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應用中心靜脈導管作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胸腔積液病人。方法 將72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6例,用中心靜脈導管作胸腔閉式引流胸水;對照組36例,用常規胸腔穿刺注射器抽出胸腔積液。結果 兩組均能抽出胸腔積液及胸腔內注藥,但治療組經濟、方便,又能減少多次穿刺的痛苦。結論 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胸腔積液患者,既經濟、方便,又能減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
[關鍵詞] 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經濟;方便
[中圖分類號] R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1-141-02
我院多年來一直采用傳統的胸腔穿刺注射器抽出胸水治療胸腔積液的病人。本人自2007年進修學習后,采用中心靜脈導管作胸腔閉式引流36例,節約經濟,抽液方便,避免多次局部麻醉后針刺的痛苦和不便,且胸腔內灌注藥物方便,現將其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8年內于我科住院治療的72例胸腔積液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齡16~78歲,平均年齡34歲;結核性胸膜炎27例,癌性胸水等9例;對照組3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52歲;結核性胸膜炎24例,癌性胸水等12例。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應的抗炎、抗結核、應用激素等藥物治療。治療組應用中心靜脈導管閉式引流,一次性穿刺后,每日引流胸水不超500mL,隔日引流一次,直至胸水全部引流干凈為止。對照組采取胸腔穿刺注射器抽出胸腔積液,每周抽液不超3次,第一次抽液不超6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1000mL,直至胸水抽不出為止。
2 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1]
結核性胸膜炎:以肋隔角處僅有少量積液不能抽出或引流出為標準;癌性胸水等:以1周內僅能抽出或引流出積液不超60mL為標準。①顯效:治療后經X線、B超證實無胸液或少量胸液,持續30d以上。②有效:經治療后胸液減少到原來1/2以下,維持30d以上而不需要再抽液。③無效:治療后胸液無改變或增多,治療后30d內必須再抽液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2 結果
治療組:顯效11例,占30.56%;有效21例,占58.33%;無效4例,占11.11%;總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36例患者共穿刺51例次,注藥51例次,顯效4例,占11.11%;有效14例,占38.89%;無效18例,占50%,總有效率為50%。兩組療效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結果見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胸水吸收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治療后第三個月的胸膜厚度三項指標對比,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采用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胸腔積液療效好,并能減少患者住院時費用。結果見表2。
治療組一次性穿刺后,多次定時引流胸水,人均費用226元,放液方便,醫生費時少,無一例胸膜粘連引起包裹性胸腔積液;對照組多次穿刺抽液,人均費用為328元,醫生費時較多,有2例因胸膜粘連而引起包裹性胸腔積液。
3 討論
胸腔積液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病因以結核性胸膜炎、惡性胸腔積液居多。胸膜腔積液病人在基層醫院較為多見,以結核性胸膜炎尤為多見,而基層醫院的病人以經濟比較貧困的農民為主。胸腔積液治療關鍵:早期、徹底放液,以防止胸腔積液在胸腔積聚時間過長造成胸腔積液中纖維蛋白沉積,形成胸膜粘連、增厚、包裹性胸腔積液[1]。傳統胸腔穿刺因首次抽液量的限制,抽液間隔時間長,造成胸腔積液中纖維蛋白在胸腔停留時間較長,并發胸膜增厚,包裹性胸腔積液較多。惡性胸腔積液、腫瘤晚期,患者多較衰竭,胸腔積液產生速度快,反復胸腔穿刺,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常不能忍受[2]。中心靜脈導管閉式引流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項技術,操作簡單、安全,只需穿刺一次,對胸壁損傷小,導管組織相容性好,留置導管時間長,最長可達1個月,可持續、緩慢引流胸腔積液,患者不易發生復張性肺水腫,導管可送入胸腔底部,胸腔積液引流徹底,減少胸膜粘連,不易形成胸膜增厚及包裹性胸腔積液,安置入體內硅膠導管軟,在胸腔內不會損傷肺組織,氣胸等并發癥明顯減少,導管易固定,穿刺部位在腋中線,不影響患者睡眠,不引流時,導管用肝素帽封閉,不影響患者活動。留置導管方便胸腔內給藥,隨時取標本送檢。創口小,拔管后2~3d即可愈合。中心靜脈導管微創置管不易形成滲漏、感染、竇道。
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不但能減少病人因穿刺抽液所產生的費用和因多次穿刺所引起的痛苦,同時引流積液時醫生操作方便,費時較少,又能減少因多次穿刺引起的胸膜粘連形成包裹性胸腔積液,胸腔內灌注藥物也方便。相比較而言,該方法優點較多,值得常規使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13.
[2] 魏魁津,何權瀛. 胸膜疾病[M]. 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97-99.
[3] 金玉坤,孫昕,杜鐘珍. 留置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J]. 臨床肺科雜志,2006,3(2):280.
(收稿日期: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