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那些在學習上落后于整體水平的學生通常被稱為后進生。數學新課程已經實施,新課標更強調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培養,本文就此談談數學后進生的成因和培養對策。
一、數學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數學后進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主要是后天原因。分為外部客觀原因和內部主觀原因。
(一)造成數學后進生產生的客觀原因
一時間,“讀書無用論”抬頭,有的學生家長對子女的學習認識不高,要求不嚴,甚至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小部分學生就會由厭學發展到逃學,由逃學發展到輟學。再有,社會不良風氣的滋擾,導致厭學思想。另外,在學校,一般教師往往偏愛優等生,對后進生缺乏耐心,發現問題常常小題大做,動輒請家長,或停課反省。致使數學后進生逆反心理日甚,不求進取。
(二)造成數學后進生產生的主觀原因
1 學習品質不當
(1)數學后進生通常表現出:胸無大志,沒有遠大理想。由于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上課精力不集中,成績倒退。
(2)數學后進生自學能力差:聽課找不到重點和難點,不能回答課堂問題,也不會提問題,更不會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題。
2 學習方法不當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就不能很好地運用公式、定理。例如: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的區別、立體幾何中三垂線定理的理角、解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等。
(2)沒有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教師上課之前要備課,學生上課之前也要預習,掌握大概,加強聽課的針對性。預習后,學生在聽課時就有針對性。
(3)課堂缺少解題的積極性: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漫不經心,避而不答。
(4)教師布置的練習、作業,不復習,不愿弄清所學的內容,馬虎應付,遇難不究,抄襲了事,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不能說出這些作業是哪些知識點的運用,不想尋根問底。解題時不遵循一定的步驟,解題過程沒有邏輯性。不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作業或試卷。
(5)不重視考試,缺乏競爭意識。抱著我反正不會做,可有可無的態度參加考試。不愿認真復習、馬虎應付,考場上“臨時發揮”。
二、數學后進生的培養對策
(一)開展愛心教育
師愛對后進生的轉化猶如催化劑,“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師應真誠地愛護學生,充分信任學生,積極地鼓勵,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肯定。數學教師授課中有針對性地向數學后進生提出問題,盡量給予他們更多的參與機會,并適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同時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由易到難,量力而行。逐步使數學后進生增強信心,增強學習自覺性。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p>
(二)增強學習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信心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愛迪生曾不無感慨地說:“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近幾年來,由于追求升學率使大部分教師只重視優等生的培養,使后進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教師應加強師生溝通。我在數學教學中。通過提問、板演、談心等手段,使數學后進生感受到教師期盼;同時了解數學后進生的思想,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平時多鼓勵少批評。實踐表明,這種做法能使數學后進生在學習中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產生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激發更上一層樓的“自我激勵”心態。
(三)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感悟學習樂趣,激發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培養興趣呢?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根據數學后進生的特點,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之前,給數學后進生分配任務讓他們準備個幾何體,這樣留給他們一個懸念,“老師要讓我們學什么呢?”上課時我們可以結合他們手中的幾何體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不同的幾何體,讓他們通過討論,這些幾何體有沒有什么共同特征,怎么畫出這些幾何體,并提出問題:能否想像如果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做正投影,從上面向下面做正投影。從左面向右面做正投影,得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用多媒體展示從而引出三視圖的概念。這樣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像力,促進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四)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培養數學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他們學習成績、幫助他們持續進步的關鍵,也是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重要基礎。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改進教法,加強指導,盡快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認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 課前預習的習慣。明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有目的地去聽課。
2 專心聽講的習慣。要求數學后進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盡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力爭在課內把這節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
3 勤記筆記的習慣。對于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非常重要,對于克服頭腦記憶儲存知識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篩選、濃縮的過程。
4 培養數學后進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觀察力是觀察數學式子關系、圖形關系、隱含條件的能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循循善誘,使數學后進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敢于有自己的看法,并在分析歸納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持之以恒,只要教師用博大的愛心去培育,想方設法消除數學后進生的自卑心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努力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腳踏實地,數學后進生的轉化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