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服務,在北京奧運會中出色地完成了預定的任務,贏得了一致的好評。亞運會新聞服務在第18屆亞洲田徑錦標賽首次亮相,本文作者有幸參與了這次運行并且深入其中進行了了解,發現了一些問題,因此,將對比北京奧運會的新聞服務對即將到來的亞運會新聞服務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聞服務 北京奧運會 廣州亞運會 第18屆亞洲田徑錦標賽
媒體作為體育賽事的傳播者,同時也扮演著引導者及經濟支持者等多種角色。正是由于眾多媒體的參與、報道,體育賽事的魅力才能發揮到極致。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定要善待媒體,因為他們是一屆奧運會的最終裁判。”正因為如此,媒體服務作為歷屆體育賽事組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備受關注。中國的媒體服務起步得較晚,真正專業而系統的媒體服務在北京奧運會時期才被全面引入。雖然是首次啟用,但在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后,2008年底國際奧委會對北京奧運會的媒體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世界體育記者聯合會把“2008年體育媒體服務杰出貢獻獎”也授予了北京奧組委。新聞服務作為媒體服務中的一個部分,在賽場為媒體提供服務,確保媒體能夠了解比賽,并進行充分、全面地報道,盡可能滿足所有受眾對比賽的興趣。
第16屆亞運會將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廣州舉行,廣州是我國第二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舉辦第11屆亞運會。廣州亞運會將設42個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屆時,廣州將成為全亞洲的焦點,各國的記者都將聚集在廣州,對亞運會進行采訪報道。在北京奧運會新聞服務取得巨大成功的示范作用之下,廣州亞運新聞服務應該怎樣為國內外記者提供更為優良的服務?

一、新聞服務
1、媒體運行
媒體服務是一定組織為實現組織傳播目標,針對媒體的需求而為媒體提供信息及獲取信息的渠道。媒體服務的內涵是服務媒體,在這一過程中,媒體成為客戶,成為服務和利用的對象;服務的提供者(組織)通過完成對媒體有針對性的服務達到組織傳播目標。從本質上來講,媒體運行就是媒體服務,與新聞宣傳相比,媒體運行更注重“服務”二字,主要是在賽時場館中,以固定的形式向媒體記者提供服務。運行的原則有:媒體優先、資源共享、提供采訪機會、客觀平衡、方便快捷以及細致周到。媒體運行在整個賽時運行中地位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外界對于賽事的評價,是影響媒體做出客觀評價的決定性因素。
2、新聞服務
新聞服務作為媒體運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致力于為媒體提供全面的賽事信息服務,包括賽前信息,如運動員簡歷 (包括參賽紀錄以及歷史成績、個人簡介等內容)以及賽時的新聞服務(包括即時引語的采寫和新聞發布會摘要以及成績公報的采集和發送)。新聞服務的宗旨在于語言的清晰簡練,為奧運媒體記者提供中立客觀的新聞報道素材,協助記者完成報道,媒體可以通過相關信息系統終端查詢有關信息。根據《奧林匹克憲章》,新聞服務提供的素材不含任何偏見或喜好,不受外界因素影響。新聞服務團隊由主管、體育信息專家、體育評論員、記者以及公報發送員組成。
3、北京奧運會新聞服務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奧組委媒體運行中心新聞服務為大約5600名注冊記者提供了服務,得到了廣泛好評。總結北京奧運會,除了出色完成新聞服務本職工作之外,最突出的就是功能強大的INFO2008系統,真正實現了“科技奧運”的主題。北京奧運會INFO2008系統,能查詢中、英、法文三個版本的奧運相關信息,以及交通天氣,還加入了關鍵詞搜索功能。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奧運歷史上首次運用無線INFO系統,通過收費購買網卡即可隨時在自己的電腦上查看INFO界面,為媒體記者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亞運會新聞服務
1、亞運新聞服務介紹
亞運會新聞服務同樣分為賽前和賽時兩個部分,人員構成如下表(圖1.1)所示:
屆時,GAGOC廣播電視與媒體服務部亞運會新聞服務團隊將全面負責廣州亞運會AGNS工作的籌備組織及賽事運行。賽時,一支規模龐大的AGNS新聞工作團隊將進駐53個競賽場館及部分非競賽場館,全面報道42個競賽項目,見證473塊金牌的誕生并參加所有的新聞發布會,采訪所有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廣州亞運會期間預計將有超過700名工作人員加入AGNS團隊,包括受薪人員和志愿者,為將近10000名注冊媒體服務。如果說賽前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的話,那么,賽時信息的首要要求則是快速,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將賽事進程和媒體通告等重要信息傳達給注冊媒體。具體來說,AGNS賽時信息收集和寫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新聞敏感性、時效性、簡明性、客觀性等幾大部分。
