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狀況報告

2010-01-01 00:00:00周慶生
民族學刊 2010年1期

[摘要]通過60年的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完備的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體系,該體系擁有完整配套的出版、印刷、發行功能,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但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隨著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社的財政政策改變,市場運作機制對出版社造成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投資主體單一,出版資金短缺等方面的沖擊。國家對其進行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顯得尤為重要,民族文字出版單位也要練好內功,在市場機制下,為促進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的大發展,引入市場淘汰機制,搞好本單位的內部改革,提高市場的適應力和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市場經濟;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民族出版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0)01—0088—07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2008年度國情調研項目“挑戰與對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工作”(項目編號:0800000066)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周慶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100081

少數民族文字出版既是我國民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出版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搞好少數民族文字出版,有利于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積累和傳承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和文化素質,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維護祖國統一、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主要是針對擁有通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民族的一種出版行為。我國55個少數民族現有1.06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41%,使用著80多種語言,語言使用人口6000多萬,其中22個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1]

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幾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建立了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印刷、發行機構,撥付了專項資金,配備了專門隊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取得了長足穩定的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逐步走向市場、走向世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也遇到了一些挑戰和機遇,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如何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本文將一一簡要報告如下。

一、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的基本情況

(一)建立了一套功能完備的出版體系

通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個完備的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體系,該體系擁有完整配套的出版、印刷、發行功能,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需要。

改革開放以前,全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社只有17家,改革開放以來,又相繼建立了21家,它們是: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延邊人民出版社、東北地區朝鮮民族教育出版社、延邊大學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廣西民族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貴州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甘肅民族出版社、青海民族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k)、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W)、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大學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喀什維吾爾出版社、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中國藏學出版社和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等。[2]

38家民族出版社分布在14個省區,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的文種已由改革開放前的5種發展到現在的蒙古(兩種)、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錫伯、柯爾克孜、傣(2種)、景頗、傈僳、佤、拉祜、哈尼、苗(4種)、納西、載瓦、布依、侗、滿等26種。其中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文種圖書約占少數民族文種圖書總數的97%;其他少數民族文種圖書約占3%。[3]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基本實現了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都擁有出版本民族文字圖書的出版社。

據近十幾年來的統計數據,全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種數和印數,是呈增長趨勢的,圖書種數從1996年的3000多種,發展到2007年的5000多種,圖書印數從1996年的5000多萬冊,發展到2007年的6000多萬冊,請看圖1。

圖1 1996-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數量趨勢

資料來源:依據《中國新聞出版統計資料匯編》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卷,以及《中國圖書年鑒》2006、2007、2008年卷的相關統計數據整理繪制。

2007年,全國出版少數民族文字圖書5561種、印數達6444萬冊,比1978年的750種圖書、874萬冊印數,分別增長了6.41倍和6.37倍。從地域分布來看,新疆、內蒙古、吉林、西藏和青海五省區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的種數占全國的82.4%,印數占全國的93.8% ,其中新疆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的印數,已占全國民族文字出版物總印數的六成五,新疆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種數占全國的四成五。詳見表1。

當今,無論從出版社的數量,還是從圖書出版的品種、冊數和經費投入來看,中國都堪稱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大國。

另外,以省、自治區省會城市為中心,以地、市、縣甚至鄉為縱深的民族圖書發行網絡已初步形成,民族地區的印刷技術和設備更新換代也基本完成,絕大多數民族出版社基本上實現了計算機排版、膠版印刷,印刷質量大大提高。

(二)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出版了一大批宣傳我國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積累價值的精品力作。

出版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及其他民族文字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蒙古族民俗百科全書》、《中華大藏經——丹珠爾》、《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彝族文學史》等優秀民族出版物填補了空白,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藏傳歷算學大全》(藏)、《彝文經籍文化辭典》(彝)、《噶當文集》、《漢蒙詞典》、《漢哈大詞典》和《中國朝鮮族文化史大系》等300多種優秀圖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近年來民族圖書出版質量和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以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等七種文字同步出版的《中國兒童百科全書#8226;上學就看》,惠及更多的民族兒童;《突厥語大辭典》、《格斯爾全書》、《宗喀巴大師集》、《格薩爾王傳》等傳統文化出版物,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積累、傳承、研究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4]

