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7日晚,河南省柘城縣牛城鄉金莊建設農貿大市場時,挖掘機挖壞一座清代墓葬。次日,柘城縣文物部門得知此情況,迅速派人前往工地現場,發現墓葬已被毀壞殆盡。文物部門僅征集到墓志銘一盒,現存放于柘城縣博物館。
出土墓志銘分志蓋和志底兩部分,青石質,平面均呈正方形。志蓋邊長64厘米,蓋正面陰刻“皇清辛卯科舉人杜公暨元配劉氏側室王氏合葬墓志銘”23字。志底邊長64厘米,正面陰刻墓志銘文,計43行,滿行54字,共2322字,楷書。根據墓志銘記載,該墓為清代順治辛卯(1651年)舉人杜行恕及其元配劉氏、側室王氏的三人合葬墓。杜行恕,字無忮,號容居,生于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八月,卒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正月。劉氏,生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未生育子女。王氏,生于明崇禎二年(1629年)九月,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五月,生有三子:杜知耕、杜知(耒炎)、杜知(耒英)??滴跞晖跏先ナ篮?,與杜行恕、劉氏合葬于柘城縣城東北。
根據杜行恕墓志銘文記載,杜氏祖居山西,從事農耕生產。明代中后期杜銀一支遷居柘城楚王臺,杜銀為柘城杜氏一世祖。杜銀有二子,長杜齊名,次杜齊芳,均為進士。杜銀因其子被贈封為文林郎。
柘城杜氏二世杜齊芳,字元(韋華),號云盤,明萬歷己未(1619年)進士,初授山西平陽府推官,后遷任刑部都諫,著有《飛蓬吟》、《晉游革》、《姑妄言草》、《菽麥辨》等。杜齊芳有三子,長杜行恕,次杜行素,三杜行醇。
杜行恕為清順治辛卯科舉人,順治、康熙年間柘城著名文人雅士,著有《怡園詩集》、《柳澳初吟》。杜行素和杜行醇均為監生。
杜行恕三子,長子杜知耕字端甫,號伯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科舉人。知耕少時天資過人,不僅通曉“四書五經”,而且對文學、數學、天文、地理、歷法、聲韻、醫學等都有著濃厚的興趣。著有《數學鑰》六卷、《幾何論絕》七卷、《杜端甫詩集》等著作,其數學著作被收錄到《四庫全書》中,對我國清代數學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