2、亞田賽新聞服務
第18屆亞田賽于2009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按照亞組委領導“一賽兩辦”的指示要求,本屆亞田賽作為2010年亞運會的測試賽模板,為亞運會積累大賽經驗。因此,亞運會新聞服務(以下簡稱AGNS)首次投入賽事運行,為120多名國內外媒體記者提供服務。筆者有幸作為新聞服務團隊中的一員,全程參與了這次賽事,并參照新聞服務的原則從中發現了一系列問題:
第一,缺乏及時性。引語的采寫和錄入的時效性要求為:從采訪結束到引語被上傳到INFO2010信息系統的時間應不超過12分鐘,紙質稿件分發到位則應在采訪結束后15分鐘內完成。新聞發布會摘要的時效性要求為:從發布會結束到摘要信息被上傳到INFO2010信息系統的時間應不超過30分鐘,紙質稿件分發到位則應在發布會結束后35分鐘內完成。通過ICMS發送至AGNS編輯總部的AGNS稿件均用英文書寫,然后由設在MPC的語言服務部門組織的專業翻譯團隊譯成中文(也可酌情考慮用中文書寫,然后翻譯成英文)。翻譯稿件的選取和審定將由專業翻譯團隊負責。但是實際賽時的發布時間則遠遠超過了預定時間。歸結原因有二:
(1)工作的條件簡陋。工作室一共設電腦8臺,其中2臺電腦作為INFO查詢,不可供上網以及成績錄入,1臺為官方網站人員使用。剩下的電腦中,2臺為AGNS編輯使用(應急時也用于做錄入),剩下的3臺電腦可供即時引語以及新聞發布會摘要的錄入。由于賽程的安排,會出現同時多人需要進行錄入的情況,由于條件限制,很多AGNS記者采集完新聞回來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可以錄入。
(2)人員設置不合理。由于沒有設置專業的翻譯團隊,因此AGNS記者還兼任了翻譯一職,根據所采取的語言中英文出稿,因此延誤了出稿時間。
第二,缺乏準確性。筆者發現,在INFO系統上公布的即時引語中,竟然出現了將獲獎運動員名字寫錯的情況。(將男子100m冠軍“張培萌”寫成“郭培萌”)這樣的情況是屬于嚴重的失誤,但是居然從記者到編輯再到最后的發布人員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錯誤。參賽的媒體記者都是資深的專業體育記者,對比賽以及參賽運動員都非常熟悉,是絕對不允許這種不專業的信息出現的,因此這樣的事情是很有損賽事主辦方形象以及公信度的。
第三,缺乏專業性。團隊人員對于比賽以及賽事本身不了解,所提問題單一。亞田賽上AGNS記者對即時引語的提問基本上有三個:“你認為你今天的表現怎么樣”,“今天的天氣對你有影響么”和“今后有什么計劃,是否參加亞運會”。造成即時引語千篇一律,缺乏新聞性。
第四,缺乏靈活性。由于對比賽本身不了解和缺乏一定的靈活性,造成很多冠軍運動員無人關注的情況。有些即時引語的記者在賽前被告知,日本選手可能奪冠,因此就只關注日本選手,最后當冠軍不是所關注的日本選手時,也沒有對冠軍運動員進行即時引語的捕捉,因此導致信息缺失。
另外,在與媒體記者和組委會的溝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組委會的語言服務不到位,造成了AGNS記者被媒體記者當成翻譯來使用,無法完成自身任務的情況。
三、對亞運會新聞服務的建議
結合對亞田賽新聞服務運行的親身觀察,筆者對即將到來的廣州亞運會新聞服務有可能面臨的困難提出幾點參考性建議:
第一,專業性的培訓需要加強。對于AGNS記者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每一個AGNS記者對于自己負責的比賽、運動員都需要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這樣才能面臨突發的狀況以及避免出錯。并且要對一些體育相關語種的詞匯有所了解,避免出現因聽不懂而曲解受訪者意思的情況發生。
第二,加強與組委會以及媒體記者的溝通。媒體運行只是組委會一個具體的工作機構,媒體運行部門的地位決定了它的工作權限非常有限,稍微不注意就會給自己的工作以及組委會帶來麻煩。由于AGNS工作的特性決定了記者的活動區域多于一般媒體記者,所以通常會出現被媒體記者要求代為采訪運動員,或者代為做翻譯進行提問的情況。(組委會的語言服務方面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因此新聞服務團隊應當注意與組委會和記者進行溝通,避免自己成為矛盾的中心。
結 語
面對即將到來的廣州亞運會,只有認識到問題和困難,才能保證工作的正常順利進行。目前的工作雖然出現了問題,但是在接下來的各種測試賽的磨練中,希望AGNS團隊能夠完善、提高自身的配合度和專業素質,為媒體記者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廣州亞運會成為一屆成功的大賽?!?/p>
參考文獻
①易劍東:《中國體育媒體服務系統的構建》[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②易劍東:《大型賽事報道與媒體運行》[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③高長力,《媒體服務工作的新思維新機遇——談奧運會媒體運行的基本規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7):8—10頁
④李嶸,《從新聞管理到媒體服務——奧運媒體運行觀念的轉變》[J].《新聞記者》,2007(11):43—46頁
⑤廣州亞運會官方網站:http://www.gz2010.cn/special/0078020G/mtfw.html
(作者:均為廣州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