(三)國家確定少數民族出版的“公益性”,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為民族出版業的繁榮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經過了搶救保護、走向市場、公益定位3個發展階段[5]。近10多年來,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1. 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公益性定位。2007年10月12日,中央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的扶持力度的通知》①,明確了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為公益性文化事業,承擔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任務的單位為公益性出版單位。這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特別是出版體制改革以來,黨和國家的正式文件首次明確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單位為公益性出版單位。這種定位為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工作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2008年廣西民族出版和貴州民族出版社在少數民族文字教材及讀物的投入明顯增加。

2. 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1996年,中宣部、國家民委、新聞出版署聯合召開了全國民族出版工作會議,會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免收民族文字圖書條碼費、書號使用不受限制、設立扶持民族圖書出版的民族圖書出版資金、出版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報刊實行“先征后返”的稅收政策。

3. 建立了民族出版基金。2000年,在新聞出版署等部門的倡議下,全國148家出版單位積極捐款,建立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圖書出版資金,共籌集資金1000余萬元,用于出版少數民族優秀圖書。截至2007年,分四批,資助出版項目共約256個,涉及36種民族文字。[6]

自2007年起,國家財政設立民族文字出版專項資金,每年3000萬,以轉移支付的形式,重點補貼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編輯出版、人才培養、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以及“走出去”項目等。

4. 補貼民文教材的出版和發行。國家繼續實行對少數民族文字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的補貼政策,近幾年來,國家每年據實核算民文教材的出版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各承擔一半,從而保證了各種民文教材的正常出版發行,滿足了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雙語教學的需要。

5. 推進民族出版機構與東部地區出版社之間的協作。從1997年開始,新聞出版署開始組織東部發達地區出版社與西藏人民出版社開展協作,共同開發民族地區豐富的出版資源。由東部地區出版社出資、西藏人民出版社提供出版資源,風險由東部地區出版社獨家承擔,利益雙方共享。近年來,這種成功的協作方式已擴大到新疆和內蒙古。

6. 實施公益性惠民工程——東風工程。2004年,中央11號文件提出了民族新聞出版的公益性惠民工程——“東風工程”,專門扶持新疆少數民族文字新聞出版事業,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撥款,每年出版一定數量規模的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全部免費發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65個鄉鎮和9584個行政村。[7]

(四)培養了一支寶貴的少數民族文字出版隊伍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目前,我國各個民族出版社的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人,其中編輯人員2400多人,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500多人,這些人員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熱愛并忠誠少數民族出版事業,成為民族出版事業中的寶貴財富。[8]

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固然取得了巨大進步,面臨著許多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二、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社面臨的主要困境和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社的財政政策由過去的“全額補貼”改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出版社逐步由圖書的編輯、生產單位轉變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上世紀90年代以來,市場運作機制開始對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帶來了較大的沖擊,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單位在體制、經營、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體制不順,機制不活

長期以來,民族出版單位一直靠政府補貼來維持,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不同出版單位、印刷企業、發行部門分屬不同的政府部門,形成市場壁壘和體制桎梏;另外,出版社設置重復,管理分散,選題重復,效率低下,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近年來,各地民族出版社的三項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進展,引入了一些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但由于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政策性和公益性都很強,同市場化商業化出版相比,仍有很大差別。一些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社尚未真正實行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營,人、財、物、無形資產等要素也未按市場規則自由流動,民族出版資源也未得到優化配置,管理體制和機制尚缺乏必要的活力。

(二)投資主體單一,出版資金短缺

長期以來,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能夠盈利的很少,絕大多數要靠國家財政補貼,但補貼標準還是幾十年前設定的,沿用迄今,未作增加,可是,圖書出版的稿費、材料費、印刷費、市場開發及銷售費、儲運費等卻在逐年上漲,國家劃撥到民族出版單位的財政補貼還要包括該單位的人員工資和醫療保險等,許多單位的財政補貼只能用來維持人員的工資,根本不能用來出版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資金陷入逐年減少,嚴重短缺的窘境。

