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浙江3位較真的語文老師為課本挑“刺”——小學語文課本“偽文章”泛濫?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下期話題:
①湖南推出首個師德量化標準,并將其納入績效考核——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②教育部明確規定中小學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 教材規范化流程確實需要整治,尤其是小學和幼兒園教程更是發展學生智力和開發潛力的關鍵。一旦他們在這個時候被領入誤區,將很難再糾正回來了。
■我們學校大部分老師都覺得我們所用的版本不符合本地的學情,學生不適應這種教材,教學資源也達不到教材里所講的要求。真奇怪,為什么就不能用咱們師生自己適應的教材呢?
玉龍
■從小讓孩子學偽文章、說假話,會是一種怎樣的結果?等將來孩子長大了,知道了真相,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看來,我們的教材編寫和出版部門實在是責任重大啊!
蔡詩
■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許多歷史小說其實也有虛構的情節,但這并不影響它成為流芳百世的作品。所以我覺得語文課文因其文學性的需要,不必糾結于歷史細節,有部分虛構是可以理解的,關鍵還是要看老師如何解讀文本,怎么教學生。
初陽
■ 三鹿奶粉事件,沒有一個母親不覺得觸目驚心。現在的部分語文教材,不就是混雜了各種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劑的劣質奶粉嗎?看我們給孩子提供了怎樣的成長營養啊!
英利
■ 教材是教學的媒介,是為教學服務的,中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美,所以我認為我們更應重視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語文課不是歷史課,不一定要追究每篇課文的真實性。要是語文教材都以真實性為標準,課本里最受小學生歡迎的那些童話故事是否就該被統統刪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