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品德教師這個職業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它和其他專業教師一樣,必須經過專門的師范院校的培養或培訓,且具備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同時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德育工作的變化性和復雜性也要求思品教師除了具備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外,還要具備一些獨特的素質。
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思品教師的任務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這一任務決定了我們在教學和教研中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政治教師應具備的政治素質包括:鮮明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政治和政策水平。
思想素質是思品教師的重要素質。它主要包括:思品教師應具有科學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思品教師應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
思品教師應具有職業道德素質。要求思品教師更要做到:要把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放在首位;要忠于職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要做學生的楷模;要做新時代的教師。
二、寬厚的知識結構素質
教師作為人類科學知識和智慧文明的傳播者,應是一定意義上的“活字典”和“百科全書”。根據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要求,教師必須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力求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主要包括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以及基本的教育科學知識等,科學文化素質的各項內容在新世紀新形勢下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三、較強的能力素質
能力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為教師的教學能否獲得成功,除取決于教師的理論功底、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征的了解外,還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具體概括來說需要:
(1)研究新課程能力:研究校本教研能力;研究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的能力;研究學科專業知識進展的能力。
(2)教育教學基本能力:包括將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的能力;提煉思想政治觀點的能力;實踐的教學能力。
(3)組織能力:包括制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能力、組織加工教材的能力、組織課外活動的能力等。
(4)現代信息技術能力:包括自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何運用德育軟件進行教育和教學的能力。
(5)審美能力。
(6)獲取和傳播教育信息的能力。
(7)適應能力。
除了以上的幾種能力之外,思品教師還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管理能力、競爭能力、應變能力等一些能力的修養。
四、健康的身心素質
教學工作是一項艱辛的工作,其付出的精力和體力是巨大的。因此,從事這一工作的^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境。
健康的身體是其他素質的載體。沒有健康的身體,其他素質再好也會因健康原因而不能發揮其作用。教師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勝任高強度的教學、科研工作以及社會服務工作。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健康人的必備條件,也是思想品德教師不可缺少的條件。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教師素質的基礎。也是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的前提。教育實踐證明,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心理素質的教師去傳授,他對待學生的態度、采用的方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是不一樣的。可見,教師必須加強自己心理素質的訓練,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廣泛的興趣;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積極穩定的情緒等。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師素質的各個要求是個有機整體,各種素質相互有關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