據調查,在全國38家民族出版單位中,出版資金不足的有30多家,很多優秀選題因為沒有出版資金而流失。就北京的民族出版社而言,國家近幾年每年給社里的財政補貼是1200萬元,去掉正常管理費用,用于五種民族文字出書的經費不足150萬元;2002年云南省政府給云南民族出版社的出版補貼是40萬元,12個文種平均每種僅有3萬多元,只夠出一本書[9]。1987年新疆自治區財政對全區出版社的財政補貼是1700萬元,后增至1900萬元, 20年來沒有改變。[10]

(三)出版人才外流和斷流,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許多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單位長年不景氣,經濟效益不好, 待遇不高,對少數民族編輯重視不夠,人才外流、斷流現象嚴重。20世紀90年代,北京的民族出版社設有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五個文種的編輯室,編校人員210多人,平均每個文種40多人,而現在五個文種的人員縮減過半,每個文種不足20人。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延邊人民出版社近幾年不敢進人,已出現人才斷檔。云南民族出版社高級職稱原有40人,現在只核準10人左右,無法解決編制問題。[11]目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隊伍年齡結構偏大,知識結構及專業結構單一,市場競爭力脆弱,自身素質尚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印數少,成本高

按照圖書出版規律,印數超過5000冊的圖書才能贏利。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的人口不多,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的印數也不可能很多。新疆柯爾克孜族人口不足17萬,柯爾克孜文圖書能印1000冊就是天文數字了。通常一種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印1000至3000冊,有的只印二三百冊。2005年新疆有兩家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社共出版50多種圖書,只有10余種的成本與收益持平,其余全部虧損[12]。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在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更多閱讀漢文讀物。所以,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的印數不可能高上去。

另外,有些民族文字如蒙古文,排版印張多,工藝復雜,其生產成本平均要比漢文圖書高60 %。因此,蒙古文圖書出版得越多,虧損就越大。外加民族地區地廣人稀,交通條件及物流體系落后,圖書發行成本升高,客觀上形成民文圖書投入大于產出、出書越多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

(五)民族圖書總體規模尚待加大

如前所述,近十幾年來,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的出版種數和印數,是呈增長趨勢的,但若從民族圖書②占全國圖書總量的比重來看,民族類圖書所占比重是呈下降趨勢的。據統計,1980年民族圖書的品種在全國圖書總量中占8.9%,而1991年只占到4%,2005年下降到不足2%;1993年全國圖書品種大幅度增加,而民族文字與民族內容的圖書卻比1991年下降了75種,到2004年,下降了224種[13]。

另外,我國每年出版圖書20多萬種70多億冊,而少數民族語文圖書每年僅出版3000多種,1500多萬冊。漢族人口每萬人擁有圖書約1.46種,人均5.2冊,而少數民族人口每萬人擁有圖書0.52種,人均0.3冊[14]。

(六)市場萎縮

圖書市場的大小實際就是讀者群的多少。讀者群少了,市場自然就小了。少數民族文字圖書讀者群正在不斷縮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水平的提高,各民族之間,交往廣泛和頻繁,閱讀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的人口逐年減少。特別是許多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及其家長都認為,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范圍狹窄,漢語文在升學、擇業及日后的市場競爭中非常重要。選擇接受漢語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多,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的征訂數不斷減少。

1980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授課人數每年大約以萬人的速度遞減,1990年以來,蒙古族學生流失速度每年以10% 的速度遞增。上世紀90年代初,內蒙古一年級課本《蒙古文》發行8萬余冊,2005年僅發行3.7萬冊。[15]1988年全國朝鮮族小學生為186,434人,1997年僅為146,447人,減少了39,987人,全國朝鮮文圖書出版比以往下降了70%。朝鮮文圖書購書量1983年為每2人一冊,而到1995年每10人一冊。[16]上世紀初,四川民族出版社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的征訂數也在逐年下降,從最初的十幾萬冊訂數到六七萬冊。[17]

由于少數民族文字圖書讀者少、利潤低,書店不愿經營,發行市場急劇萎縮。東北地區1983年有朝鮮文圖書發行網點173家, 10年后僅剩21家, 現在只有10余家[18]。

