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很多初中學生常常感到物理枯燥無味不好學,教師也時時感到物理不好教,就其原因分析,有教師教學方法上的,也有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最主要的還是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強。
關鍵詞:物理 思維 興趣 欲望
有很多初中學生常常感到物理枯燥無味不好學,教師也時時感到物理不好教,就其原因分析,有教師教學方法上的,也有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最主要的還是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強。下面我就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思維能力,樹立起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談談我的認識。
一、注意知識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學習興趣不減
我們都知道,學生剛接觸到物理時是很好奇的,聽了老師的頭幾節課,了解到物理知識是有用的,是很想學的。隨后,他們又發現物理現象很有趣,當時是滿懷學好物理的熱情和信心,下決心一定要學好。這時,他就能動腦跟著老師講的去想,此時師生互動,效果很好,但隨著學生所學知識的增多和加深、接觸面的擴大,再因初中學生判斷、推理和綜合能力不強,所學知識就在頭腦中混雜不清甚至亂麻一團,迷失了學習的方向,這也就是很多學生此時覺得物理難學的問題所在,由于感到自己與該科無緣,而漸漸地就放棄對它的學習熱情,不愿再去努力。可以看出,并非學生智力低下頭腦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起到向導的作用,把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結構聯系清楚地列出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減。
二、讓學生帶著質疑去學,積極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在教學中應步步牽引學生的思維。教師的“講”應該積極地去誘導學生的“想”。教師講課時要有意識地先針對所要講的知識內容,提出有趣的問題、疑點,促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急于求得答案的欲望,使學生帶著疑問和追求去聽去想。因為人有了疑問才會產生求解的欲望,有了欲望,學起來也才會有興趣和動力、才學的主動,教師的“講”和學生的“想”才會相互呼應,此時課堂上師生思維就會一致達到互動,這樣才能獲得知識。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住了這一點,也就教會了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感到物理是有趣的,并不難學。
三、講課語言要嚴謹、少而精,避免學生思維混雜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不喜歡長篇大論的。教師若想提高教學質量,僅苦口婆心地講書本上的內容是不夠的,還要不時地擴大知識范圍。但所講內容若遠離書本要求,學生聽了很久也沒聽出眉目,就會使許多無用的東西充塞學生腦袋產生混亂。你再講,學生聽的沒有興趣,他也就不再聽下去了。教師講課應忌諱這一點。
四、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要使學生對學習興趣不減,教師上課應有誘導力和感染力,時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缺乏誘導力和感染力,而是枯燥地講和權威式地灌,那樣只會給學生帶來被動以至消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教師上課要有誘惑力和感染力,每堂課都應使學生有新鮮感。要做到這一點,那就必須在自己平時的生活、生產中善于留心觀察分析事物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物理道理,隨時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和最新的科學發展成果。在講課時才會聯系所講內容,信手拈來,口若懸河,使小小課堂變得天寬地闊,這樣就會使學生聽得頭頭是道,著迷人神,記憶深刻永久,才會使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不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五、注重學生年齡特征,努力利用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個出發點,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從這個出發點來引導學生的發展”。教師講一些概念學生不能聽懂時,我們就應利用初中學生情感豐富,思維空間想象寬廣的長處,利用新、奇、趣對人感覺器官刺激很大的作用,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虛構事物的表象和發展情景進行選擇加工,有意識地遷移他們的思維想象,以激起他們的幻想心理,使他們的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更高一級的邏輯思維,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即使一個老問題,教師也要道出你對它的新奇認識。使學生再生新感覺,產生更深層次更詳細的認識,以更近一步地加深概念在他們頭腦中的記憶,這樣才能使學生從不想學變為想學,從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
六、重視實驗的直觀作用。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師有了淵博的知識和能言善辯的口才,若能再結合豐富多彩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感覺器官,引起直覺感受,加深學生對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就會給予學生更多的感性認識。就會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透徹,掌握更牢固。這就會達到師生預期的共同目標——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章志光,《心理學》,1993
[2]王澤農,《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2006
[3]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