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寬容 我快樂
王昌華 袁曉燕
那日,陽光明媚,我們讓學生曬曬被子,殺殺細菌,這樣可以睡一個舒服覺。吃過午飯后同學們一窩蜂似的沖進寢室,抓起被子裹在頭上,飛跑著去搶“好位置”了。只見有一個男同學頭頂兩床被子費力地向前沖,這時,遇到一個花壇,他憋足了勁兒使勁兒一躍。只聽“咣當”一聲,他扭頭一看,糟了,曬洋芋粉的茶盤被他的被子拖下來了,白色的洋芋粉飄飄揚揚地鋪灑了一地。我聽到響動連忙走出寢室,那位男生呆呆在站在那里,眼睛直盯著黃楊樹下,我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看到我出來了。更加驚慌了,戰戰兢兢地說:“王老師,是你曬的洋芋粉吧?我不小心給弄地上了,星期天我回家拿一包賠你,行不?”看到地上白花花的洋芋粉,我也呆住了,那是我家小吳平時吃洋芋片時辛辛苦苦刮下來的啊,至少吃了100多斤才有了這么一點洋芋粉,為此她還刮傷了手。而且這也是我和寶貝女兒的最愛,今天曬最后一天,就可以裝起來了,可轉瞬間它變成了“白泥土”,我能不心疼嗎?我正準備發火時,無意中瞟了一下那位男生,四目相對的剎那間,我心軟了,那眼神兒分明在向我乞求,“老師,我不是故意的”。我強忍下去那股熊熊怒火,但一時也不想說話。
男生看我沉默不語,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站在那里更不敢動了,低著頭不停地搓著雙手。我笑著說:“沒事兒,一點點兒洋芋粉還用賠嗎?就當給螞蟻加頓餐吧!”他聽到我這么說,慢慢抬起頭。我接著問:“你讀幾年級?叫什么名字?”他大聲說:“我是六年級學生龍丹!”我說:“快去曬被子吧!”可是,這會兒晾衣絲被同學們“霸占”完了,龍丹無奈地頂著被子往寢室走。“你等一會兒,我給你找個地方曬!”龍丹愣住了,我走到晾衣絲下,把我家曬的兩床被子收回寢室,騰出兩個位置讓龍丹曬。龍丹說什么也不肯,他說:“老師,今天我不曬了,等明天再曬吧!”說著轉身就要走,我看到他執意要回寢室,不容分說把他的兩床被子接過來搭在晾衣絲上。看著兩床抻平的被褥整齊地搭在晾衣絲上,龍丹繃緊的臉上露出了微笑……頓時,我所有的不快煙消云散,隨即而來的是溫暖和快樂。
吃晚飯時,有一位男同學偷偷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道:王老師,中午我不小心把你家的洋芋粉弄灑了,你不但沒批評、教訓我,還幫我曬被子,你的寬容,我一直銘記在心,我想做你的好朋友,你答應嗎?我笑了,這樣可愛的學生要跟我做朋友,我能不答應嗎?事后,我反省了自己。明知學生今天要曬被子,干嗎要把洋芋粉曬在是非之地?茶盤被拖翻,能怪他嗎?不足50米長的晾衣絲連50床被子都曬不到,更何況300名男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擁有寬容的心靈,這樣你會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試談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四個激勵
毛言令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班主任,就應當適應教材改革的要求,與教材同步對學生實施激勵教育,我初步認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最起碼要做到四個激勵:
一、競爭激勵
蘇聯教育學家拉斯捷寧說:“企盼參加健康的競爭,取得優勝地位和領先地位,渴求自我肯定,是兒童、少年和青年所固有的最大特點。”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常根據班級的實際,結合學生的特點,在工作中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競爭中進步,在競爭中提高與發展。
以往我接任新班級時,總是根據從前任教師那里了解到的情況任命或由學生選出班委會,班委會一旦形成,他們就在老師的操縱下機械地執行命令,他們的職位一般也就成了終身制。現在我先讓所有學生在班級中進行自我介紹,主要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包括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長及愛好。然后在班級中公布班委會中的職位,讓學生在班級中進行“假若我是班長”、“假若我是學習委員”等的演講,最后由班主任和同學們一起根據演講情況評選出班委會成員。班委會成立后,班主任不再是他們的指揮官,而是他們的指導員。指導他們的工作走上正軌。同學們則是他們的監督員,負責監督、總結、評價他們工作中的成績與不足。班干部競爭上崗,為學生開辟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廣闊天地,使他們的特長能夠有的放矢地發揮出來,不僅達到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
二、目標激勵
目標作為一種誘因,具有引導和激勵的作用。如若運用得當,它會像引航的明燈,為學生指明方向;又會像強有力的磁鐵,吸引學生向它靠攏;也會像誘人的“誘餌”,引導學生使出渾身解數向它發起一次次進攻。
在進行目標激勵時,我首先根據不同學生的狀況,采用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策略,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人生目標等,形成其健康向上的動機,以達到調動其積極性的目的。然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大目標與小目標、個人目標與班級目標的關系,引導學生學會“分解目標,化整為零”的方法,一步步到達理想的頂峰。為了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我首先為全體同學制定了這樣一個共同目標:看誰在一周內能改掉諸如給同學起綽號、說臟話等不良習慣,一周后落實目標實現情況,及時表揚、鼓勵目標完成好的同學,對目標完成不太理想的同學,給予引導和幫助,再給他們一次實現目標的機會。當第一目標實現后,接著布置第二個目標:看誰禮貌用語用得好。然后布置第三個目標: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同學之間以禮相待,友愛互助。這種方法的運用,不僅消除了班級內打架罵人等現象,還使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才有力量,團結才能進步,從而也極有效地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
三、信任激勵
信任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催化劑,它有助于師生之間的和諧共振,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班主任對學生的信任體現在“用人不疑上”,更體現在對學生的“放手使用上”。只有班主任在信任基礎上的放手使用,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工作中,我用信任的語言、信任的目光激勵學生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用信任的態度激勵各種后進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大膽的獨立完成自己應做的事情。
四、情感激勵
柳斌同志曾指出:“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我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能動性的個體,不是冷冰冰的機器零件,他們的感情純真、熱烈而稚嫩脆弱,需要班主任的呵護。工作中,我要看到學生的優點,欣賞學生的長處和每一點進步。力求做到愛一切學生,愛學生一切,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因材施教,既給千里馬以陽光,又給丑小鴨以雨露。為不同發展水平和進步節奏的學生提供循序漸進的“最近發展區”。逐步把學生的個性引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實踐證明,21世紀的班主任工作觀念要從為應試教育效勞轉變為素質教育服務。班主任應由嚴父慈母型變為朋友伙伴型,由事事代替管束向處處引導、激勵轉變。讓教育變成學生成長的“自助餐”,讓自己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和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