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江 潔
隨著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日常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成為了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多媒體技術克服了美術傳統教學中的一些缺點與不足,尤其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方面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一、努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中,圍繞以“學為中心”這個原則展開,創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的環境。同時,合理安排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和位置。由始至終我都站在課堂主導的角度面對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成功地改變了欣賞課中教師“一言堂”的枯燥和乏味;同時正確引導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有褒有貶,有效避免了對學生一味的吹捧和盲目的鼓勵。
二、重視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根據美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在多媒體課件中恰當利用了圖像、音樂、動畫、視頻等媒體,有利的烘托了課堂教學中的藝術氛圍,加強了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因此,依據美術學科特點,使多媒體教學形式產生較強藝術性和技術性的陪襯和烘托,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師生情感交流。只有教師和多媒體兩方面的優勢都發揮出來,才能達到一種完美的結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出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確保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從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的高度去認識美術欣賞的意義,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引導學生開展欣賞活動。如教學“20世紀外國美術作品欣賞”時,首先出示兩幅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讓學生比較其異同,一幅是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一幅是畢加索的《亞維農少女》。學生們都認為《教皇英諾森十世》逼真,而《亞維農少女》似乎只有一些塊面分割,畫面重疊、交錯。這時,我沒有采用傳統的一畫一議的教法,而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世界的政治風云圖,并說明了這些環境不可避免地對敏感而脆弱的藝術家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去體驗藝術家內心世界的沖擊。美術欣賞是學生認識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意識及鑒賞能力。
總之,多媒體教學走進課堂,對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整合的應用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我們應根據美術特點、按照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等原則不斷地進行調整和修改。總結多媒體教學的經驗。探索多媒體教學的方法,才會更加科學合理,更能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張明敏
長期以來,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英語教學還停滯在唯課本是從,教師講、學生記,幾乎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上。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知識方面有其優越的、不可替代的一面,但未真正體現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想象力,擴展學生思維空間,為學生學習實踐提供更多機會,增強學生口語能力,有效加大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我認為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利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手段進行聽、說訓練,能使學生產生新奇感,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形象的電化教育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上)unit 7“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一單元復習課時,利用dreamwave制成一個網頁,結合本單元的重點,分門別類地在網上做成了電影欣賞類,包括經典的英語歌曲、英語電影、圖文并茂的電影海報;電影練習類,包括聽力、口語練習、原聲電影英語配音的練習及用英語寫電子郵件等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他們迫不及待地在網上沖浪并能馬上了解到電影的幾種類型(acti on movie動作片、documentary紀錄片、thriller恐怖片、comedy喜劇片、an animated cartoon動畫片、BeijingOpera京劇),還了解到了世界上的經典電影分別屬于以上哪一類。
二、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著三大弊病。1,在教學方式上采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呆板方式;2,重知識的傳授,輕思維能力的培養;3,兼顧學生的共性,忽視學生的個性。這種重教輕學的教學方式不重視研究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處于被動地聽,消極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知識的狀態。隨著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傳統手段下的教學模式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下的教學模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若能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即“講授法+演示型課件”,則是比較好的英語教學模式之一。
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是為了促進英語教育教學,其首要任務是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意味著“高密度”和“快節奏”。“高密度”是指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大,參與成分高;而“快節奏”指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貯存大量信息,能更多、更好地創建情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信息變為語言交際的直接參與者,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理解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英語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是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然之路。農村中學英語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勇于探索實踐先進的新技術。在實現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成為新課程背景下農村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順應者和促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