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嵌入式雙語教學模式把雙語教學納入專業基礎課教學中,改變了原來單純的專業理論教育與專業英語課程相分離的教學計劃,在不改變總體教學課時量的前提下,順利實現了擴大學生專業知識面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標。這種新的雙語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且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雙語教學;能力培養;實施方案
所謂雙語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母語和另外一種語言共同講授教學內容,其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習者應用英語的能力。在學生就業、考研等都需要具備雙語能力而原版教材課程開設有困難的情況下,在相應的專業基礎課中開展滲透式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近年來,全國各高校開展雙語教學越來越普及,實施雙語教學已成為很多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雙語教學的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在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學習英語,而其學習英語的目的多是應付各類考試,如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對于普通高校來說,盡管目前學生的基礎英語整體水平較以前有較大提高,但從學生最后做畢業論文時撰寫英文摘要以及獲取與閱讀國外最新資料、文獻檢索和關鍵詞等方面的能力來看,科技專業英語教學亟待改進。在對開展雙語教學的院校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在高校專業基礎課中實施雙語教學仍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英語水平協調方面
一方面,在雙語教學教師選擇上,一般學校雙語教師是指那些能熟練應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教師,因此雙語教師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專業內容,而且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語言水準,以保證在任何時候都能用目的語進行授課。有調查表明,目前中國高校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專業課教師。這些教師在寫、讀專業文獻方面都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但在教學方面缺乏語言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他們往往過于注重教授專業術語和專業內容,而在課堂活動設計與安排方面缺乏英語語言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校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同,他們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自然也是褒貶不一,這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聽課效果與學習效果。因此,在對雙語教學教師的選擇、培訓及教師針對學生英語程度采用的教學方法上,都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探究。
2.教材建設方面
目前,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高校中,因為是在試行階段,各個學校也是針對各自的教師情況設置不同的雙語教學科目,基本上沒有統編教材,而且由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盡相同,教材也很難統一。在這種情況下,探索適當的教學模式就成為雙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高校的雙語教學只能是“中介過渡型運作模式”,因此各院校應根據各自學生的實際情況、師資力量和專業學科的實際情況,探討切實可行的雙語教學模式。
二、在專業基礎課中實施雙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對河南城建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我們認為在專業基礎課中實行雙語教學基本上已具備條件。近年來,學校對雙語教學非常重視,堅持學習英語不斷線的教學原則,在大學前兩年開設了基礎英語課。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能力,不少本科生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有的學生還通過了國家英語六級考試,因此在大學第三學期開設專業英語課程是可行的,這時學生通過基礎英語的學習已奠定了一定的專業詞匯基礎,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較高。與此同時,隨著許多青年教師學歷水平的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教師只需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就可達到雙語教學的要求。另外,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提高,網絡課堂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加,教師通過計算機制作課件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完全有能力把漢英知識進行相互融合,并制作出適用的課件以供授課所需。總之,學校在專業基礎課中進行雙語教學的實踐是可行的。
三、嵌入式雙語教學在專業基礎課中的教學模式探討
典型的雙語教學模式大致可分為全外型、混合型和半外型三種類型。綜合來看,這些教學模式各有優點和局限性:第一種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聽、說、讀、寫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跟得上教師的思路,否則就會或忙于記筆記或聽不懂而影響教師的授課進程和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接受;后兩種在課堂上解釋英語的時間太長的話,專業知識的講授時間就會減少,教師也無法完成專業課的教學任務。
在專業基礎課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采用嵌入式雙語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情況和課程內容,靈活采用授課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演示回答法等。筆者認為,在嵌入式雙語教學模式中,以下四個環節是關鍵。
1.認真準備教案和課件
進行雙語教學,教師首先應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基礎課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取舍和內容難易程度的把握。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專業性較強的概念術語要以漢英對照的形式來呈現。比如,環境固體廢物處理的操作程序按漢語的習慣是收集、處理、儲存、處置,對于處理和處置的漢語意義,其在字面上不容易區分,但在英語中這兩個詞分別為treatment和disposal,其含義明顯不同。又比如,關于固體廢物的概念用refuse這個英文單詞就能把它的內涵和外延表達得很明確。所以,在教案的準備過程中,教師首先應閱讀一定的英語參考文獻,并按照教學的重點、難點把基本原理和概念翻譯成英文。
當前,采用電子課件上課的形式在高校已很普遍。在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采用嵌入式雙語教學法既可以解決傳統授課方法中板書占用大量上課時間的矛盾,又可以讓學生直觀地對比中英文內容,從而增加授課的知識量。教師授課時,對難懂的專業詞匯可采用英漢對照的形式。對漢語中模糊的概念可以采用英語注解,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件制作方式上,教師可靈活選用Author ware等軟件。對于英語水平較低、剛接觸到這類教學法的學生,教師可采用英漢對照的形式給出講解內容,待學生熟悉情況后再采用全英文授課方法。
2.全力以赴上好課
雙語教學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課前,教師最好先把上課的英語演示文稿打印出來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上,對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的講課方式應以漢語為主,只對學生熟悉的部分采用英語。同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記筆記,對一些用中文表達看不出區別而用英文表達一目了然的詞匯,可用英語進行深入分析。在課堂上要適時提問,不斷考查學生的接受程度,以便于對授課方式和漢英內容所占的比例進行及時調整。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以培養他們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
3.采用作業的形式鞏固學習內容
課后,教師應要求學生用英語完成部分作業,考卷的題目和提示可同時采用英語和漢語兩種形式,對于用英語回答較好的學生可給予適當加分,這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對那些英語程度較差的學生,可在課間或其他時間加強輔導,還要為生詞記憶困難的學生逐一解釋中文含義,使他們盡快跟上教師授課進度。同時,要鼓勵學生多讀、多查閱外文文獻,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4.遵循雙語教學的多項原則
在進行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剛開始可能會因為不適應這種模式而提出反對,這時教師一定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堅持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原則、適度使用母語中介語的原則及集中強化與針對性的原則,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要實現教師、學生的互動,以對學生所學知識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潔.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研究初探[J].時代教育,2009,(2).
[2]張海艷.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J].高教論壇,2009,(4).
責編: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