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要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開設黨員網絡課堂;大力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員、重點培養對象的“三大培訓”,強化研究生黨員在組織發展中的作用;積極構建“入黨積極分子雙重培養”制度,突出團支部和黨支部在組織發展中的作用;高度重視研究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營造向優秀黨員看齊的育人氛圍。
關鍵詞:研究生;黨建工作;群體特點;新模式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完成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在推進研究生管理改革的過程中,一系列重大問題需要我們在理論和實踐上深入探索,研究生黨建工作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生黨建工作為學校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理論保障,為研究生的成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研究生黨員作為知識水平高、政治修養好、綜合素質強的群體,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無論是對身邊群眾還是對廣大本專科生都具有模范帶頭作用。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校研究生有140萬人,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在不斷增加。研究生黨員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和新一代青年人思想觀念的多元化趨向,對高校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生群體的特點
研究生群體與本科生相比既有共同點,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習和生活流動性較大,不利于研究生黨員的集中教育學習
研究生日常生活不固定,尤其是到了研二、研三,因忙于寫論文、找工作等而在校時間很少。平時,大多數研究生也都以自主性學習為主,專業學習特點很突出,學習方式分散、獨立,形式多樣,如在教室集中學習、課題實驗學習、外出調研學習等。這些情況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
2.在校時間較短、思想素質參差不齊,加大了在研究生中發展黨員的難度
研究生在校時間大多都比較短,一方面表現在研究生教育的學制上,基本上是二至三年不等;另一方面表現在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分配上,大多是一年級在校集中學習理論,二、三年級在校外進行科研、實踐。這種狀況不利于開展研究生黨員的組織發展工作。另外,研究生當前還存在著“五化”的特點:數量劇增化、應屆主體化、黨員普遍化、認識多元化、價值取向復雜多樣化。這些特點給研究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組織發展工作帶來了挑戰。一方面,很多研究生入學后積極申請加入黨組織;另一方面,研究生的來源廣泛,思想素質參差不齊,給研究生各級黨組織的組織發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研究生黨員多、典型多,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帶來機遇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高校研究生黨員占全部研究生的30%,部分院校研究生畢業班黨員比例高達60%,而且很多研究生黨員在學習、科研、工作和實踐中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充分利用這些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可以為高校研究生甚至本、專科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構建有針對性的研究生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重要性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永不僵化。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要敢于沖破不合時宜的觀念的束縛,積極把握新特點,大膽探索新路子,突出研究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潛質,進而探究適合研究生特點的工作思路和對策。
黨的建設是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工作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整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研究生的黨建工作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通過開展卓有成效的研究生黨建工作可以培育出眾多德才兼備的研究生黨員,這對研究生團員及學校的本、專科生有引領帶動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生是和諧校園建設的生力軍,加強和改進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不斷探索研究生黨建新模式已成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
研究生黨建模式必須在探索中不斷改革,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一方面,研究生有別于本科生的學習、生活特點給研究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挑戰,要求我們要積極探索出更新、更有針對性的黨員教育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另一方面,研究生黨員數量的增多,也給高校的黨建工作帶來了機遇。探索出更好的黨建育人機制,培育出更多的優秀黨員,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組織發展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研究生黨員教育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1.充分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開設黨員網絡課堂
鑒于研究生分散學習的特點,開展黨員網絡課堂既有創新性又有實用性。黨總支委員可以通過網絡指導流動黨員進行時政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對在校外的發展對象進行思想考查,既方便快捷、節約成本,又科學合理、效果突出。比如,河南中醫學院研究生處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網頁上開設了《黨員網上課堂》欄目,其中的《紅色記憶》和《理論學習》兩個專欄彌補了黨員集中學習的不足,為黨員長期、及時充電開辟了有效途徑;《黨員感言》專欄為黨員開辟了建言獻策的渠道,也為黨總支體察基層黨員心聲搭建了橋梁,體現了新時期黨總支向“服務型機構”轉變和“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支部風采》和《社會實踐》兩個專欄把優秀黨支部的先進事跡展示出來,把先進的文化宣傳開來,把奉獻的精神弘揚起來,把優秀的個人樹立起來;《組織匯報》專欄是在校外學習的黨員向組織匯報思想、接受組織談話的快捷通道。實踐證明,黨員網絡課堂是適合研究生學習、生活、工作特點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2.大力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員、重點培養對象的“三大培訓”,強化研究生黨員在組織發展中的作用
研究生具有學生在校時間短、申請入黨人數多、組織發展任務重的特點,因此要充分發揮研究生處(院)各級黨組織的指導作用和研究生黨員的輔導作用。將黨支部書記、黨員、重點培養對象的“三大培訓”集中在研究生在校學習的第一學年進行,讓那些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有一定經驗的研究生黨員擔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并對這些黨支部書記進行培訓,使他們盡快熟悉研究生的組織發展程序;對研究生黨員進行培訓,使他們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實現組織發展中輔導的作用;對重點培養對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堅定他們的信仰。
3.積極構建“入黨積極分子雙重培養”制度,突出團支部和黨支部在組織發展中的作用
鑒于研究生在校時間短、思想素質參差不齊的特點,為確保黨員發展質量,可以嘗試“入黨積極分子雙重培養”制度。即打破本科生培養思路,對每個入黨積極分子從黨課培訓后就安排兩名正式黨員對其進行培養、考查和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幫助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端正入黨動機,力爭使其先在“思想上入黨”。團支部要加強督促,使其在行動上擁護黨的領導,爭取早日在“組織上入黨”。這種“雙重培養”是適合研究生組織發展工作的有效模式。
4.高度重視研究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營造向優秀黨員看齊的育人氛圍
調查顯示,很多本科生都愿意接受研究生的指導。因此,要大力挖掘研究生黨員的典型事跡,高度重視研究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采取研究生黨員對普通研究生進行幫帶的措施,營造向優秀黨員看齊的育人氛圍,形成“以典型帶黨員、以黨員帶群眾”的育人模式,實現黨建育人的“雙優”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海良.解放思想 開拓進取 實現研究生教育的新發展[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0).
[2]陳相新,楊桂芳.從新一代研究生群體特點談研究生黨建[J].人力資源管理,2009,(11).
[3]馬永斌,嚴繼昌.新時期研究生價值觀特點及其德育對策[J].青年研究,1999,(11).
責編: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