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住在西雅圖東部的蘋果之鄉,結識很多新朋友。這個城市幾乎沒有華人,到了感恩節竟然找不到人吃中國菜。我對索妮說:“不是說好了我從西雅圖回來開中國餐派對的嗎?我買了一車的中國菜過來,怎么都啞了呢?”索妮來自菲律賓,嫁過來三十多年了。她說:“你還不明白啊,美國人感恩節不吃別的,只吃火雞,否則,這一年就不完整啦!”
正巧收到剛寄來的西雅圖當地中文報紙《西華報》,趕快看中國餐館的感恩節廣告,彩色圖片做得很大,一頁半頁的,不由地笑起來,中國人穿衣開車可以洋化,就是舌頭頑固,感恩節也改造不了,照樣海鮮餃子大快朵頤。不過,朋友告訴我,買火雞的同胞還是不計其數,因為便宜么。我又去找英文報紙來看,某連鎖超市只要購買10元貨物,就可以買得到19美分一磅的火雞一只。還有的超市是購物滿25美元即可買得到27美分一磅的火雞,限購一只16磅以上的火雞。我知道,16磅以上意味著20磅左右。這個大個子,要在烤箱里待三個多小時才能吃呢!
火雞本身肉粗少脂肪,烤出來干巴巴的,只夠充饑,談不上美味。洋人用火雞汁加面粉調成汁,淋在肉上。市場上出售一種專門油炸火雞帶有溫度計的深鍋,外接液化煤氣爐,大概可以炸25磅左右的火雞。我前幾年都是在兒子家里吃油炸火雞的。油炸火雞肉嫩多汁,比烤箱里出來的滋潤多了,但是,要買五磅一桶的油,把火雞淹沒,烤完都倒掉,非常浪費。油溫180℃,把火雞放在金屬架上,放進去炸,按三分鐘一磅肉計算,不到一小時就熟了。這種爐子不能放在室內用,不小心很容易出事故。記得有一年下大雪,兒子在車庫外一手打傘,一手炸雞,凍得手腳堅硬,差點感冒。今年看到更先進的圓筒烤箱,里面一個金屬架子,下面有裝流質的抽屜,仍舊用壓縮煤氣加熱。據說,明年類似的電爐就要上市了。另外,電動火雞刀的市場也越來越大,只要按下開關便游刃有余、輕松自如。
感恩節的火雞還有“后遺癥”,剩下來的“殘兵敗將”再吃一個星期也吃不完。美國人做三明治、沙拉,華人怎么辦?弟媳婦的辦法是,新鮮火雞的胸脯肉、翅膀和腿肉全部去骨,一小包一小包分類裝袋,骨頭也分成小包裝凍起來,吃多少,燒多少,清蒸熱燒紅燒油炸,隨便怎么吃都行。另一個朋友把火雞做成“鹽水火雞”,吃上幾個月也不會壞。
美國的華人同樣過感恩節,過的是合家團聚;同樣吃火雞,吃的是中國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