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激情燃燒的大躍進年代,石家莊建起了黃壁莊水庫。那時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水庫里面有這么多的生動故事。水庫占的這個地方最早叫蕃,春秋時晉國稱蒲邑,戰國時趙國稱番吾。西漢時在此置蒲吾縣,轄地大致為今平山縣及鹿泉市北部與靈壽縣西部的一些區域,歷經東漢共400年無變更。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置蒲吾郡。
黃壁莊水庫里面最悠久的故事,是商王朝于此發祥。
帝嚳時期,有娀氏部落的首領簡狄看到一只玄鳥墜下一卵,感到奇怪,把它吞下。簡狄吃玄鳥之卵而懷孕生子,這個孩子就是契(讀xie)。契離開母親之后就居住在蕃。契聰明能干,大禹治水時,他輔佐大禹有功。舜加封禹的同時,也表彰了契,賜他姓子,并把“商”地封給他。
“商”地在今邯鄲市東南成安縣、魏縣一帶,當時戰略地位重要,而且土地肥沃,是經濟發展之寶地。子契之后,一代勝似一代,數至第十四代便是成湯。成湯不但自己是出類拔萃之才,而且善于用人。文滔武略的大政治家伊尹,協助成湯打敗夏而建立商朝,成湯即商湯王。商王朝歷時500多年、對奠定中華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黃壁莊水庫里面最刺激的故事是趙國李牧抗秦兵。
李牧,今元氏縣北褚村人,屬趙郡李氏,歷史上與廉頗、趙奢齊名,智勇雙全。公元前233年,秦軍第一次進攻趙國,李牧采取側翼迂回的戰術,大敗秦軍,李牧因軍功被封武安君。秦始皇公元前232年,再發重兵,分兩路攻趙。一軍屯于鄴(今臨漳西南),一軍出井陘,攻番吾(今黃壁莊水庫中)。秦國軍隊如狼似虎,恨不能一口吞下李牧。趙軍毫不示弱,寸土不讓,直殺得天昏地暗,尸橫遍野。李牧見秦軍求勝心切,利用太行山和滹沱河的有利地形,用計重創秦軍主力。秦兵在番吾丟盔卸甲,退往井陘以西。公元前229年,秦始皇集結了秦國最精銳的軍隊,重點攻擊李牧,仍然屢遭慘敗。最后,李牧因遭郭開讒言被殺,秦國才吞并趙國。
黃壁莊水庫里面最神奇的故事是張果老尸解。
“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今平山縣人。民間傳說他經常背著道情筒,倒騎毛驢,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世人。所乘白驢,日行萬里,夜間疊如紙,放于箱中,白天用水一噴,又成毛驢。唐玄宗派使臣請他入宮,見他顏面衰老,問他得道之人為什么不是鶴發童顏,他回答:我乃帝堯丙子年的人,怎能不老。唐玄宗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唐玄宗要把玉真公主嫁給他,他說堅決不答應,并懇請回到山中。走到蒲吾縣,很快死去。他的弟子說他是“尸解成仙”,玄宗下令在當地建棲霞觀奉祀。張果老的故事并不都是傳說,《唐書》有載。
蕃這個地方文化積淀太深了,我們不應因為它被黃壁莊水庫淹沒而把它忘記。前幾年,為了宣傳中山國的歷史文化,曾把水庫更名為“中山湖”。但是,多數人望文生義,都會聯想孫中山先生而不會聯想中山國。而且,先商發祥的歷史更為悠久,意義更為重大,宣傳蕃更有意義。所以,還不如稱“古蕃湖”或“番吾湖”更貼切、更有歷史味道。(責編: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