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后”“90后”學生已經成為目前高校學生的主體,這些學生與過去的學生相比,權利意識明顯增強。主動適應高校學生權利意識的變化,積極構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成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權利意識;高校學生管理;新思路
目前,“80后”“90后”學生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這些學生的思想狀況與過去的學生相比有許多共性,但更有鮮明的群體特點,其中權利意識的增強是其思想狀況發生變化的明顯表現。主動適應高校學生權利意識的變化,積極構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成為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
一、當代大學生權利意識變化的表現
1.重視自我權利
當前,學生對自我權利意識有著較為自覺的認識,并旗幟鮮明地將其作為個性張揚、精神獨立的重要表達方式。他們的個人利益保護意識較為強烈,對自己作為教育消費者的身份有著較為清楚的認識,能夠從消費者權益角度主動了解并思考教育消費方面的事情,如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是否合理等。對于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生也往往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希望通過合適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意見。
2.積極表達權利訴求
當代大學生不滿足于僅僅停留在自我權利意識的覺醒階段,作為希望接受到優質教育的年輕一代,他們更為關注的是如何將他們的權利意識通過更為合理、妥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并最終得以實現。他們希望能通過高效直接的途徑,促使學校管理者從學校制度建設等方面切實保障其各項正當權利。
3.學生對權利意識仍存在許多模糊的認識
由于大學生閱歷淺、知識視野狹窄等,他們對自身權利意識仍存在模糊的認識,特別是年輕人易沖動,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擁有的權利而忽視義務,一味地抱怨學校存在的某些問題,卻不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配合學校管理層作出應有的努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尊重法律賦予學生的權利,而且要警惕學生思想中暴露出的片面化、極端化的傾向,正確引導、教育學生,實現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的共贏。
二、當代大學生權利意識變化的原因
1.政治、經濟體制的發展變化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進一步發展,長期禁錮人們思想的束縛被解除,人們的視野得以擴大,這些變化促使人們追求更適合自我發展和提高的途徑,公民權利意識普遍增強,尤其是大學生的權利意識被喚醒,其重要標志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當前,大學生絕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他們成長的時期,恰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發生重大變化,朝著越來越開放的方向發展的時期,因此他們更加關注自我發展、注重自我權利的實現。
2.思想領域的發展變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思想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思想領域的一些因素推動著大學生積極追求更適合自我發展的途徑,促使他們深入思考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學校管理工作,善于發現學校體制、管理層面存在的問題,并勇于提出改進的建議。如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加強烈,他們迫切希望能夠真正與學校管理層平等對話,切實加入到對學校管理和自我發展的規劃進程中去。
3.大眾傳媒方式的日益多樣化
互聯網在高校的日益普及,不僅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正在改變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當前,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通過網絡媒體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獲取新知,也可自由地發表見解、展現自我。網絡媒體以其特有的開放性、平等性傳播各種知識信息和思想觀點,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與沖擊。
三、當代大學生權利意識增強下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一直沿用傳統模式,管理理念以管為主,管理方法多采用約束、制約和懲戒的方式,與現實要求相去甚遠。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路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方法、適應變化,構建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1.正確認定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
在計劃經濟年代,國家實際上是通過高等教育為畢業生確定了工作崗位,學生一進入高校就等于進了“保險箱”。在這種教育管理模式中,高校與在校學生之間是單向的“予”與“取”的關系,是教育、管理與受教育、被管理的關系。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體制后,大學生面向市場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就業,高校與在校學生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不僅是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受益者”,更是所在高校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務等方面的“用戶”。這種體制上的變化,凸顯了尊重和維護學生權利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化,一方面,學校有權依法制定確保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內部管理制度,有權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學校同樣有義務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我們要重新認識并理清高校和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對學生的正當權利予以肯定并以制度的形式將其固定下來,使執行力強的有效機制更好地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服務,進而培養出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
2.正確認識和對待高校學生的權利意識
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是我國高校辦學的特色和優勢。管理工作應以服務為主,學生管理隊伍是否具備以人為本、尊重和維護學生權利的意識,是高校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和維護學生權利的關鍵。學校應通過制度建設和思想教育,讓全體學生管理工作者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通過深入學生宿舍面對面談心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通過正當途徑所表達的爭取權利的要求,我們應視之為了解學生現狀和需求的途徑之一,而不能限制學生表達個體權利的自由。
3.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正確的權利意識觀念
對學生的權利意識要因勢利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權利行使過程中注意方式、方法,注意途徑的合法性。權利意識教育是素質教育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增強主體意識、維護個人尊嚴,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大學生自身權利意識變化所帶來的積極意義,鼓勵大學生為維護自身正確的權利而提出建設性意見。高校應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從正面積極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接受權利意識教育,并幫助他們通過正確的途徑實現權利。
4.讓學生參與權利維護實踐與討論,在行動與思考中成熟
大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經常遇到不滿意的事件,對此有的學生發牢騷,有的爭吵,有的還升級為糾紛和官司。這是教育服務消費市場運行中不可避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積極提高思想認識,未雨綢繆,提高預見性和預防性。比如,利用班會時間,積極引導學生對一周內班級事務工作中的問題發表意見,讓學生在辯論中明確何為其正當權利,何為其維護權利的途徑,切實將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將可能發生的校園事故消滅在萌芽期,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個體成長與學校發展實現共同進步的成就感。
當代大學生權利意識的變化,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及時調整思路、創新方法,構建新的管理模式,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石秀印.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學生的權利意識與權利被侵害意識[J].青年研究,1995,(6).
[2]孫曉媛.當代大學生權利意識現狀評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3,(2).
[3]謝華漢.大學生權利意識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大學生為調查對象[J].青年探索,2007,(3).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