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耕耘:貴州民族文化遺產研究》
吳正光 著
文苑出版社
2009-10
1963年,吳正光大學畢業,自此竭力于貴州文物和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工作,四十余年來腳步幾乎踏遍貴州每一個角落,曾推動發起全省文物普查活動、全省搶救民族文物活動,成功建立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館等10多個民族民俗博物館、黃平飛云崖等10多個專題博物館。已出版學術著作10余部。
在貴州省文物局資助下出版的這部新著共82.5萬字,由建筑文化、節日文化、服飾文化、婚戀文化、石刻文化、生態文化、文化旅游、文保雜談等八大部分組成,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對貴州民族文化遺產基本狀況、保護措施、開發利用等都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介紹和研究,正如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馬自樹先生在《序言》中所評價:“(該書)在讀者面前展現出貴州少數民族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式的畫卷,是認識貴州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生活方式、民族風情、發展前景的指路牌。”
《東西藝術之前途——藝術札記》
何三坡 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07
何三坡,貴州德江人,現居北京。一個在詩歌里如童話般溫潤的詩人,一個在評論中極盡尖刻之辭的文學批評家。《東西藝術之前途——藝術札記》是何三坡主編的“藝術札記”系列圖書之一,此次出版的《東西藝術之前途》收錄了20世紀美術大師們的隨筆與札記,或展現了這些美術大師的不為人知的一面,或深化了他們藝術作品的意蘊及姿態。何三坡這樣說:“藝術的秘密,一直讓年輕時代的我傾心不已,我相信仍有更多的年輕人向往它,而這套叢書,試圖給你一把鑰匙,希望你用它打開所有的秘密。”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系列叢書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9-08
香港中文大學以錢穆先生字(賓四)冠名的“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由錢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親手創建,自1978年以來,僅十一位世界各國漢學大師開講,是迄今為止,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文化論壇。
本套叢書選取許倬云、劉述先、小川環樹、狄白瑞、朱光潛、李約瑟、楊聯升諸大師演講杰作(《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論中國詩》、《中國的自由傳統》、《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中國古代科學》、《論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幾位大師各自立足中華傳統,放眼全球,以闡釋、創新中華文化為己任,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從各個角度敘述中華文化的過去與未來,見解卓然。叢書形式生動,文字優雅,閱讀本套叢書,猶如親自聆聽大師開講,現場感十足。欲認識當今與未來中華文明走向者,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