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晚報》秉承“關注民生、倡導時尚、貼近生活、服務大眾”的辦報宗旨,是河北省影響力最大的報紙,①發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趙晚報》全面改版以來,“今日時評”專版應運而生并在促進報紙影響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傳統媒體之間以及網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激烈競爭,《燕趙晚報》及其“今日時評”若想在媒體市場競爭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對其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積極意義。
在各類媒體尤其是報紙媒體,將新聞評論視為核心競爭力的今天,評論版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報紙發行量及其市場份額。本文以《燕趙晚報》電子版2009年度“今日時評”為主要研究樣本,以2010年1~2月份《燕趙晚報》“今日時評”為附研究樣本,通過內容分析法對其進行研究。
一、2009年度“今日時評”數據統計分析
1.《燕趙晚報》“今日時評”按內容分類情況的數據統計分析

(圖表1)
由圖表1可以看出,在統計的6類814篇時評中,社會民生類新聞時評所占的篇數最多,占總數的46%;其次是政府執政和科教文化的相關評論,分別占總數的29%和10%;而有關經濟建設、法治建設的評論相對要少些。相比較而言,社會民生類的新聞時評占據了該報全年時評的半壁江山,接近其它各類時評的總和,這恰恰體現了《燕趙晚報》“關注民生、倡導時尚、貼近生活、服務大眾”的辦報宗旨和“以親民為本,以百姓為根”的編輯理念。
2.《燕趙晚報》“今日時評”文章內容傾向性的數據統計分析

(圖表2)
以圖表2的顯示數據我們看出, 在“今日時評”一版中,諷刺批評類稿件占據了所統計的48%,有380篇之多。體現了《燕趙晚報》的“今日時評”直面社會問題、針砭時弊,敢于批評和揭露現實生活中的不良問題和社會現象,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在媒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時評作為各類媒體尤其是報紙媒體進行新聞宣傳的旗幟和靈魂,在報道社會生活、經濟發展、政府執政、科教文衛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僅靠批評監督是不夠的,更要注重對社會公眾的輿論引導作用。據統計分析,“今日時評”版稱贊表揚性時評共有85篇,僅占10%,從篇數上看與揭露批評性時評相差比較多。這種一邊倒的現象是不可取的,負面宣傳過多不利于弘揚社會正氣,還會影響到民眾的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
3.《燕趙晚報》“今日時評”中漫畫評論的數據統計分析

(圖表3)
如圖表3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統計的194篇漫畫型新聞評論中,諷刺批評性的時評有148篇,占據了總數的76%;其中68篇與政府執政有關,51篇與社會民生相連,對這兩種類別的關注占諷刺批評性時評總數的80%之多。從中體現了“今日時評”中的漫畫型新聞評論更加關注對政府腐敗、社會民生中不良現象的大膽諷刺和揭露,通過圖片視覺性的特殊效果啟發和引導人們對現象或問題更深層次的思考。
4.《燕趙晚報》“今日時評”中文章評析的相關地域數據統計

