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烘焙后,第一次嘗試的是做心愛的曲奇。剛開始時,老老實實按書上配方,用400克牛油、200克砂糖、600克面粉、2個雞蛋及25克奶粉做成成品,一點也不敢離譜。稍熟練后,想辦法變幻,想起藍罐曲奇里有幾塊加了葡萄干的曲奇口碑很好,于是在下一次烘焙時,在餅料中加上200克葡萄干,出爐品嘗,味道還真不錯,比普通曲奇好吃多了,充滿了異國風味。而后,適逢小區開圣誕派對,將特地做的葡萄干曲奇,用牛油小紙杯托著放在藍罐曲奇罐里,帶到舞廳給鄰居們品嘗,迎來一張張笑臉。
開始走神:既然加料的曲奇比不加料的好吃,那么下次,除了葡萄干外,還可以加些什么?
在城市超市看到里面曲奇大多數都是有料的,其中帶巧克力顆粒的最多。回家時,途經虹橋友誼商城,在西餅貨架上,看到的更都是加了巧克力、葡萄干、杏仁、咖啡的曲奇餅,心頭冒出躍躍欲試的想法。挑了一盒色彩雅致圖案好看的“裘莉曲奇”帶回家,比利時產品,一磅198元。
拿回家拆開后,在長方形的深藍色鐵盒內,做工精致的方與圓形曲奇很薄很脆,標明有杏仁用冰糖做成的曲奇,黃油成分只有18%(我們平時吃的曲奇,用油量至少1/3),品嘗后感覺口感十分細膩,杏仁咬在嘴里脆脆甜甜磨牙而不膩嘴。由于做工精巧細致,喝黑咖啡時,拿出來當下午茶茶點,吃的人也暫時變得細巧起來。
吃了自制的普通曲奇和葡萄干曲奇后,再吃歐洲曲奇,感到這些價格不菲的進口食品無非是在普通曲奇里加上巧克力、杏仁、花生等干果。這樣里面有料的曲奇餅干,假如自己有時間與興趣,家庭廚房也一定能做出來。
周末,把改良過的曲奇材料拿出來: 220克牛油、500克面粉、150克砂糖、25克奶粉、2個雞蛋、300克敲碎的巧克力,又想起在吃過的巧克力中,對法國松露巧克力的濃郁口感和美國表層加了可可粉的巧克力微苦味道影響至深,于是再加上50克可可粉。
仍像做普通曲奇一樣,先將牛油與砂糖混合打發,加入雞蛋攪勻,再把面粉、奶粉、可可粉篩后倒入其中拌勻。因餅料里有許多巧克力碎,不能用奶油袋塑形,就用手工,將餅料一個個分配均勻,做成一只只小圓柱狀,放在烤盤上,輕輕用手掌摁成薄圓形。然后,放進180℃預熱的烤箱里烤25分鐘,烤至烤箱飄出巧克力與面粉的香味,即大功告成。
趁熱品嘗,拿著剛出爐的曲奇送進嘴,經過烘焙的巧克力碎,咬上去脆脆軟軟的,味道非常特別。然后再讓巧克力在口中慢慢溶化,此時,甜蜜心理與可可苦味在舌尖上纏綿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美妙滋味!
在可可巧克力曲奇做成后,又試了其他品種,在500克面粉里加上300克葡萄干及切碎的糖金橘,成了葡萄干金橘餅干;用葡萄干、杏仁或花生組合后,變成葡萄干果仁餅干……甜曲奇開發出好幾個品種后,開始試制咸味的。
在主料不變情況下,里面的配料由巧克力換成小蔥,將300克翠綠小蔥用過濾水浸泡晾干后,切細放在餅料里,烤至蔥香撲鼻取出。此款趁熱吃,吃個不停口,特別適合我們中國人的胃。在研制咸味餅干中,試過用蝦皮做海味餅干,口感松脆,口味鮮鮮咸咸的,美妙之極!心暗暗為自己大膽搭配而雀躍。去友誼商城驗證自己的新品,果然,這種嘗試一點也不突兀,在日本食品的貨架上,蝦味、昆布、紫菜都被日本人搭進餅干里了,更從中得到啟發:只要合自己口味的,好多東西都可以組合進餅料里。
曾將做好的餅干裝在曲奇罐里,送親戚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我的手工喜悅。在透明菱形玻璃瓶里,裝上可可色的巧克力曲奇餅干,送給懂手工樂趣的親戚朋友賞玩,雙方的心,因此充滿了奇妙和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