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許多學科先后都開展了“同課異構”實踐活動,學校中的許多同學科教師常常會聚到一起研究同一課、說同一課、設計同一課。每到這時,我總會向他們投去羨慕的目光,因為我看到了“同課異構”實踐活動為這些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他們在這個平臺上盡情地展示著自己,他們的智慧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他們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進步,最終我看到了他們長善救失相互取長補短,教育教學手段和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
2009年的4月份,在市教育學院綜合部寧老師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我們信息技術學科也開展了令人期待已久的“同課異構”實踐活動。活動在我們樺甸市共歷時兩天。活動中既有觀摩省級優秀教師為我們送上的《Flash逐幀動畫》“同課異構”課,又有我們自己匯報的《探討信息管理》“同課異構”課。同時還有市第四中學、第五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展示的《圖文混排》“同課異構”課。此次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視野,更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活動結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回顧這次活動的全過程,感到受益匪淺。
一、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通過這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在觀摩省級優秀教師為我們送上的《Flash逐幀動畫》“同課異構”課后,使我清楚地認識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課堂活動實踐中進行探究,是獲取知識、方法和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不能把問題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關注學生的實踐方法、合作方式、獨立體驗等獲得結論的過程,強調結論與過程相統一,只有這樣做才能把學生那種被動的、封閉的、接受性的學習方式,轉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和自主學習能力。一節好課,如果沒有學生發自內心的質疑就不是學生知識建構和能力提升的好課堂,在一點上,兩位省級優秀教師在為我們送上的《Flash逐幀動畫》“同課異構”課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讓我清楚地看到了別樣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再認識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我們也曾多次學習,反復解讀。開始的時候還能認真實踐,對照新課程標準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然后再實踐再反思。可時間久了,在一些從事信息技術教學時間長、教學任務重等客觀因素的作用下,不知不覺中,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就又恢復到了從前,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忽略學生經歷信息技術的過程。在這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中,杜志明老師通過語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恰到好處;黃巖老師通過學生分組實踐讓學生經歷信息處理過程,讓學生體會人、機之間的互動作用。這些都充分地反映出他們對于新課程標準的很好把握,是值得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三、對“同課異構”的再認識
在開展此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前,我對“同課異構”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表層上,認為“同課異構”實踐活動,參與者“同課”,但“構”必須“求異”。認為在“異構”過程中,參與者必須是獨立的個體,不能相互交流,否則會導致“異構”失敗,形成“同構”。在此次參與“同課異構”實踐活動中,使我清楚地認識到:(1)集體備課體現的是集體智慧與同伴互助效應,離開了集體,自己“異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集體研討的良好氛圍,伙伴之間的互助與合作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因素;(2)“異構”應為“存異”而不是“求異”,“異”,指切點不同而導致的策略不同,不是教學內容的偏差、教學手段的不一。(3)“同課異構”重在教師自主建構,是在同伴的幫助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并付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優化課堂教學,使自己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對教學規律的把握,經歷一個不斷的、螺旋式的上升的“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認知優化與重組的建構過程。
四、彰顯個人,整體提高
在此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中。由于每位教師個人經歷、社會背景、自身素質、知識水平及能力存在差異,對同一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便不完全一致,因此每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隨之出現差異,教學效果也各有千秋。每一節課結束,我們總會一起研討,雖說大家出的課風格不同,但卻各有所長,在研討中,我們不光說亮點,還說不足、說改進措施……。這使我充分認識到,“同課異構”不僅僅彰顯出出課教師一個人的智慧和實力,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集體的素質和智慧,活動中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都得到了新的認識和發展,這必將提高我們參與此次活動的信息技術教師的整體課堂教學水平。
五、在實踐活動中。體現教師的個性和風格
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久了,所有的教師便都學會了聽話,聽誰的話?當然是要聽學校領導的話,要聽進修學校教研員的話,要聽地方教育改革的話。這話乍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可如果用在學科教學上,問題就來了。比如,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校便會要求教師每節上課時講課的時間盡量把握在15分鐘以內,超過15分鐘,便算不得是一節好課等之類。在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下。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規”有“矩”,統一一個標準,統一一個模式。此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開展后,通過觀摩省級優秀教師為我們送上的《Flash逐幀動畫》“同課異構”課和溫麗娟老師、趙欣榮老師為我們送上的省級優秀課后,使我看到了別樣的信息技術課堂,感悟到原來信息技術課還可以這么上,可以不按照學校和進修教研員為我們預定的條框教學,因為那些條框真的不適合我們這一學科教學實踐。在此次“同課異構”實踐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樺甸市的不同教師在面對同一教學內容,已經能夠在自己和集體智慧共同努力下,呈現出不同的課堂面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同課異構”實踐活動,真正體現了教師個性,展示了教師各自不同的教學風格。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同課異構”實踐活動中體驗成長的同時,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依然是我們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執教的終極目標。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只要我們善于反思,勤于學習,多去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相信我們每位教師的業務素質一定會在不斷的超越自我中得到持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