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青,原名啟韶,籍貫浙江海寧,上世紀60年代生人。1983年起師從藝術大師錢君先生,書、畫、印、文各擅其長,1988年起書畫印作品參加中日友好交流展、德國科隆東方藝術展、韓國亞細亞美術招待展、美國三藩市全球華人藝術展等各種展覽,出版有《蔣啟韶篆刻》、《畫家蔣山青》、《山青畫冊》、《蔣山青書畫篆刻集》、《蔣山青2004澳門展畫集》、《蔣山青——水墨心情》等,現居北京。
蔣山青是精通水墨、書法、篆刻及文學的“家”,他的畫呈現出一種淡然灑脫卻又不棄世的感覺,而他的字則特立獨行,一派灑脫豪情。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水墨畫讓人想起中國的傳統國畫,您的水墨畫似乎有些跳出這個框框,是否可稱為一種特色?
蔣山青(以下簡稱“蔣”):我畫的是當代水墨,能在中華的國粹里融入國際的語境,借此表現出最富有張力的美。即使是水墨,也不一定要死抱著傳統不放。藝術到了一個高境界,西方東方對美的標準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文化的不同及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別。水墨也可以很前衛,它完全可以是張揚動感的,而不一定是含蓄安靜的。再過十年,中國水墨的情況會和現在很不同。
記:最近在畫什么方面的畫?有畫靜物的食物嗎?
蔣:過去畫過櫻桃,現在在畫蘋果。一個蘋果對半切開,把中間的內核畫成水墨畫。畫蝴蝶也是,將蝴蝶中間的部分用水墨畫來表現。這樣的畫感覺很“妖”。對藝術家來說,創造力很重要,靈感每時每刻都有可能閃現,畫畫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記:怎么理解畫風“妖”?
蔣:上海淮海西路有一幢怪房子,兩邊沿墻下去不知會通向何方,不像北京的井字形馬路,怎么走都不會走偏方向。類似這種大樓在歐洲的城市到處是,妖怪的設計師造出妖怪的樓房,而且一定是與眾不同,別有味道的。畫家的畫妖氣重得討巧,陸儼少、周昌谷、傅抱石、周思聰、程十發的都極有味道,妖得厲害,故而受追捧。妖不是正氣,但絕對屬于才華。
記:這幾年您的水墨畫十分抽象,寫意荷花是隨意渲染的,以前的花鳥是細致描繪的,是不是和您當時創作心情有很大的關系?
蔣:我不喜歡畫重復的東西,花鳥是早期的作品,之后就再也不畫了。藝術家的創作是會隨著年齡以及對事物看法的改變而變化的。風格上的這種變化可稱得上是“上帝之手”。是上帝在賦予你才華,給你藝術的感覺,感覺什么時候來,不知道,捕捉到了以后才知道。
記:作為知名畫家,一個人在北京,您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蔣:每天九點晨起,榨汁,洗衫,燒水,煲粥,上網,看報,聽音樂,還畫兩筆,一晃就過中午了,雖然會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但這才是單身生活最寫意的本質,打發時間也是需要一點藝術,讓俗務變得不俗就是快樂生活的真正意義。大部分時候自己去菜場買菜,然后在家里自己做菜,以素為主,但也講究個色彩搭配,平時在外面吃得太過油膩,在家里就希望能吃得清淡些。做菜時鹽、糖都是憑感覺放,也不需要嘗。北京的畫室里有個烘爐,既可用來取暖,還可烘山芋。
記:一個人吃飯不會寂寞嗎?
蔣:畫完一幅畫后,我會開瓶紅酒,慰勞下自己,放部好電影或者聽聽喜歡的音樂。心情不好時,就去理發、按摩,將自己的心情調整過來。
記:您去過很多地方,最喜歡哪里的菜?
蔣:最喜歡廣東人的飲食。嘴巴里沒味時也會吃一兩個湖南菜。前一段時間我從緬甸回來,學會了一道東南亞特色菜:先將豆腐香干切小一些,西紅柿、青椒也切細,青椒、香干爆香,然后將西紅柿放進去炒,放一點點的酸菜,也可放香菇,一定要放糖,沒什么名字的一道菜,但卻可以吃下四碗飯。烹飪美食和人生一樣,追求一種意外的驚喜。不斷在改變的,這是高明的廚師。
記:在您眼里,什么樣的菜算是好菜?
蔣:藝術家的心情,有時很隨性,什么樣的天氣,就配什么樣的菜。三四千元的菜也不一定比大排檔好吃。生活過得好,有時不一定要給別人看。我在家里自己熬白粥,熬到感覺像有一層油在上面,配上蘿卜干、花生、腐乳,也覺得是美味。北京的皇宮烤鴨特別脆也特別香,每次遙望西便門就想到烤鴨,頓覺香美可口。那一張面餅托在掌心,挑兩塊鴨皮刮點面醬再放點黃瓜條、蔥條裹起來咬上一口,油和醬便從嘴角邊流下來。
記:有想過請個專門做飯的廚房管家嗎?
蔣:找個合適的很難。北方的做面食好,可我吃不慣,浙江、上海一帶的廚師做菜單調,江蘇淮揚菜主打獅子頭、干絲什么也易厭,廣東廚師做得能吃的請不起,湖南菜干辣連續吃肯定不行,也只有四川菜名堂多,且便宜。還是再等等,一定得請個好的來!
記:搞藝術的人點菜有什么訣竅嗎?
蔣:搞藝術的人點菜其實也很粗糙,尤其是紅酒,很難點,要看人。有了一道肉菜就夠了,然后點了蝦就不用再點魚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色。
記:您作畫之前會喝些酒嗎?喝了酒畫起來是否有“神來之筆”?
蔣:畫畫之前不會去喝酒,否則心里就“看”不清楚了。其實每個人對于酒的理解力不一樣,能夠將一款好酒有技術含量且活色生香地描述出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好的酒評家真的很少。
記:一說到畫家,就給人很隨性,很浪漫的感覺。您覺得自己也是這樣嗎?
蔣: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慣用的是發散型思維。給別人看到的是隨意的,散淡的,一個很感性的外表,但實際內心是理性更多的。講究的東西自己給自己看就好,給別人看見認真,人就活得累了,但不能有差錯。精神講究的人很難搞定,我就是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