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本院200例病人喉罩使用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對喉罩有無臨床推廣價值進行探討。本文介紹了喉罩的應用方法,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喉罩應用的一些優點以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通過案例對比研究發現,喉管操作簡單,通氣良好,且術后不良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床麻醉應用工具,值得推廣。
[關鍵詞] 喉罩; 維持氣道; 使用; 優點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1-73-02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 )是介于氣管內插管與面罩之間的通氣工具,本質上是一種特殊型的通氣管。LMA由英國醫生Brain于1981年研制成功,1988年開始應用于臨床,90 年代中期引入中國。目前醫學界在喉罩應用上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本院近年來在臨床麻醉中引入了喉罩,同時有針對性地對200例病人進行LMA臨床麻醉研究,在此方面積累了豐厚的經驗。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為了獲得較全面的觀察結果,本院在患者的選擇上考慮到了性別、年齡、體重和手術類型等相關因素。在被觀察的20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144例;年齡最大的88歲,最小者4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緊急心肺復蘇術22例,腹腔鏡手術39例,甲狀腺手術55例,頸部腫物摘除術8例,乳腺切除術12例,胃手術全麻患者64例。所有患者無哮喘和慢阻肺病史,手術前肝、腎、凝血功能檢查無異常情況,其中2例病人有合并2型糖尿病,16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
1.2 插入前準備
①喉罩的選擇:喉罩按容量大小分為5種型號。1號的容量為2~4mL,適用于新生兒至 3 個月以下的嬰兒;2號的容量為5~10mL,適用于3個月~6歲幼兒;2.5號的容量為11~15mL,適用于兒童或少年;3號的容量為16~20mL,適用于少年或成人;4號的容量為21~30mL,適用于成人。本組成人矮小男性及女性選3號。成人男性選4號。②插前檢查罩囊有無漏氣。③將含利多卡因的潤滑油涂在管的下端及罩囊背面與四周。④開啟壓控制在1. 47~1.96kPa。⑤喉罩插入前要確保一定的麻醉深度,要求達到患者意識消失、下頜松弛和咳嗽反射消失。
1.3 插入方法
①為了使病人頭部后仰,首先用一只手扶住病人的后枕部,將頭漸漸前移,同時,面罩進行吸氧去氮。②用另一只手中指按住病人下頜,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張開嘴巴,同時,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喉罩通氣管的底部,即與罩子連接的地方,將喉罩慢慢地深入病人口內,將喉罩的尖端指向病人的硬腭,并沿著硬腭的生理彎曲送下,直到不能再送入為止。
2 結果
1次成功的169例;對喉罩位置進行抽氣調整再次注入空氣后得以改善的或再次置入獲得成功的24 例;前兩次失敗后,第3次用中指成功引導置入 6 例;患者中只有1例是經置入和調整多次后,仍存在明顯的漏氣,且胃內明顯充氣,最后改換氣管內插管。2例隨訪有咽喉痛癥狀,給予霧化吸入對癥處理后,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本院對于病人和操作程序的要求都很嚴格,手術前禁食水在12h以上,因此沒有出現誤吸和上消化道反流現象。在使用喉罩的200例病人中,喉罩放置時間為 1.5~3h,平均放置時間為2.56h。放置過程均通氣良好,并且病人對于喉罩都能很好地耐受。
3 討論
3.1 使用喉罩的優點
①喉罩使用方法簡單易學,一般在學習1次后即可開始使用喉罩。據調查:醫務人員第1次置入喉罩的成功率就達到9%~99%[1]。②具有損傷輕、創傷小、操作簡單、安全性好等特點,可有效緩解面罩對眼神經和面神經的壓力[2],從而減少損傷。③相比之下,喉罩置入相對容易,且對聲門控制也相對簡單,在一定條件下,便于通氣( 自主或適當加壓),且不易引起明顯的心血管反應。④喉罩很少有缺氧的情況發生,是一個安全有效的通氣道。⑤當身體位置改變時,也不易引發咳嗽,手術中病人較易耐受[3],且整個過程通氣效果良好。⑥使用喉罩,有效地解決了使用氣管插管術后咽喉痛的問題。據權威調查顯示,使用氣管插管咽喉痛高達47%,而喉罩術后比例減小到只有7%。
3.2 使用喉罩應注意的問題
①盡可能選擇適合的喉罩型號,型號不適宜在手術過程中很容易漏氣。麻醉加深時,喉頭的肌肉開始變得松弛,能與喉罩密切的吻合,使有漏氣得到有利改善[4]。②Owen等[1]認為,使用喉罩的患者,胃、食道反流率較高。主要的兩個原因是:IP PV時氣體容易壓入胃內和喉罩刺激咽喉引起反射性食道括約肌松弛。但只要醫師嚴格掌握適應證,做到術前準備充分,插入喉罩時注意操作技巧,即可避免誤吸的發生。③如果手術時間較長,在喉罩的長時間壓迫下,易造成咽部黏膜的損傷,所以3h以上的手術一般不主張使用喉罩。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通氣裝置的喉罩,操作方便、零創傷,對病人身體和自主神經反應影響都很小,具有廣泛的適用范圍。因此,只要掌握好適應證和禁忌證,在臨床部分情況下,喉罩可代替面罩和氣管插管,其臨床應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Owen TM. The incidence of 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with the laryngral mask:a comparison with the face mask using esophageal[J]. Anesth Analg, 1995,80(5):80-84.
[2] John H,Pennant MA.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J]. Anesthesiology,1993, 79:144-163.
[3] 毛鵬,薛福善,李成文,等. 食管引流型與標準喉罩通氣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應用[J]. 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9):642-645.
[4] 陳彥育. 罩通氣道與氣管內插管在急救復蘇中重建有效通氣道的對比研究[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8):1149-1150.
(收稿日期: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