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事業(yè)單位;學校;崗位設置;
教師;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1(B)—0009—01
實行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是學校勞動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同時也是優(yōu)化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從2000年中共中央頒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以來,到2008年,甘肅省全面推行了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筆者在此結合學校工作,就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所起重要作用談幾點看法。
一、學校有了更大自主權
在目前的人事制度體制下,教師是國家干部,教師資格是由國家審定的,學校教師也是由教育行政部門調配的,用什么樣的教師,需要什么專業(yè)和特長的教師等都不能由學校自己決定。但實行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后,教師競聘什么樣的崗位,聘任的崗位應擔負什么樣的責任,聘任教師的工作量等可以由學校決定。這樣,通過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崗位的設定,選擇聘任具備相應任職資格和任職條件的教師來承擔,教師承擔的工作量多少,工作要達到的要求等由學校決定,再結合崗位工資制,在用人和管人方面,學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對思想道德水平高、業(yè)務素質能力強、能勝任本職工作的教師,可以聘任到重要崗位或關鍵崗位;反之,對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的教師,可以解聘或安排到條件和能力要求較低的工作崗位,承擔相應的工作,這使得學校可以更好地管理教師。而在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實行前,學校無權辭退教師,也無權扣發(fā)教師工資,因此對一些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的教師,學校不能進行有效管理。
二、能夠有效提高學校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
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后,學校中每個教師能否上崗,競聘哪個崗位,都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業(yè)務水平、工作態(tài)度、教育教學效果等有直接關系,每個人都存在被聘、低聘或待聘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進行業(yè)務自修和教研教改。這不但提高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效率,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而且有利于教師精心備課、改進教法、指導學法,挖掘學生潛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有利于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分配上的平均主義是長期形成的,而實行以崗位聘任為主的工資制度,使工資與崗位相掛鉤,旨在理順工資關系,克服平均主義。專業(yè)技術職務的評定和崗位聘任,是根據教師在一定工作時間內的學歷、教齡、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工作業(yè)績等來確定的。這種以崗位聘任為主的工資制度,較過去的等級工資制有更大的進步。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制度和對崗位工作的要求,體現了工作難易程度、數量多少、成果大小、兼職工作等因素,實際上較好地克服了評定時的結構工資制,有效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實行崗位設置后,更好地將教師工資收入與工作崗位掛鉤,承擔教育教學工作的學科、年級、數量、業(yè)績的不同,決定了教師工作崗位和工資收入的不同。且在一定聘期內,教師工作崗位、工作業(yè)績和工資待遇相掛鉤,依照學校考核制度,按評價結果作為下一輪聘任的依據,充分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以前沒人干的班主任工作,實驗員、服務員工作等“難”、“臟”、“累”的活不但有人干,而且效率高、效果好,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了。
四、促進了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改革的關鍵在于轉變觀念。”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的實行使教師有了一種危機意識,不再像過去那樣認為教師職業(yè)就是“鐵飯碗”,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都一樣。實行崗位設置,可以說從根本上破除了教師原有的思想觀念,提高了教師的思想認識,為真正實行社會化聘任制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工作這項重大的改革舉措若要成功實施,不但要注意嚴格遵守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的程序,而且要在實行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去補充、去完善,并重視和注意解決出現的一些問題,以使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工作順利開展,從而成為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因素。