(七)文化安全及邊疆穩定問題

上述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發行工作出現的一些萎縮現象,還會引發民族地區的文化安全及邊疆穩定問題。

境外敵對勢力進行文化滲透。民族地區少數民族文字圖書不足,特別是宗教經典著作、講經經文及宗教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民文圖書奇缺,會給境外非法出版物的傳播提供可乘之機。新疆基層某些清真寺附近一直流傳著非法宗教出版物,其中許多讀物宣揚極端宗教主義及民族分離主義思潮,危害邊疆地區社會穩定。[19]1995年至2003年,新疆查繳非法政治類和宗教類書刊16萬冊。2004年查繳非法宗教出版物3萬余冊。2005年烏魯木齊海關查獲的境外分裂勢力郵寄或攜帶入境的反動宣傳品1萬多件,比2004年增長43%。[20]這些境外非法出版物大多用維吾爾文和阿拉伯文印刷,有的在新疆印制,有的在青海、甘肅、寧夏、河南、云南等省區的一些小廠印制,通過各種途徑運到新疆農牧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以宗教活動場所為掩護,散布發放,或直接向農牧民家中免費投送或通過私人聚會等秘密發行。

許多歷史文獻出現境外負面解讀版。目前,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散落在民間和海外。上世紀20年代西方一些機構和組織曾派人深入我國新疆吐魯番、喀什等地,花重金購買大量歷史文獻,整理出版新疆的歷史文化書籍,并對新疆歷史進行別有用心的解讀,在國際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如果我們不加搜集整理出版這些少數民族文字歷史文獻資料,我們勢必還會在文化主權與文化安全方面陷于被動局面。[21]

大量境外圖書充斥市場。由于我們已經出版的一些少數民族文字讀物,內容匱乏,信息滯后,質量不高,導致某些文種進口圖書,竟占圖書市場品種總數的大多數。譬如,延邊新華書店80%的少數民族文字圖書是從韓國引進的,延邊大學10萬冊朝文圖書,7萬冊是韓國捐贈的。[22]這種長期依賴從國外進口和非法盜印流行的市場狀況反映出圖書市場的主控權問題,而主控權在外的市場,勢必導致文化安全問題。

(八)中央14號文件落實不利

中央五部委下發14號文件③,要求中央和地方財政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方針,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加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財政補貼,并逐年有所增長,但該項方針在許多省區尚未貫徹落實到民族文字出版單位,有些單位甚至不知道14號文件的內容。

三、促進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大發展的若干對策

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呼喚國家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各相關省區如能出臺與中央14號文件相配套的具體措施,將能為少數民族文字出版單位提供切實保障,但是光靠政策和補貼,民族文字出版單位還難以保證實現可持續社會化發展,還要練好內功,引入市場淘汰機制,搞好本單位的內部改革,提高市場的適應力和綜合競爭力。

(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要深化人事、勞資、分配等“三項制度”的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機制、管理運行機制和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

可實行“一社兩制,分類管理”,將出版社內部純公益部門和非公益部門剝離開來。對于從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的部門,按照公益事業的要求進行管理,既要打破“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又要保障最低的福利待遇,多用社會效益來考核業績,同時制訂切合實際的目標責任、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對于從事非少數民族文字出版部門,則要完全進行市場化運作,逐步建立類似現代企業人事管理體制和人才激勵機制,逐步建立有利于觀念創新、多出精品、培育目標市場的管理運行機制。

(二)制定培訓規劃,提升原有人才的綜合素質

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的大發展,呼喚大批適應市場經濟運作的人才。這些人才應該是市場經濟頭腦精明,事業心強烈,出版業務熟練,管理經營擅長,市場行情明晰。

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人才培訓規劃,并在資金、機會等方面提供幫助。可采取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內地發達地區出版社對民族地區出版社實行對口支援,互派骨干人員學習、掛職,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等方式,幫助民族出版單位培訓各種人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更新他們的知識,對從事民族文字出版的編輯,不但要求他們精通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還要逐步提高漢語水平,同時調整其知識結構,增加理工農醫等各方面的知識。為少數民族出版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三)加強與東部發達地區出版機構合作

