒有打好朗讀和背誦的基礎有很大的關系。由于初一時不讀、不背,導致學過的單詞、短語認不得,不會讀,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學好英語,由于大量的單詞不會讀,而使有的同學對英語望而卻步,逐漸喪失信心,終至放棄。現在的初二、初三的學生。有的同學有學好英語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學過的單詞不會讀,課文不會讀,而不知從何下手。如果初一就養成了朗讀和背誦的好習慣,能大聲的朗讀、積極的背誦、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會記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習慣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覺地去朗讀、去背誦英語,還愁英語學不好嗎?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生學過的東西,二十分鐘之后忘記40%,當天忘記70%,第二天忘記75%,如何讓學生及時復習以減少遺忘需要教師適當進行強化朗讀與背誦的方法指導。第一,單詞、短語的朗讀與背誦。對于單詞的背誦,采取音節背誦法。特別是長單詞的記憶,爭取會讀就會寫。例如:congratulation,anniversary,講授單詞時,把congratulation劃分為con,gra,tu,k,tion五個音節,分別發音為/k n/,/gr/,/tju:/,/lei/,/∫e n/,學生在讀單詞時,心里想五個音節的字母組合各是什么,等到他會流利地讀單詞時,也就基本上會背整個單詞了。同樣把anniversary分為In/,/ni/,/v:/,/s/,/ri/,五個音節來背,這樣一來長單詞的背誦就顯得簡單多了。利用音節背單詞,既可以鞏固音標學習,又可以節省背單詞的時間,一舉兩得。第二,運用背誦法。學習英語重在靈活運用,能聽會說,能讀會寫,也就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因此,課堂上講授單詞時,教師要求學生用所學單詞造句,例子來自課文里的原句,舉一反三。讓學生在語句里體會單詞的用法,單詞后面進行的課文對話時,學生可以邊鞏固單詞,邊體會具體語境下單詞的用法。然后,我們可以挑出詞組、知識點,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替換單詞的強化訓練,達到說英語的目的,即在“游泳中學習游泳。”第三,運用同聲傳譯背誦法。可以讓你的painter說中文你說英文,他說英文你說中文,通過中英文之間的自由轉換幫助背誦。還可以讓學生把單詞、詞組抄寫到小紙條或卡片上,貼在書桌上、床頭上,或放于口袋中,隨時隨地,不斷刺激大腦。即使句子再難,都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第四,說故事法。對于記敘文,尤其是故事性很強的文章,有的同學喜歡逐詞逐句背誦,把一個完整的段落弄得一團糟。影響記憶的效果也浪費時間。教師在學生朗讀時,要求把動詞詞組一一羅列出來,看著詞組,加上適當人稱,運用正確時態變化、恰當時間和地點狀語,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概要。這樣做。只要記會了短語,整篇課文的背誦也就迎刃而解而且記憶深刻。課后再把課文默寫一遍,基本上就是能說會寫了。第五,翻譯法。對于知識性強、社會背景不太熟悉的文章或是科普文章,難度較大,采取翻譯聯系。把句子中的單詞和短語之間的語法關系,句與句之間意義聯系,以及段落之間在內容上的邏輯聯系弄清楚記熟。然后由筆譯到口譯,由英譯漢到漢譯英,反復練習。待會翻譯后,試著用母語進行翻譯,就較容易地背誦下來,并逐步學會應用。以譯促背,省時省力,效果顯著,何樂而不為呢?只要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多讀多背一些實用的英語句子,形成一定的語感,英語成績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1]成玉珍,初中英語教學要重視朗讀和背誦[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01)
[2]趙同燕,淺談朗讀與初中英語教學[J],今日科苑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