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西兩黨自20世紀80年代恢復關系以來,一直保持正常交往。您如何評價兩黨關系的現狀。對進一步發展兩黨間的交流與合作有何設想?
森特利亞:1956年,西班牙共產黨前任總書記伊巴露麗曾到中國來參加中共八大,這位深受西班牙共產黨員與人民愛戴的領導人見證了中西兩黨的友好歷史。如今,西中兩黨關系的現狀值得積極肯定,對此必須做出高度評價。兩黨保持了良好的互動,此次訪問就是我在2009年成功當選為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后首次率團訪華,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訪問能夠更好地促進兩黨關系發展。作為共產黨,西中兩黨有共同的奮斗目標,都在為捍衛世界和平、改善全民福祉而努力。而且作為同樣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而言,我們都認為馬克思主義沒有統一的模式,我黨對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蘇聯模式一直持批評態度,我們認為各國共產黨應該根據本國國情發展自己,尋找適合本國的建設發展道路。再次重申、驗證兩黨之間的共同點是此次訪華的目的之一。另外此訪最大的目標在于保持兩黨及兩黨領導人的經常性互訪,這種交流互動對兩黨關系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兩黨領導人的經常性接觸建立起了兩黨互信,這種互信能夠使兩黨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以更富建設性的態度解決困難,這有利于建立更持久穩定的兩黨關系。在兩黨關系發展中,我們必須相互尊重。例如在本次訪華中,我們就社會主義建設問題進行了坦誠的交流,這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互信基礎上的。
記者:作為西班牙共產黨的總書記,您如何看待西班牙共產黨、歐洲左翼力量乃至全球左翼力量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森特利亞:蘇共的垮臺曾對國際共運造成過休克式的重大打擊,當時歷史終結論泛起,曾一度讓人認為是資本主義的勝利,甚至造成了意大利共產黨等黨的分裂。有的資產階級政黨開始鼓吹資本主義不可戰勝,不斷美化資本主義。2009年是柏林墻倒塌20周年,歷史證明資本主義并沒有能力解決人類社會的所有問題,并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相反,它帶來了當今世界最大的危機——2009年底爆發的金融危機,今天的世界并不比20年前更美好。雖然當前歐洲左翼還沒有走出蘇聯解體的陰影,普通民眾仍對左翼力量心存誤解,但20年來左翼影響力正處于逐漸恢復的狀態,正逐步占據原來的陣地。我們反思了過去的錯誤,意識到將蘇聯模式與共產主義等同起來是錯誤的,今天我們看到了新希望,重現共產主義理想與信仰的力量與運動不僅在歐洲,在其他地區,特別是在拉美,正逐步興起,不斷壯大。2009年11月西班牙共產黨召開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這次大會上,我們通過了創新馬克思主義、結合西班牙國情保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的政治決議。而且為加強對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我們在黨的馬克思主義基金會里專門設立了加強黨員思想教育的職能委員會,這個委員會還對未受蘇聯模式影響、按照本國國情擁有自身發展模式的經驗進行分析,這種案例分析的目的不在于照搬他國發展模式,而是積極學習他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
記者:之前您提到的金融危機對西班牙經濟社會造成了怎樣的沖擊?這對西班牙國內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對比造成怎樣的影響?
森特利亞:首先需要強調一點,在西班牙,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了西班牙經濟,另一方面西班牙自身的發展模式也存在危機,這兩種危機的疊加嚴重沖擊了西班牙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今,西班牙的失業率正不斷攀升,這是20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的,經濟也陷入了負增長時期。這主要因為此前西班牙投機經濟占優,忽視了發展實體經濟。西班牙建筑業和銀行金融增值業發展迅速,目前西班牙房價飛漲,但這并非基于供求關系,而是人為投機炒作的結果,為了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相勾結,妄圖打破市場的運行規則,銀行已成為房地產事實上的擁有者。另外由于西班牙金融增值服務發展過快,但這種服務并不基于實體經濟,而是投機的金融炒作,這就造成銀行往來貸款并非出于實際需要,而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牟利,也就造成資本運作失調,當經濟停滯,需要大量資金時,銀行卻已無力提供。金融危機并不是普通勞動者引起的,實際上,大企業和銀行才是罪魁禍首,他們脫離實體經濟,利用金融服務實現利潤增值。由此,恢復實體經濟已勢在必行,實現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迫在眉睫,必須盡快實現利用實體經濟帶動經濟增長。但對于西班牙而言,這都需要時間,無法在短期內恢復。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西班牙國內經濟的衰退反而刺激了企業對外投資,鑒于中國是個穩定的市場,西班牙企業對中國投資的熱情日益高漲。
記者: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球高度評價中國作用,關于“中國模式”的討論日漸興起。您如何看待“中國模式”。對中國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有何評價?
森特利亞:此次訪華是我繼2000年和2006年之后第三次來到中國,期間我見證了中國在這十年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的發展令人驚訝。尤其是即將舉行世博會的上海,2000年和今年我相隔十年到訪上海,它的飛速變化真令人稱奇,這個城市充滿了發展活力。通過觀察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我們認為中國所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是一項偉大的政策,中國革命與改革建設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中國幾代領導人的英明決策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雖然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建設成就,但中國仍在繼續向前發展,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解決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使命。而如今中國選擇的道路是唯一能使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中國共產黨正在為讓人民過上更幸福的、更有尊嚴的生活而奮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把人放在首位,以人為本的,這與資本主義有著根本的不同。但“中國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容易招人嫉妒的事情,因為這證明了資本主義的不足之處,有異樣的聲音傳出也是正常的。
記者:的確,當前國際上對中國的評論和看法很多,您認為中國應當如何應對?
森特利亞:對于資本主義而言,他們最希望的是讓中國人全都變成他們的消費者,讓中國完全成為他們的商品市場,他們樂見中國社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這樣中國社會中占有大量財富的人就會把多余的錢投入到購買他們的產品上。但一旦中國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西方就會感覺到威脅,開始妖魔化中國,制造一些失真的報道。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歐洲左翼愿意成為中國堅實的盟友,客觀地向歐洲民眾介紹中國,無論是中國所取得的成就還是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我們都會客觀真實地報道,以一種直接的方式對民眾進行宣傳,而不是操縱媒體。而同時,中國也有加強對外宣傳的必要,以爭取國際社會尤其是普通民眾更多的支持與理解。為此,西中兩黨間會加強通過刊物等渠道進行信息通報與交流,西班牙共產黨在國內也會利用報紙、地方電視臺等向更廣大的人民群眾介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