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村都有一定數量的卸任村干部,現任村干部都習慣把他們稱之為“特殊村民”。他們的特殊性在于,思想比一般人活躍,政策熟知程度比一般人高,影響力比一般人大。許多村干部對這一特殊群體敬而遠之,唯恐他們知曉內幕,干預村政。殊不知,如果把這些人的作用發揮好了,他們不僅是智囊團,而且是各項工作推行的堅強后盾。
加強溝通,消除思想情緒
卸任村干部鬧思想情緒的現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心理的巨大落差,極易造成卸任村干部的情緒激動。很多現任村干部往往忽視了及時與其溝通,及時進行心理撫慰,有的甚至采取排擠、打壓的手段,結果使村里的各項工作開展極其被動。
卸任的村干部中,總有人覺得壯志未酬,還想干點事情。如果現任村干部合理提供舞臺,讓其發揮余熱,有助于工作的開展。況且,卸任的村干部似乎介乎于村干部與村民兩種身份之間,其作用有時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
我就任村黨支部書記時,面臨村委會的換屆選舉。由于村級班子渙散多年,換屆選舉尤顯復雜,各種派性村民異軍突起,蠢蠢欲動,很多矛盾一觸即發。一些村民擔任村干部欲望強烈,一些宗族為了各自的利益,想盡辦法推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選。在農村的選舉中,一旦村民考慮的不是當選人的德才兼備,而是利益關系,這樣的選舉就特別難操作。作為村支書,你不可能干預村民的選舉權,又不能不考慮采取怎樣的方法讓真正有能力的人脫穎而出。這時候,卸任的村干部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記得那年換屆選舉在即,我先與卸任的老支書交流了自己對新村委會候選人的想法,客觀分析現狀。在候選人選舉投票會上,老支書首先發言,直言哪些人能勝任,哪些人不能勝任,他的“虎氣”震住了許多人,使得異常復雜的選舉形勢迎刃而解。老支書的話為什么那么有效?因為他已不是村干部,是一個普通村民,所以現任干部不便說的話,他能直言;因為他曾經當過村干部,所以他的話語也具有很強的震懾力。在特定的環境下,卸任村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覷。
我就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帶領村民利用荒山植樹造林。由于村干部人手有限,組織管理成為頭疼的問題。這時候,我又想到了合理利用卸任的村干部。一聽說讓他組織植樹造林,老支書立即精神抖擻,用他的話說,為現任村干部排憂解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自己任內沒實現的夢想。整整一年時間,老支書和幾個卸任的村干部身先士卒,帶領群眾植樹,從不計較報酬微薄,而且樂此不疲。
經常交流,增進個人感情
其實,當過村干部的人都能理解現任村干部的苦衷,他們看重的不是錢財,而是各種微妙關系的理順。
什么微妙關系?也許大家不會相信,有時一個特殊的拜訪,能讓那些老村干部們感動,記住你一輩子。按照農村的習俗,大年初一是給父母拜年的特別日子,而在我任村干部時,首先想到的是帶領村支兩委先拜望卸任村干部和黨員骨干,還有一些特困戶、五保戶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特殊拜訪,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莫大的殊榮。即使在平時的工作中難免存在一些失誤,老村干部們因為覺得你尊重他們,也往往能夠諒解,并采取善意的方式幫助改進,而不是故意糾葛。直至我離開村里幾年后,一些村干部還談起我每年必給他們拜年的事情,感覺我對他們極其尊重。
農村人有一種習慣,到誰家能坐上一會,能體現出你與他的關系不一般。而經常到卸任村干部家坐坐,既能增進個人感情,也能聽取一些有益的建議,對村務工作很有幫助。談到關心卸任村干部,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能給他解決多少錢財。事實是,村干部沒有經濟特權,不可能對卸任村干部承諾什么。而能夠做到的,是幫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個人感情的融洽,更易贏得他們的支持。
村干部工作難度大,薪酬低,卸任的村干部都默默無聞為農村發展做出過貢獻。有條件的村,還可以考慮定期召開卸任村干部會議,組織他們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因為情感上的撫慰也是他們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