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高郵電視臺《視點》欄目為例,從內容、觀點和形式三個方面提出縣市臺民生新聞欄目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縣市臺 民生新聞欄目 創新
2004年4月,高郵電視臺推出民生新聞欄目《視點》,每周一檔,周日播出,節目時長20分鐘,收視率穩定在12%以上,是高郵地區收視率及美譽度最高的電視欄目。
《視點》欄目是揚州地區最早的縣市臺民生新聞欄目。6年來,《視點》欄目在內容上強調立足本地,以“說新聞”的方式,報道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及時進行輿論監督,敢于提出鮮明觀點,兩次獲得揚州市優秀電視欄目獎。
近年來,江蘇的民生新聞大戰硝煙不斷。在省臺、地區臺民生新聞欄目的包圍下,《視點》作為一檔縣市臺民生新聞欄目,能夠一直保持較高的收視率,得到高郵觀眾的認可,關鍵就在于欄目的不斷創新。
一、立足本土,內容創新
地方臺的最大特點和優勢就是本土化。節目要創新,必須立足本土,著眼于身邊人、身邊事,以本土化的內容、本土化的文化視角以及本土化的審美情趣,尋求地方民生新聞欄目的新突破。
相對于一些民生新聞欄目的瑣碎化、獵奇化甚至低俗化, 《視點》欄目一直保持著人文化的思維高度,以高郵深厚的文化傳統為基礎,透過現象,剖析本質,報道民生熱點。
2006年4月,漢留同患心臟病的兩姐弟在上海治病,因家庭貧困,手術面前,姐弟倆相互推讓?!兑朁c》欄目組分析認為,普通農家姐弟親情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也是高郵純樸鄉風文明的顯現,在尚榮拒恥的今天,尤其具有典型意義。于是,《視點》欄目特派兩名記者,連續采訪兩個星期,每天以快件方式發回報道,對普通農民家庭的親情進行了展示?!兑朁c》欄目還特別設立了捐款箱,為姐弟倆手術募捐,充分體現新聞傳播的人文關懷。節目既沒有從姐弟倆家庭困難的現實著手引發觀眾同情,也沒有刻意表現姐弟倆的離奇手術滿足觀眾獵奇,而是以姐弟倆的深厚情感為基調,將普通高郵市民最真摯的真情在節目中盡情展現,最終帶來的是感動和震撼。節目后來還在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播出。
加強欄目的服務性是民生新聞欄目內容創新的重要方式。 《視點》欄目強調以老百姓的需求為落腳點,做到硬消息軟著陸,同時還要求及時提供相應的分析、解釋,直接指導、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視點》欄目還開設了110熱線,反映市民的呼聲,在節目中解答他們的問題。與工商部門成立“創業活動中心”,利用媒體和部門優勢,組織成立“創業顧問團”,為有創業意向的市民提供指導和咨詢,幫助創業。
來自于老百姓身邊的這些社會難題和創業故事在節目中陸續播出,既創新了報道內容,也提升了觀眾對《視點》欄目的信任度。
二、深挖背景,觀點創新
《視點》欄目從成立至今一直保持了民生新聞消息和深度報道并存的播出形式。堅決摒棄“自然主義”的記錄方式,注重記者的深入調查,通過多方采訪、主持人獨到的點評來挖掘新聞事件的內在價值。
2004年,高郵羅氏沼蝦豐產,可是由于天氣原因以及南美白對蝦提前上市的沖擊,養殖戶一擁而上,拋售成蝦,導致市場供過于求,最終造成當年羅氏沼蝦爛市的結果?!兑朁c》節目根據高郵羅氏沼蝦養殖的現狀與矛盾,進行了深入調查與采訪,推出了評論《羅氏沼蝦為何豐產不豐收》,節目深入淺出,夾敘夾議,客觀分析了羅氏沼蝦的市場前景與風險,為廣大養殖戶來年養殖以及如何搏擊市場風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節目播出后社會反響較好,并榮獲揚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一等獎,江蘇省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二等獎。
2005年夏天,郭集鎮一養魚戶撥通我們的熱線電話,反映當地10多畝魚塘里的成魚突然發生大面積死亡?!兑朁c》欄目記者立即趕赴現場進行采訪。如果僅僅報道成魚死亡這一現象,只是一則簡單的消息。記者在深入調查后,找到當地的農業研究機構,后者通過復雜的化驗,終于找出了導致成魚死亡的元兇——過期魚藥。《視點》記者又跟蹤采訪了魚藥的生產企業和銷售單位。最終,魚藥生產與銷售單位向養殖戶賠償了損失。這種效果遠大于浮光掠影式的消息報道。
三、加強策劃,形式創新
近年來,《視點》欄目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根據報道內容,策劃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民生新聞節目。
2006年,來自河南的一位中年婦女找到《視點》欄目尋求幫助。原來,她是高郵人,40年前被人抱養到河南。記憶中僅留下了“當蘭子”的小名。雖然現在河南過得很好,但對家人的思念讓她魂牽夢縈?!兑朁c》欄目組根據“當蘭子”的模糊記憶,開始幫她尋親。為了使尋親人的情況在更大范圍內得以傳播,欄目打破固有的編排格式,整檔節目利用圖像、字幕以及當事人的講述,引發觀眾主動幫助她來尋親。欄目組還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全方位發出尋親信息,并及時反饋各方尋親信息,在全市形成了眾人相助的氛圍。一個月后,在大家的幫助下,“當蘭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4個同胞哥哥,還見到了尚在人世的父親。《視點》欄目長達1個月的尋親報道終于迎來了團圓結局。這樣的集中報道既幫助了當事人,還在一定時間內保持了觀眾的集中關注度。
2008年4月,《視點》推出了一檔訪談節目《旅游興市之路》,主持人與旅游局長就高郵的旅游資源開發、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高郵發展旅游業的瓶頸進行深入探討,為隨后召開全市旅游工作會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這種新形式一推出就受到了觀眾的認可。隨后,《視點》欄目經過充分籌劃,陸續推出了系列訪談節目《火紅的五月,火熱的青春》,請不同領域、不同理念的年輕創業者講述創業故事。個性鮮明、真實可信的身邊人、身邊事,讓觀眾在分享主人公的快樂和悲傷中體會生活,感悟人生。
在訪談類節目策劃和制作過程中,《視點》欄目始終堅持三個原則:
1、人物選擇時代性。重大事件中的新聞人物,在一定領域引起較大反響的人物,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這些都是欄目的選題范圍,但在特定的時期推出什么樣的人物,則需要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選擇和策劃,體現時代性。
2、節目訪談故事化,凸顯人物個性。在節目中,主持人只是配角,必須通過獨到的提問引發講述者的講述興趣,生動的講述是吸引觀眾的有利因素。
3、后期加工精致化,體現故事完整性。不同短片的穿插,意在刪繁就簡,營造故事的節奏。每期制作的預告片和宣傳片花,讓節目的包裝顯得更加時尚,引人入勝?!?/p>
參考文獻
①程道才,《對電視“民生新聞”現象的新聞學透視》,《南方傳媒研究(第一輯)》,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
②徐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新華出版社,1998年
③周海燕:《調查性報道采訪與寫作》,新華出版社,2003年
(作者單位:高郵電視臺)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