在出版資金、出版人才、出版市場、出版技術等方面,東部發達地區出版社具有明顯優勢,但在政策和出版資源等方面,民族地區出版社則具有一定優勢,二者之間互補性很強。因此,以資產為紐帶,以利益為動力,進一步推動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協作,規范協作出版的有關行為和方式,把好內容質量關,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做大做強,走共同發展之路。

(四)實施“走出去”工程,拓展國際市場

近年來, 藏學、蒙古學、西域文化、彝文化、古納西文化、民族醫學等已成為國際熱門研究領域,世界上許多大型圖書館和研究機構,都藏有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在蒙古國、前蘇聯的一些加盟共和國、印度以及尼泊爾等國,使用我國少數民族文字的讀者群體不在少數,目前已有多家國際知名出版社表示希望引進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題材圖書的版權。我國每年用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圖書占民族出版物總數的三分之一強,這使我國的“文化赤字”④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以及不斷擴大的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少數民族文字圖書“走出去”創造了條件。要積極謀求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的生存發展空間,為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走出去創造條件,積累經驗,贏得商機,持續拓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的國際市場。

王鋒同志收集提供了近十幾年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統計數據,特此致謝。

注釋:

①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民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宣發〔2007〕14號:《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扶持力度的通知》。

② 包括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及漢文民族類圖書。

③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民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宣發〔2007〕14號:《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扶持力度的通知》。

④ 2004年中國出口了700多萬冊(份)書報,只占國內當年書報刊出版總量0.016%。同年,中國向美國輸出了14種版權,而從美國引進版權達4068種,進出比為290: 1。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稱這種怪現象為“文化赤字”。參見張志:《深化民族出版體制改革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出版改革研究》2007年第1期第31頁。

參考文獻:

[1]金星華主編. 中國民族語文工作[M]. 民族出版社,2005.

[2]毅立特,李海燕. 全國民族圖書出版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5):139.

[3]閆海新,郭軍. 我國民族文字圖書的出版狀況及其收藏分析[J]. 圖書館刊,2004(2):41.

[4]新聞出版總署. 加大扶持力度 推進少數民族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EB/OL]. 國家民委網http://www. seac. gov. cn/gjmw/zt/2009-07-31/1248915414798892. htm.

[5]張義軍. “公益性定位”促民文出版快速發展[N]. 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04-09.

[6][7]王坤寧. 民族出版事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N]. 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02-05.

[8]毅立特,李海燕. 全國民族圖書出版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5):140.

[9]毅立特,李海燕. 全國民族圖書出版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5):140-141.

[10]辛文. 發展民文出版:探索中的思考[J]. 新疆新聞出版,2006(5):62.

[11]毅立特,李海燕. 全國民族圖書出版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5):141.

[12]寶貴敏. 論民族出版的困境與出路[J]. 中國出版,2007(4):22.

[13]白立元. 民族類圖書的出版問題及應對策略[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2):140.

[14][15]寶貴敏. 論民族出版的困境與出路[J]. 中國出版,2007(4):21.

[16]金美淑. 民族出版業所面臨的“危機” 與對策[J]. 東疆學刊,2006(3):109.

[17]鄭新蓉,卓挺亞.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少數民族文字教材調查研究[J].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3):48.

[18]白立元. 民族類圖書的出版問題及應對策略[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2):141.

[19]昌家立. 反思與出路:加快我國民族文字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刻不容緩[N]. 中國民族報,2006-06-16(9).

[20]辛文. 發展民文出版:探索中的思考[J]. 新疆新聞出版,2006(5):62.

[21][22]昌家立. 反思與出路:加快我國民族文字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刻不容緩[N]. 中國民族報,2006-06-16(9).

收稿日期:2010-03-17責任編輯 王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本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日韩无码白| 国产91高跟丝袜| a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国产免费黄|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欧美笫一页| 在线国产资源|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高h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视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亚洲性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女主播|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91毛片网| 久久免费成人| 国产玖玖视频|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97综合久久| 欧美色香蕉| 日韩123欧美字幕| 97综合久久|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亚洲综合18p| 在线看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久久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