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深深體會到,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特別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僅僅要做學生知識上的良師,還應該在各方面培養學生的表率作用,現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建立作風正、能力強、能在同學中起衰率作用的班委
俗話說:“沒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沒有細流,河海不能成其深”。在新的學期里,盡快樹立一個新的集體形象,讓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一方面班主任要知人善任,讓學生選出大家信任的班干部,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集體中樹立自主威信。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放手鼓勵他們大膽去做,又要嚴格要求他們凡事從自己做起。這樣的班干部才能影響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
二、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
為了建立真正的友誼,要求每個同學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同學有進步,大家為他高興;同學有了缺點,大家善意地提出批評意見。耐心地相處要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決不能斤斤計較,即使確實是誰錯了,也要能諒解別人。
三、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關心學生,理解、幫助學生,決不能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當發現他們有錯誤時,要誠懇地指出來,既嚴肅批評,又熱情地幫助其改正,使他們得到母親般的溫暖,才能帶來前進的動力,有利于他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和身心的健康發展。另外,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以心換心,心誠則靈,傾注于教育事業,是班主任的職責,熱愛全體學生。不偏愛、不遷就好學生,不歧視后進生,教育上因人而異,虛心接受學生有益的意見,耐心細致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更要持之以恒,不能有始無終。
我班有個學生,數學成績長期保持優秀,唯獨語文學科成績很差。其原因,絕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基礎差,對語文缺乏情感,興趣不濃。后來,我在課堂上讓她有比別人多的機會去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其看到自己的優勢,堅定自己的信心,逐步有了學語文的興趣,學習成績也隨之得到提高,最后一學期她還成為全班語文科尖生之一。從我自己的親身體會,當好一名班主任對學生要有一顆愛心,讓他們感到老師真摯的愛、集體的溫暖。師生之間的體諒,師生關系融洽,才能帶好一個班集體。
四、班主任要注意各方面的配合
一是與科任老師配合,掌握學生的各科學習情況,如課堂紀律如何?是否按時完成作業等。對個別調皮的學生要與科任教師共同研究教育方法等。要耐心、細致,注意發掘學生內心渴望向上的動力,促使其發揮出強大的主觀能動作用。
二是與家長配合,從家長處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共同進行管理教育。
數學生活化 生活數學化
嚴培朝
摘要: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系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熟知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課堂。使之產生親近感,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感。
關鍵詞:生活 潛能 探索 成功 喜悅
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
教學時,教師可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
二、在生活實例中,感悟數學方法
小學數學中一些具體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補少、多加要減、多減要加、等量代換、按順序思考等在生活現實中到處可見。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多減要加的道理。例如:“小紅帶了153元錢到商場買一雙鞋,小紅看中的鞋子標價是98元,你認為小紅會怎樣付錢?”讓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重點指出下列這種做法:“小紅從口袋中拿出張100元,營業員找回小紅2元,這時小紅口袋里還有55元,學生寫出算式。通過這個實例,使學生明白了多減要加的道理。
三、在生活問題中,理解數學概念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例如學習了比例尺之后,讓學生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什么我們一眼就能認出照片上的人是誰?是什么方法可以把我們祖國的面積畫在任意大小的一張紙上?”學習了比例尺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后,讓學生解釋為什么有的顧客買襪子時只要在自己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合適自己穿?偵探人員只要量出罪犯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出罪犯的大約身高?
四、在生活事件中。感悟數學規律
教學時,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指導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如在學習了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后,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哪些數量在怎樣的條件下成正比例。
讓我們帶著學生們走進數學的天地,讓數學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課內外知識與生活相連,讓學生感知生活,讓數學課堂富于生活氣息,喚起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