(圖表4)
從圖表4中的數據可以得知,《燕趙晚報》“今日時評”內容輻射的地域廣泛,及時深刻地對省內外、國內外的時事進行評點,所刊時評不僅關注本省社會現象或問題,更多地關注對全社會影響巨大的其他省市的新聞熱點或民意焦點。從上圖可以看出,有關對外省市的新聞時評共有400多篇,占2009年全年時評總數的50%。《燕趙晚報》對異地事件的輿論監督與評析,突破了地方媒體對本地新聞事件的保護主義,引導讀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事件真相,能夠滿足不同地域受眾的“知情”需求,有助于開拓省外市場。同時,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得出,“今日時評”對國家計委、財政部、審計署、央行、鐵道部等國家機構重大政策、決策的評論文章有230篇,占全年時評總數的29%,充分發揮了對重大政策、決策的輿論導向作用。
二、 “今日時評”版特點分析
1.版面形式多樣,直面社會熱點話題,內容豐富而不零亂
“今日時評”版面形式多樣,既有對國內外大事的即時評點、對重大問題和社會現象系統深入分析的“今日評論”專欄;也有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百姓聲音”、“百姓追問”專欄;還有針砭時弊、辛辣諷刺的漫畫型評論——“畫里話外”欄目。這些欄目共同構成了“今日時評”的版塊,文章內容直擊最近發生的熱點、焦點話題,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法治、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既有對現實生活中社會問題的揭露批評和深度解析,并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也有歌頌美好生活,弘揚正氣的正面評點。褒貶相間,內容豐富而不零亂,尤其重視對社會民生類時評的關注,選擇具有民生化的題材,以平民化的視角思考現實問題,這與該報“服務百姓”的受眾定位是分不開的。
2.關注民生,聆聽百姓聲音,貼近百姓生活
通過對《燕趙晚報》2009年度“今日時評”的數據統計,該欄目中關于社會民生的時評有317篇,占到了全年時評的46%,足見其“以親民為本,以百姓為根”的編輯理念。“今日時評”版的“百姓聲音”、“百姓追問”、“公民發言”、“深評淺議”或“議論風生”等欄目中的文章切實從老百姓立場出發,聆聽百姓聲音,所評文章涉及的問題多是百姓心中正在想或一直在想,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現象或問題。如2010年2月27日《統計局咋成了“被懷疑局”和“被解釋局”》一文,針對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內容大膽提出質疑,以事實數據為基礎系統深入地分析指出“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5%”這一數據不準確。這篇針砭時弊的評論還新聞信息以真實,正確地引導人們對統計公報的解讀,彰顯了作為省會大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3.報網的簡單互動,為評論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報網互動、報網融合已成為一種主流趨勢。《燕趙晚報》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在做好報紙時評的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開辟了自己的網絡版報紙,免費供讀者在網上閱讀,增加該報點擊率的同時也擴大了其紙媒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燕趙晚報》評論版“今日時評”的崛起,為逐步壯大自己的網絡基地,2009年8月12日《燕趙晚報》在新浪網開辟了“燕趙時評博客圈”,進一步加強了廣大讀者與報紙的良性互動。目前,該博客圈人數已超過千人,總訪問量25萬次之多。“博文精選”欄目的時評文章基本出自此處,拉近了讀者與報紙的距離,有助于提高讀者的參與度,促進《燕趙晚報》更好地“報道為民”。
4.運用漫畫評論,既為“今日時評”增添亮點又美化了版面
漫畫的運用在當今的新聞報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漫畫型新聞評論,針對社會熱點話題,以其形象、直觀、感性的視覺效果體現事件或現象的真善美、丑與惡。“今日時評”的“畫里話外”專欄與其它類報紙的漫畫評論欄目不同,在總結分析同類媒體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該欄目幾乎每期一幅漫畫,不是單純的新聞插圖,而是緊扣新聞熱點配以文字剖析,可以獨立成文并能引發讀者思考的漫畫型新聞評論。“畫里話外”專欄的新聞漫畫涉及的內容多種多樣,但集中在政治、社會民生領域,這種“雙關注性”的獨特定位有別于其它報刊。從上述的數據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出,2009年度有關政府、社會民生的漫畫型評論分別占全年漫畫總數的43%和38%,同時在進行諷刺批評時更直截了當、一針見血。如2009年12月5日《六“長”加冕,不貪也難》這則漫畫時評,指名道姓地批評作為六個重要經濟部門一把手職務的徐永進,大膽地揭露其貪污腐敗的惡劣行徑及鋃鐺入獄的下場,以警示后人,做好其進行監督、引導輿論的職責。
三、對 “今日時評”版“多與少”的進一步思考
《燕趙晚報》“今日時評”版在迅速崛起的同時也凸現了兩個同質化的問題:一多,即揭露指責性時評偏多;一少,即對本地新聞報道的評論偏少。
1.“今日時評”中揭露指責性時評偏多,不利疏導公眾情緒
時評作為當今媒體競爭的砝碼,在對新聞信息的深入挖掘,引導民眾正確認識新聞事件,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時評被熱捧的今天也應多一些冷靜的思考。《燕趙晚報》“今日時評”在針砭時弊、揭露丑惡、伸張正義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揭露指責性時評多了,可能會導致輿論監督的異質化,太多的負面報道不利于對公眾情緒的疏導。如圖表2所顯示,該版面的揭露批評性時評占到了全年時評總數的48%。這種一邊倒現象容易使人產生刻板印象,好像中國社會每天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好像中國官員個個都是腐敗分子,好像政府出臺的政策、決策都不利于百姓生活,這樣的潛在效果不應是新聞時評所傳播的。時評“偏食現象”不僅會影響受眾情緒,帶來負面效應,也會影響時評的健康發展,必須予以糾正。
報紙時評以新近發生的所報道的新聞事實為基礎,針對現實時事中的社會重大問題、熱點現象進行有的放矢的評析,其生命在于客觀公正全方位地正確評價新聞事件。因此,《燕趙晚報》的“今日時評”要把握好時評的平衡“點”與“度”,辦出自己的特色時評。不能只以批評為己任,而應批評與表揚兼顧,在發揮批評作用的同時,又要為民鼓與呼,弘揚社會正氣;更不能以揭露異質化的丑惡來吸引讀者眼球,而應敢言揭露與善言相諫并存,在勇于揭露問題實質的同時,又要能提出可行性、建設性措施,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搞好輿論監督和引導正確輿論兩者共同發展,才能保持“今日時評”有更長久的生命力,促進《燕趙晚報》的健康發展。
2.“今日時評”對本地新聞報道的評論偏少,趨于同質化

(圖表5)
基于對各類紙質媒體的關注發現,異地化評析已成為報紙時評版的普遍現象,揭露批評發生在本地之外的人或事占了絕大多數,異地監督成為各媒體的主打戲。但新聞理論告訴我們:地域上的“接近性”直接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興趣,本地讀者最關心的還是本地域發生的新聞,希望看到的是對本地社會問題的揭露和批評。如圖表4數據統計顯示,《燕趙晚報》“今日時評”以外省市新聞報道為由頭的時評有409篇,占所統計時評總篇數的50%,而相對于對本省新聞的評析有52篇,僅占6%。其中如圖表5所示,在本省的52篇中揭露批評性與稱贊表揚性時評所占比例趨于接近,分別有21篇和19篇。這種異地說事的現象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本地讀者對該報的閱讀興趣。
評論的輿論監督功能如何最大限度地在本地發揮作用,則是地方報紙的讀者所期望和歡迎的。對此,《燕趙晚報》“今日時評”應在各媒體競爭中避免同質化且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時評,是其做大做強本地市場的突破口。首先,《燕趙晚報》應以本省讀者為主要受眾對象,注重加強對本地新聞報道的評析力度,以創新的視角針對本省內的社會熱點現象、民意焦點話題做客觀的評析,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這樣才能具有“服務親民”的貼近性,贏取更多的讀者;其次,善于運用“畫里話外”欄目中的漫畫時評,憑借漫畫只針對現象或事件進行剖析,而不針對具體個人或單位的特點,避免因刊登揭露批評性文章而觸犯法律;最后,克服報紙自我保護意識的局限,敢于對本地的社會問題予以揭露和批評的同時,更要提出建設性意見,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
注釋
① http://www.15525.com/work/f2010_01_31/319785.htm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新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