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安神解郁湯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療效。方法 腦卒中后抑郁患者98例,隨機分為使用賽樂特(20mg/片)同時加服安神解郁湯治療組68例和單獨使用中美史克公司生產的賽樂特對照組30例。2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中美史克公司生產的賽樂特(20mg/片),治療組再加服安神解郁湯。全部病例采用HDRS量表及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定。結果 2組同期經6周治療比較,兩組均取得肯定療效,但不良反應有顯著性差異(P<0.05)。加服安神解郁湯組的副作用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安神解郁湯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毒副作用明顯低于西藥組,療效較好,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 腦卒中; 抑郁癥; 安神解郁湯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1-53-02
腦卒中后抑郁(PSD)是腦卒中常見并發癥之一,目前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抑郁亞型,被稱為血管性抑郁。筆者就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病機及相關因素等特點做初步分析,應用中醫安神解郁湯與中美史克公司生產的賽樂特(鹽酸帕羅西汀)聯合治療PSD,并與單獨運用賽樂特進行臨床對照觀察。本文對98例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癥進行治療并進行對照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均為首次腦卒中發作,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1],均經腦CT檢查有腦出血或缺血的證據,選擇病后無失語,能進行較為順利交談,有一定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者入組。PSD診斷使用評測量表為漢密爾頓抑郁評定量表(HDRS)[2]和Zung 氏抑郁自評量表(ZSRDS)[3],起效時間標準:起效標準以患者的言語、情緒、行為、睡眠、飲食等任何一項有所改善為標準;排除標準:昏迷、失語、智能障礙及既往有腦器質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且有肝臟、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垂體等器官疾病。
1.2 一般資料
2004年6月~2006年3月我院神經內科確診為腦卒中的住院病人共98例,男52例,女46例,男與女之比1.3︰1;年齡38~73歲,平均(56.7±5.3)歲。經頭顱CT和MRI檢查證實腦梗死57例,腦出血41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卒中性質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包括腦卒中急性期的各種標準治療方案。治療組與對照組同時服用直至治療結束。兩組總療程為6周。療效評定:全部病例采用HDRS量表及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定,療效按國內現行四級評定標準(痊愈、顯效、進步、無效)進行評定。全過程由2名有經驗醫師作雙盲式評定。
治療組:患者使用中美史克公司生產的賽樂特(20mg/片)同時加服安神解郁湯。用藥方法:給藥前一周停用其他抗抑郁藥物。每日晨起服賽樂特20mg,連服2周,若HAMD減分率<50%,則加至30mg至治療結束。療程為14d,共計3個療程。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中美史克公司生產的賽樂特(20mg/片)。用藥方法:給藥前一周停用其他抗抑郁藥物。每日晨服賽樂特20mg,連服2周,若HAMD減分率<50%,則加至30mg至治療結束。每個療程為14d,共計3個療程。
1.4 觀察項目
治療前及治療開始1周、2周、6周末分別做1次評定。療程結束后做臨床療效評定。方法:全部病人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DRS)評定腦卒中病人的精神狀態。對文盲病人,由醫生逐條講明題意,代為填寫,HAMD量表由4名研究者進行評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
2 結果
臨床療效評定:經6周治療,兩組均取得肯定療效。見表1。HAMD量表評定見表2。
不良反應:治療組睡眠障礙5例、頭暈2例、口干5例;對照組睡眠障礙為13例、頭暈9例、口干9例。
3 討論
PSD 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國外文獻報道腦卒中后3個月時抑郁發生率41%~54%,大部分為輕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只占9%。內源性學說:PSD的發生是由于腦血管病后腦內特定的部位遭到破壞,引起器質性情感障礙,Vogel[4]認為PSD的發生與大腦損害后的神經生物學改變有關。腦梗死損壞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神經元及其通路。外源性學說:李瀟等[5]認為是由于腦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礙導致的反應性抑郁,屬心因障礙。腦血管疾病發生后,多數患者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軀體功能障礙,由此帶來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喪失、社會或家庭地位的改變對抑郁癥起催化劑作用,導致生理心理平衡失調。
有關PSD治療上仍是采用西藥進行抗抑郁治療,但副作用較大,而傳統中醫藥對此病也有較多研究,尤其以安神解郁湯更為常用。安神解郁湯主方中郁金辛、苦,寒,歸心、肝、膽經,具有行氣解郁,涼血清心,活血功效;黨參甘,平,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功效,二藥合用可疏肝健脾,在方中為君藥。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功效健脾利濕,安神;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兩藥合用,健脾益氣,以滋血液生化之源,在方為臣藥。柏子仁甘,平,歸心、腎、大腸經,具有養心安神功效;遠志辛,苦,微溫,功效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炒棗仁甘,平,歸心、肝經,功效養心安神,在方中為佐使藥。全方諸藥合用,具有疏肝健脾、養心安神,調補氣血功效,能夠針對因肝郁脾虛、氣血虧虛、痰瘀互阻引起的抑郁癥治療。此方治療療效肯定且毒副作用明顯低于西藥組,有關機理仍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華神經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5, 29(6):379.
[2]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南京醫科大學腦科醫院.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I-R)[M]. 第4版.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23-24.
[3] 沈漁.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RSD). //精神病學[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284.
[4] Vogel CH. Assessment and approach to treatment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J]. J Am Acad Nurse Pract,2003,7(10):493-497.
[5] 李瀟. 老年人腦梗死后抑郁病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天津醫藥,1999, 27(6):357.
(收稿日期: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