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已成為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中引人注目的焦點。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有效工具。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新穎、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計算機融“聲、像、圖、文”于一體的優勢,可以讓數學課堂“活”起來。而網絡資源共享的功能,也可以幫助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促進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進行整合,能讓我們的數學教學變得精彩起來!數學教師要做的,是從自己學科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課堂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使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更好的融合。
一、信息媒體具有強大的信息承載功能。在教學中可以改變數學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化,突出重點。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何克抗教授提出:“信息化時代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發揮在情景創設、信息資源提供、合作學習的組織和探究性學習的指導以及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等方面。”在學科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將現代信息技術融人學科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情景,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活躍,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學變成以學生學為主。
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對數學教學進行有效地組織與管理。信息技術管理的信息不僅是文字,還有圖形、圖像、聲音等媒體信息。通過這些載體,教師可在極大程度地增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師控制教學信息的靈活性。可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的特點,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這樣,有些教師講得不是很清楚,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從而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另外,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存儲功能,根據教學的需要,把一些圖形、題目、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等預先存儲在電腦中,課堂上適時地在學生面前再現出來;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高速處理信息的特點,在課堂上快速、準確地進行作圖,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多媒體呈現形式的活潑新穎,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數學不過是枯燥乏味的算術訓練和大量的代數運算。而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一現象。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一般來說,學生只有對某事物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創設出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信息資源具有跨越時間和空間界限的特點,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貼近生活。
比如說,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情景創設,有目的地加強體驗性學習內容,使數學知識貼近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零距離接觸生活實際,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型,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信息媒體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將多媒體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在學科教學中,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調整學生情緒,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可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進行整合,把現代信息技術融人到數學教學中去,能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它可以很好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在課堂上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進行整合,能達到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有效地培養更多的新世紀的創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