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賞識與探究——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張平眾 金媛媛
新課改的確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但駕馭課堂的方式不改變,我們的課堂仍會是一潭死水。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系正常融洽,學生便能在滿意、愉快、互助等積極的氛圍中進行感悟和體驗,增強教學效果。那么,我們該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呢?
一、教師扮演多樣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處在一個由學生因素和環境因素構成的復雜關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課堂關系的復雜性需要擁有多種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以發揮多樣的教育功能。例如,在日常交往中,教師要既做師長又做朋友,要對學生給予關愛、信任與尊重;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敢于接受學生的批評;在人格上,師生應完全平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教師的正式職能外,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更多的是鼓勵、平等和寬容。
二、教師學會賞識學生。減少逆反心理的影響
每個中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渴望被人賞識的愿望。在教學中,不少老師常常忽略了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習慣于“我教你學”。這種居高臨下的“權威”氛圍會讓學生倍感壓抑和“逆反”。如果老師能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對話交流,對學生寄予期待和信任,那么,學生就會很快地親近老師、親近課堂。主動擔負起學習的責任,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以求達到老師的期望,不辜負老師的信任。
三、教師學生共同探究。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但是如果教師一言堂,學生又很容易“身在曹營心在漢”,所以教師可以用合作探究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中來。具體辦法如下:以四人為一組。共同合作探究,完成預先布置的思考題,并且共同確定應該掌握的重點,教師在教室里巡視,隨時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這種辦法很受學生的歡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將會有大大的提高。
總之,我認為要讓課堂真正活起來。關鍵是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扮演多樣角色,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學會賞識學生,減少逆反心理影響;與學生共同探究,營造和諧課堂氛圍。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輕松愉快的良好課堂氛圍,讓師生共同享受課堂帶來的無窮快樂吧。
水至清 則無魚
鄭醉榴
小潘是新轉入四年級的一名學生。開學第一天的早讀課,我就盯上了他。
你看他:佝僂著個背,毫無朝氣可言;半垂著個眼。面部表情呆滯;嘴巴一開一合,看似在讀書,嘴型卻與錄音中的內容完全搭不上調……這完全是個學困生“綜合體”啊!
之后的課堂中,他被我視作“眼中釘”,英語默寫不及格,有他的名字;作業不按時上交,有他的名字;上課不認真學生中,有他的身影……
我越看越火大。越想越生氣,整個人整節課都怒氣沖天。
但是,漸漸地,我發現學生們不再喜歡上我的英語課。我突然發現,以前上課總是高舉著手,迫不及待地說:“老師,我有個問題”的小徐,現在卻很少舉手了;我突然發現,以前上課揚著小腦袋、全神貫注聽講的小高,現在卻越來越沉默了……
是我糟糕的情緒影響了他們。這樣的班級氛圍,只會使得英語學習越來越糟糕、只會使學生之間越來越疏遠。
靜下心來想想,學生們所犯的錯誤幼稚可笑,我們在那個年齡段其實也犯過。學生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人,特別是小學生,活潑好動,在他們身上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洋的不成熟、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和步驟。
圣人說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學生們能力有高低,我們不能用同一標準要求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寬容:寬容學生的缺點,寬容學生的不恭,寬容學生的失誤,寬容學生的幼稚。在對待小潘這類學困生時,如果他們稍有不是,便惹得雷霆大怒,大動肝火,看似“嚴格要求”,其實會殃及其余學生,造成緊張的師生關系,更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想清楚了這些道理,我的氣也就消了。
之后,我對待小潘溫和多了:用關懷、勸慰的話代替批評;用提醒的話表示不滿;用激勵的話取代說教:作業時有字跡潦草,適當放低評價尺度;我經常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膀,用這樣“和風細雨”般的批評來提醒他。學生聽了、看了自然心悅誠服。樂意接受。批評指責少了,愉晚和諧的課堂氛圍又回來了。學生們的笑容又綻放在英語課堂上。
在我的眼中,小潘也越來越可愛了:他不矯揉,不造作,很淳樸;他不惹事。不生非,很善良;他不推諉,不松懈,很敬業……原來,他也有許多值得發掘的閃光點。
教師的寬容,就是一縷溫暖的陽光。照亮學生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教師的寬容,就是一絲飛揚的春雨。滋潤學生龜裂的心田。
教師的寬容,就是一首美妙的歌曲,喚起學生對明天的向往。
所以,親愛的教師們,我們看向學生的目光不必永遠那么清澈、犀利,我們也應適時留出一些寬容的空間,讓這些“小魚兒”在里面暢快地休息、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