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普通美術教育的教師通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畫畫,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也不多。因此,在升學率還盛行的當前,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美術欣賞課感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且有秩序,這是擺在每一位美術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我認為,作為普通中學的美術教師,要解決所面對的這一問題,除有待于教育大環境的改善外,還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建立和諧的教學關系,把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落到實處,使追求藝術素質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F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對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創新進行了淺略的研究,以求教于大方。
一、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自由為原則的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沿用傳統教學方法,忽略了讓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支配下,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和課本,主體意識淡薄,缺乏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普遍不感興趣。而以“自由”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安排學習活動時提供學習的范圍,讓學生自由選擇決定他們的方向,去探索、發現結果。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不僅可以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而且還可以啟發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事實上,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谶@點,每一節課,筆者很少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地講一大堆的理論,而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走下“神圣的講臺”,參與同學們的討論。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美的氛圍
采用直觀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使藝術和科技互相滲透是提高學生審美文化素質的一個絕好的契機,多媒體教學以其絢爛多彩的表現形式,融欣賞、講授、示范為一體,聲畫同步、圖文并茂、生動直觀,既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美術欣賞課中,多媒體教學絢麗多彩的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方面的共鳴。例如,在上《地域的永恒魅力》這課時,我著重介紹福建閩西南特有的建筑——土樓。我將自己去土樓參觀時拍攝的大量圖片,以及從網上下載的有關土樓的視頻給同學們觀看,全方面了解這種特有建筑的成因,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信息。讓學生了解土樓與客家文化的關系,樹立愛國、愛鄉的人文情懷。
從以上事例說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深淺程度與課堂教學手段息息相關,教學手段越豐富,學生的認識就越容易深入,從而促進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三、開發鄉土教材,拓寬美術作品欣賞渠道
中國教育改革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包括提高學生審美文化素養,美術欣賞課具有得天獨厚的藝術功能。但由于各地區在美術教學基礎、美術師資水平以及美術教學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必然使美術教材具有較大的選擇彈性,才能保證其廣泛的適用性。我國歷史悠久,長期形成許多鄉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術也很具有鄉土性。以我所處的福建為例,有福州的漆器、泉州花燈、提線木偶、惠安石雕、莆田木雕、漳州年畫等豐富多彩的民問美術形式。這些鄉土美術內容為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振興家鄉、造福家鄉的情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根據教材的基礎內容和要求,對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以適應本地區特殊教學的需要。實踐證明:在美術教學中,適當補充鄉土內容,既能充實教材,又能使同學們產生親切感,激發了他們的愛鄉之情。
四、綜合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激活美術欣賞課的載體
傳統藝術課內容忽視學科間的聯系和整合,學科內容過于分化,綜合式藝術教育立足于學生的整體人格發展,既考慮每門學科自身的獨立性、系統性,又強調建立多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本學科教學為重心,致力于領域內各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與融合。隨著信息技術在學科上的廣泛應用,因此形成跨學科的綜合欣賞,已成為可能亦是必然趨勢。特別是美術、音樂課的綜合,兩學科互相滲透、互相演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是至關重要的。眾所周知,美術形象和音樂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審美特點,并能互相演繹和滲透,能產生豐富的聯想功能,具有再創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鑒于目前高中美術課和音樂課內容都是以欣賞、審美為主。為此,我依據《普通高中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和教材,在美術、音樂綜合欣賞教學方面做了許多探索。具體說,就是根據不同的美術欣賞課內容,選擇相適合的音樂曲目。例如,講授中國古建筑一,《故宮》時,由教師演唱歌曲《北京頌歌》,然后再引入本課主題。利用圖音并茂、視聽結合方法,交叉欣賞,使美術這一凝固的音樂——空間藝術與音樂這一流動的畫面——時間藝術融為一體。
高中美術欣賞課程綜合了歷史、地理、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門類,它對美術教師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擔任美術教學的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學習,不僅要系統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也要求對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學、歷史、地理等人文科學及自然科學知識的了解,更要求教師學會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并在實際運用中運用自如,只有這樣才擁有了獨立擔任美術教學的素質??梢哉f新藝術課程的實施,使現有的美術教師處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美術教師應盡早從單科教學中轉變出來,超越自己,與新藝術課程一路同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